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是如何繁殖的?

孔雀鱼,也称为凤尾鱼,是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成年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8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孔雀鱼,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1、鱼的选择

选择繁殖亲鱼要注意体质是否健壮,各鳍是否长大而舒展,体色是否鲜明,花纹特征是否明显,色彩是否纯正等。

2、繁殖水族箱

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箱,注入理化特性适宜的水,箱底种水草或放置香蕉叶,然后按雌、雄一定比例投放亲鱼。用鱼虫等丰富、适口性好的饲料喂养,日投4次。

3、产卵

孔雀鱼为卵胎生,繁殖能力很强。一般4~5月龄便达性成熟,发情期雄鱼尾部展开好似“孔雀开屏”,用斑烂的色彩来吸引雌鱼,并追逐雌鱼。交尾时,雄鱼用交接器前端的钩状物钩住雌鱼的生殖孔;交尾时间每次约一秒钟,但次数较频繁。待其交尾后将雄鱼取出,雌鱼可连续生殖数次。

为维持优良品系,应严防混交、乱交,故雌雄鱼必须分养;在需要的时候,选择适当的亲鱼放入水族箱内进行繁殖,并作好记录——何种雌鱼与何种雄鱼进行杂交,以便日后选取何种性别的鱼与它们的后代进行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