开除党籍!南昌一交警为了“帮朋友”竟干出这种事!

有疑问要咨询,有问题要投诉

请下载问政江西”客户端

覆盖全省的网络问政平台

让网民诉求一键直达

男孩被狗咬13天后去世:确诊为狂犬病,离第四针疫苗差两天

正县级干部受贿300余万获刑!百名县级干部旁听

原南昌市公安交管局

红谷滩交警大队民警丁某

为了“帮朋友”

免于醉驾刑事处罚

而偷换其血检样本

与他人合伙篡改鉴定结果一案

终于有了结果

↓↓↓

因其犯徇私枉法罪

丁某被法院一审判决

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站在审判席上,丁某泣不成声,表示愿意接受组织处理和法律制裁。”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披露了丁某受审及其犯罪查处细节。

一次血检两个鉴定结果

暗含“猫腻”

这起徇私枉法案件还得从半年前说起。今年3月19日,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纪检监察室在开展日常监督时,发现红谷滩大队办理的一起酒驾案件中存在当事人徐某某呼气检测值与血液检测值出现异常的情况,工作人员敏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研究决定,纪检监察室按规定启动血样检测监督工作,对异常数据展开调查核实。

记者了解到,所谓当事人血检结果与酒精呼气值“出现异常”,一般是指当事司机在接受交警酒驾临检,对着酒驾呼气测试仪“呼气”后的结果与最后去医院,抽血进行酒驾血检的结果可能差距过大。

例子

司机张某在路边吹气的结果为140mg/100ml,明显达到醉驾入刑标准;可张某的血检司法鉴定报告却显示为50mg/100ml,只是酒后驾车而已——这样一来,张某“吹气”检测与血检检测结果就有明显差距。

鉴于徐某某接受酒精检测的

两个结果有明显差距

调查组来到某鉴定中心

调取当事人徐某某的

血检检测记录

发现了2份不同的

血液酒精含量鉴定记录

原是有人勾兑稀释送检血样

“一次酒后驾驶为何要两次送检?同一血样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检测结果?”调查组对鉴定记录分析研判后,决定调阅鉴定场所的相关视频资料。

通过仔细比对,调查人员发现:两次送检人员都是红谷滩交警大队民警丁某。

3月13日

据调查,丁某在3月13日上午送检徐某某血样时出示了送检申请,属正常送检;

3月16日

而3月16日晚上,丁某再次就徐某某徐某某血样送检时,却未出示任何手续。此外,监控视频中还出现丁某与一名工作人员一起勾兑血样、检测血液的画面。

3天内两次送检?蹊跷!

记者了解到,一般涉嫌酒驾、醉驾司机在接受酒精检测时,首先都会在现场接受交警强制性吹气式酒精检测,一旦吹气数据达到酒驾、醉驾标准,那么就会由交警强制送往附近医院抽血;

而负责交警则会在规定时间内,将血样送至相关司法鉴定机构进行检测,并根据司法鉴定报告决定给予当事司机处罚……根据全媒体记者多次随警采访“查酒驾”的经验,当事人送检血样均无像司机徐某某这种“二次送检”的情况出现;除非是司法鉴定报告出具后,当事人不服且通过正式渠道申请复检。

可是,根据调查组调取的监控视频,负责徐某某涉嫌醉驾一案的交警丁某居然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将司机血样“二次送检”、勾兑。按常理,其中一定有问题。

调查组立即兵分三路

一组前往鉴定机构调查检测数据、视频资料,以及找到鉴定机构负责人和鉴定人谈话;

二组前往红谷滩大队调取视频资料,找相关民警调查了解案件情况;

三组找到血样送检民警丁某,将其控制,防止可能出现的串供行为。

犯“徇私枉法”罪

获刑一年

据报道披露,面对调查人员的提问,丁某开始百般狡辩,避重就轻。最后,当调查组出示徐某某2份血检记录、违规送检视频、相关人员的证人证词后,丁某“最终如实交待了与他人合伙篡改鉴定结果的经过。”

原来,丁某作为红谷滩大队的血样送检民警,利用职务便利,在朋友涂某的委托下,与某鉴定机构的鉴定师刘某勾结,通过勾兑稀释的方式,将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降低,达到由“醉驾”变“酒驾”的目的,帮助涉嫌“醉驾”人员徐某某逃避刑事责任。

最终,丁某因徇私枉法被开除党籍,其涉嫌违法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并经法院一审判决,丁某因犯有徇私枉法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人民警察本是正义的化身身为执法者应该秉公执法不能因为私交而做出违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