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这件事儿,家里最努力的人是谁?

早上,同事宣萱抱怨,孩子要上小学了,今年是关键的一年,从开学到明年6月份给孩子制定了详细的军事化学习计划,细化到什么时间吃饭休息,什么时间上厕所,读书读几个小时!但是呢,孩子成绩一直也没提高,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数学只得了48分,还是读不好英文,宣萱觉的努力都白费了,对孩子也高兴不起来,对孩子也是天天板着个脸,孩子么一提到上学就哭,动不动就在家闹绝食。

宣萱说"忙来忙去还不是为了孩子,现在这个社会,起跑线很重要,只有好教育才是出路,先进一个重点小学,才能上重点中学,有机会读个好大学。"

我们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观点,想让孩子成人成材,送进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这让我想到了那位成功把三个孩子送进斯坦福大学的陈美龄老师,

在妈妈圈内,简直是神话级的人物。

陈美龄与三个儿子合影

陈美龄,14岁香港出道,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人气不亚于山口百惠、邓丽君,与"哥哥"张国荣同获香港金唱片奖。

不到20岁的她,每天工作至少20个小时。

当时爸爸去日本看她,觉得她太辛苦,大学也不上,也没有朋友,只是个赚钱的机器,对她说:"钱财、名誉如流水。一旦出事立刻会被夺走。但是,知识一旦记入脑子,就不会被人夺去,它会成为你一生的宝物。所以在你能学习的时候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她把这句话听了进去,在最红的时候宣布暂别歌坛,结婚生子。前往多伦多大学攻读儿童心理学。

不请保姆、不靠老人,一边读书,一边养两个孩子。不仅自己搞定了博士学位,也没有耽误工作,同时还把三个孩子一起送进了斯坦福大学。简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再听完她的教育观念时,我觉得她一定是一个不着急的妈妈。

她说:对孩子教育承担责任的,绝不是学校和老师,而是爸爸妈妈。

01.夫妻一致,共同承担教育的全部责任

说到夫妻一致,我们很多家庭能做到夫妻信息对称就已经很难了!

在这里举一个我身边的同事小鱼的例子。小鱼在宝宝三岁的时候给孩子报了早教课,每个周六上课,有一天,孩子大哭大闹去上早教课,她老公实在受不了说"每周都要送你跟孩子去上早教,好不容易休息,连个懒觉都睡不到,不去就不去,屁大点孩子,上什么课,又听不懂,纯粹浪费钱。"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初讨论的时候不发表任何意见,一有了矛盾或者出错了,都是你的锅,孩子学不好,教不会,不听话,都是你的事儿。

02 教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在陈美龄老师的教育观点里,有一个观点"不要用物质奖励来鼓励孩子"让我非常有感触。

我侄女,今年才10岁,就已经有了自己的IPHONE 8手机,并且刚拿到手机的那个晚上就给我打了电话,兴高采烈得说"小姑姑,这个是我的手机号哦,我也有手机啦"

我问她"妈妈为什么给你买手机呀?"

小侄女很高兴的说"因为我考试考了第一名,妈妈答应给我的礼物,等下次考试,拿到第一名,妈妈说要给我买掌上电脑哦"。

在电话里,我表扬了我的侄女,因为取得好成绩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儿。

但是对我表姐偷懒式教育方法非常不赞同。

每一位家长都会用过物质奖励的方法来刺激孩子,"宝宝乖,把这些都吃完,妈妈给你买新玩具。""帮妈妈把碗洗了,等下给你买冰激凌。"

因为这个方法简单有效,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就能刺激孩子听话进步。

人的需求是不会得到满足的,孩子也不例外。

侄女的奖励从棒棒糖,零食、小玩具上升到千元的电子产品,再奖励下去,不知道表姐要用什么方式来满足她不停提高的需求。

我们一旦不用奖励这一招或者奖励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孩子是乖乖听话呢?

还是跟你对着干呢?

香港教育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物质其实只会刺激子女短暂动力,久而久之只会索求更多,变本加厉。

从心理学来讲,每个人做一件事都需要驱动力,驱动力分为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在陈美龄老师的观念里,不管教育采用什么方法,如果没有唤醒孩子本身的内驱力,让孩子自发地去努力,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

03.肯定孩子,不要去比较孩子

同事的孩子牛牛刚上小学,三岁就会唐诗三百首,会读英文绘本,在我们眼中已经是很优秀的孩子了。但是数学一直是薄弱项,有一次,数学测验考了85分,其实已经比之前进步很多了,但是同事一提到孩子的分数,还是不满足。"太操心了,同样是一个班的,同一个培训班,总是不如隔壁家可可成绩好。"

整天对比孩子,会让孩子长期活在"别人"的阴影下,形成自卑的心理,是会影响到孩子一辈子的。

合格的家长要学会肯定孩子的每一步努力。

陈美龄老师说,学着肯定孩子,一方面就是你爱他们,另外一个就是不要比较,绝对不要比较。如果非要比较,将孩子的每一天进行比较,只要小孩子有进步,就应该值得肯定。就是自我肯定力。

04.教育孩子从来不只是老师的责任

很多家长都以为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就会有好的老师,好的教育。

然而,陈美龄说:"在学校里也有不好的老师,如果遇到不好的老师该怎么办?我始终确信教育的全部责任在于家长,学校和老师只是重要的伙伴。"

孩子的教育,人格形成应该由家长承担。

陈美龄一直以来都尊重孩子的选择,告诉他们:"如果迷茫的话,就听从自己的心,哪怕选择的是最难走的那条路。"当年,她大儿子考美国高中,不想考第一名的学校,而想进排名第七的高中,因为排名第七的高中里会教授马术。

陈美龄跟儿子讲: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是这条路会很难,希望你不要辜负自己的努力。于是大儿子非常用功,不仅把马术练得很好,成绩也一直排在第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

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点击图片链接,免费收听《美声图书馆》,让专业央视主持人声情并茂的普通话教你的小孩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