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書院知多少

說起書院,人們馬上會想到中國的四大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鄭州的嵩陽書院。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湖南,一定會去四大書之一的——嶽麓書院。其實湖南可不止嶽麓書院,

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古書院,下面為你一一介紹:

一、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享有“千年學府”美譽。

坐落在長沙湘水之濱、南嶽之麓的嶽麓書院,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公元958年)智睿等二僧辦學。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嗣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歷經千年,絃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南宋理學家朱熹等曾在此講學,據說,鼎盛時期從學有千人之眾。

從嶽麓書院至湖南大學的千年辦學歷史,反映了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遷,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史的一個縮影。它比意大利最早的博洛尼亞大學要早近100年,比英國牛津大學更要早近200年。因此可以說,在世界上自建立之日始一直延續至今的高等學府中,長沙嶽麓書院是創建最早的一座。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鍊的人文精神。

二、石鼓書院

石鼓書院位於今湖南省衡陽市石鼓區石鼓山,是湖湘文化發源地和湖南第一勝地,始建於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唐初,刺史齊映,建合江亭于山的左側。憲宗元和年間,衡州人李寬築屋山巔,讀書其中,創建中國古代最早的書院,是謂石鼓書院之始建。宋代太平興國2年(978),宋太宗趙光義賜“石鼓書院”匾額,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衡州人李士真請求郡守在這裡建立了正式的書院,招收生徒講學。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賜額“石鼓書院”,遂與睢陽、白鹿洞、嶽麓書院並稱全國四大書院。千百年來,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吟詩作賦,對酒當歌,韻味無窮。

石鼓書院,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中國書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極高的地位。正所謂“石出蒸湘攻錯玉,鼓響衡陽嶽震南天”!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戰中毀於日軍炮火。2008年當地政府仿照清代格局重建石鼓書院。重修後的石鼓書院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了中國古書院 “講學”、“ 藏書”、 “祭祀”三大功能。整個仿古建築群以白牆、黛瓦、深色柱為基調,總體顯得莊重、古樸、典雅。

三、淥江書院

位於湖南株洲醴陵市,始建於宋淳熙二年(1175)。

淥江書院三面環山,面向淥水,佔地近7000平方米。 自南宋始,小小的醴陵市一口氣興創了九所頗具規模的書院,即使在清初“不許別創書院”的文教控制政策之下,固執的醴陵人還是創建和重修了五所書院。其中,位居西山腳下的淥江書院因以歷史最久、規模最大、教學質量最高、培養出的人才最多,而成為湘東子弟求知究學的首選之所。

淥江書院早年從東正街青雲山下遷至西山,宋明皆為學宮,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式命名淥江書院。李立三、程潛、陳明仁、左權等都曾在這裡求學。

四、洣泉書院

洣泉書院位於炎陵縣城西北角。始建於宋代,原名烈山書院,清嘉慶2年(公元1797年)增修齋舍,因縣境內有耕熟嶺,山下出泉,清純不染,涓涓不息,是為洣水之源,學者誠如泉水,則百川歸海,無所不包,故改名為洣泉書院。

1928年3月,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二團攻克炎陵縣城,第一團團部設在洣泉書院。1928年4月中旬,毛澤東率部隊從井岡山來到炎陵,迎接朱德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起義部隊,毛澤東就在後廳左廂房住宿、辦公,親自部署、指揮了接龍橋阻擊戰,掩護了朱德部隊向井岡山轉移。洣泉書院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五、東山書院

東山書院位於湖南省湘鄉市。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由原湘軍將領、新疆巡撫劉錦棠及湘鄉縣舉人許時遂、黃光福等人倡修,於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 )建成。1905年建產湘鄉縣公立東山高等小學堂,1940年改辦中學,名曰湖南省私立東山初級中學,直至全國解放。1951年,私立東山初級中學與湘鄉市一女子職業學校合併為湘鄉市一初級中學。1952年,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決定在書院舊址恢復東山學校,定名為“湖南省立東山小學”。

1958年9月10日,毛澤東給師生寫信並題寫校名後稱東山學校。現在東山書院已成為一所完全中學。

六、鄴侯書院

鄴侯書院原名南嶽書院,原址近南嶽鬧市。鄴侯書院在煙霞峰下,原名端居室,是唐朝宰相李泌隱居的地方。現存建築系清光緒十六年(1890)邑人陳治與集賢書院山長戴心葵所建,民國年間及新中國建立後均有修葺。鄴侯書院坐北朝南,建築面積200餘平方米;單體石木結構,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無樑架,廡殿頂,蓋黃色琉璃瓦。門上嵌漢白玉橫額,陰刻隸書“鄴侯書院”;門前石柱刻聯“三萬軸書卷無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雲山不改,憑欄細認古煙霞”。

唐元和(公元806--820年)至長慶(公元821—824年)間,隨州刺史李繁創建,用以紀念其父李泌。當時講讀之風,極盛一時,湖湘學派實發祥於這裡。宋寶慶(公元1225—1227年)年間,書院遷建集賢峰下,更名為鄴侯。南嶽的書院在歷史上有記載的先後不下三十所,鄴侯書院是碩果僅存的一所,同時也是中國書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

恭城書院

恭城書院位於通道縣羅蒙山下,通道侗族自治縣北部的縣溪鎮。佔地面積2830平方米。它始建於宋1105年,原稱“羅蒙書院”,後被大火燒燬。清乾隆57年,即1792年,侗家的一些能工巧匠將“羅蒙書院”在原址重建,更名為“恭城書院”,這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侗族古書院,也是少數民族地區獨具特色,最大而且保存完整的書院。

恭城書院在中國革命史上是一座不朽的豐碑。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途經通道時,在書院內召開臨時緊急的“通道會議”,形成歷史上著名的“通道轉兵”,挽救了紅軍,拯救了中國革命。從此,古老的恭城書院就與偉大的長征聯繫在一起而彪炳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