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营收200万,税后到手只有2万,专家:账错了!破局:减员增效

导读:

近日,一篇《公司收入200万,税后到手只有2.14万》的文章开始流传,文章以一家年收入200万的工业制造公司为例。

200万元销售收入的公司,房租、工资、办公、材料、设备合计成本160万元,毛利40万元。再交完各种税费,结果到手只有2.14万元!你没看错是2.14万元(不是21.4万元)。具体收入、成本、税收清单如下:

某公司,用黏土烧制瓷器卖,一年下来,经营状况如下:

年销售额200万元(含税);厂房占地面积2000平方,相关税费由租户负责,年租金12万元(税前);黏土成本10万元;公司有两台车,年汽油费4万元;公司员工的支出(含工资、奖金、社保、代扣个人所得税等)110万元;水费、电费、煤气费、通讯费、办公费15万元;设备维护和折旧9万元。

毛利润:200-12-10-4-110-15-9 = 40(万)

应缴税费:

税项1、租厂房的税费: 3.71(万),明细如下:

(a) 营业税: 12*5% = 0.6(万)

(b) 城建税: 0.6*7% = 0.042(万)

(c) 教育费附加: 0.6*3% = 0.018(万)

(d) 房产税: 12*12% = 1.44(万)

(e) 土地使用税:2000*8 = 1.6万

(f) 印花税: 12万*1‰ = 0.012万

税项2、车船税:720+480 = 0.12万

税项3、印花税:购销合同(不含增值税价)的0.3‰:200/(1+17%)*0.3‰ = 0.05(万)

税项4、增值税:(200-200/(1+17%))-(10-10/(1+17%)) = 27.61(万)

税项5、城建税——增值税的7%:16.15*7% = 1.93(万)

税项6、教育费附加——增值税的3%:16.15*3% = 0.83(万)

税项7、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的1%:16.15*1% = 0.28(万)

以上1~7项税费合计:34.53(万)

税前利润 = 200/(1+17%)-12-10-4-110-15-9-3.71-0.12-0.05-1.93-0.83-0.28 = 4.02(万)

税项8、企业所得税,税率25%: 4.02*25% = 1.01(万)

税后利润: 4.02-1.01 = 3.01(万)

税项9、个人所得税,税率20%:3.01*20% = 0.6(万)

企业主最后到手的钱为:3.01-0.6 = 2.41万。

财税专家:计算有偏差

文章的税务算法基本上没有问题,但对小微企业来说,还有一些特殊性,公司的所得税额为4.02万,更正计算方式后,应缴税费应为0.4万而非1.01万;另外,个人所得税0.6万不应该算在公司内,最后公司利润应为3.62万。

问题诊断:

作为一家制造业公司,其劳动力支出高企,为110万,而劳动力不同于设备硬件,属于增值税的范畴。其缴纳的34.53万税费中,最大的部分是增值税27.61万,这其中人力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专家意见

这类企业常见的经营状态应该是多使用机器设备,减少人力成本,以减少需缴纳的税额。该公司劳动的支出高达110万,可能是经营管理不合理,加重了税务负担。

企业与员工是一种交易关系,企业向员工购买他直接贡献的产值与价值。如果员工做出的结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可以对既定的产值标准进行减扣,并按实际认同的产值计算产值回报。把考核转化为激励,在激励当中有考核,考核当中本身就有激励。员工拿到多少钱,是对他最好的考核。

产值量化薪酬设计的三大原理:

(1)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的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2)一专多能: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的工作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3)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4个人的活交给3个或2个人干,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产值量化薪酬的设计步骤

第一步,分析:岗位重点分析,工作事项、花费时间、分布规律、工作强度难度、工作价值、测量方式。

第二步,量化:找出易测量的部分,并对易测量的部分进行时间、数量、价值分析,易测量的部分为工作总量的30%~50%。

第三步,定价:初定易测量部分的工资占比,并分别定价。

第四步,归类:岗位产值,指定岗位或流程紧密的岗位才能做的部分。公共产值,通过培训或指导,可以公开招募执行者。

第五步,测算:测算各岗位的可能性收入,通常,测算后的工资会低于原工资。

第六步,打包:对不易测量部分进行分类打包,并建立管控标准。

第七步,开放:开放更多的公共产值,进一步提升人效。

第八步,优化:不断调整、修正、扩充产值项目。

采用固定薪酬模式,带来很多问题:缺乏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喜欢攀比工资高低,不愿意承担责任,忽视工作结果,工作配合性很差,只做分内的事情……

固定薪酬模式,是很多中小企业人效低下、执行力差的一个重要根源。同时,也扼制了人才的成长动力,不能将人的潜能与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极大地浪费了人才与人效。

薪酬设计应基于个人产值、价值的薪酬计算模式。强调按个人的产出和价值计算员工报酬。

点赞、收藏、转发、评论、关注是对作者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