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影评第二期:沈腾,大器晚成,懂喜剧的人更懂得悲剧

大家好,这里是V电影放映室,我是小编V小君~

说到大器晚成的喜剧演员,中国喜剧界能导演出有内涵作品的导演和演员,沈腾的喜剧,真的会让你哈哈大笑以后,体会更深的含义。沈腾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磨炼自己,2012年因为春晚上小品中的人物“郝建”一夜爆红,让大家一下记住他的名字。

(本文2310字,阅读需6分钟)

这位大器晚成的喜剧演员,在现在颜值担当比拼颜值的时代,确实不为人所知道,是因为上了春晚之后,沈腾因小品和相声爆火之后,才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Part.I、台上台下,舞台十三年

第一次记住沈腾,不在央视春晚上,也不在那年国庆档爆满的影院里,而是在话剧舞台前。

2011年开心麻花巡演《乌龙山伯爵》,当时在深圳华夏艺术中心,沈腾还没今天这么国民度高路人皆识,一舞台都是年轻演员,只靠演技功底分彼此。戏里男主角谢蟹对女主角玛丽连喊“静秋,我是老三,你还记得那棵开满西红柿的山楂树吗?”全场爆笑。

著名影评人黄老师曾评价说:演谢蟹的演员着实不错。饰演谢蟹的演员,把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小人物从城市小开到犀利哥的荒诞经历,生生被倒错生活逼到在坟地嚼了两年鲜花,演得很有层次。回家特意百度:姓沈名腾。

2012年开心麻花再来深圳,巡演《索马里海盗》。这次主演不是沈腾——沈腾是导演。这部戏阵仗更大,14人同台飙戏,武装直升机都搬上舞台了。

当下很多人只知道喜剧演员沈腾,不知编剧和导演沈腾。但他驾驭群戏的功底、对商业大场面的追求和把控,都是成熟商业导演的做派。什么时候沈腾执导电影我一点都不会吃惊,不如说,他到现在都没导过一部电影,才令人惊讶。

张译和沈腾的合作历史恰好也是13年。《妖铃铃》上映后,张译接受采访说了一句话描绘沈腾:“我跟沈腾是2004年就在一起拍戏。他现在的表演和过去2004年的他完全不同。我看到他今天的表演,就会脑补他这13年的成长轨迹,他经历过一些什么,他思考过哪些问题。所以我觉得沈腾老师的表演对于我来讲,是活化石式的。”

现在在微博上喊沈腾为“腾妹”的大批粉丝们,可能未必看过他早期的舞台剧。但如果可能的话,真的很想看看沈腾早些年的表演是什么状态。

想看到他成为“活化石”之前,那些曾经存活在他身上,而又在十几年演艺生涯中逐渐被剔除、割舍、封印的东西。想看到那颗山楂树上,曾一度满开而又摇落的“西红柿”。

Part.II、代表笑点与电影质感

笑点是不能解释的,但电影感可以。

从《心花路放》的酒吧老板到2019年将上映的《疯狂的外星人》,沈腾参演电影9部。

无论什么电影,只要他一出现,就是高能画面,成为点睛之笔,而又不夺他人光彩;无论什么电影,只要有他参演,就可以放心买票,哪怕一分钟也能承包一年笑点,总能值回票价。

《心花路放》里,沈腾戴着顶可笑的帽子,开了间夜色酒吧,很多人是凭声音认出他的。第一次和宁浩合作,宁浩还是偏保守,给他安排了一个段子多、动作少的角色。但就算只是坐着讲台词,沈腾也能用声音发挥演技,把段子讲得让人记忆犹新:“胖子你把脸转过去,再转过来,已经是第二次见面了”,“我这院里下雨下雪下冰雹,就是没下过手机”。那次演出后,宁浩跟同行盛赞了一圈沈腾做事靠谱儿。如今沈腾能加入中国喜剧电影第一大IP宁浩黄渤“疯狂”系列,除了国产喜剧电影笑点担当地位稳固之外,也是上次攒出的善缘。

《滚蛋吧!肿瘤君》,沈腾在片子里演白百何前男友,在熊顿生日当天劈腿被抓。按理说在电影里演劈腿男友不是一个很攒人品的事,换句话说就是“败观众缘”,但沈腾演这种猥琐小人物抱头鼠窜的形象很可爱,像大人在玩小孩子的游戏。

《夏洛特烦恼》已经被人说得没处下嘴了。“一秒24帧,23帧都是满满的演技”,这是观众的评价。无论它三观上有多少争议,起码有一点没得辩:那一年满电影院都是青春校园题材影片,但没一部比沈腾穿越回到中学那一段校园生活真实。沈腾与亡母重逢时抱着他母亲大腿不撒手,泪如雨下又笑容满面抬头,换个演员来演可能得恶心死了吧。在四十平米小屋中,沈腾和马丽的对手戏,是大银幕上的年度高光时刻。

《羞羞的铁拳》里,沈腾不担纲主演,但他跟团队一起出席了路演。发布会上他对媒体说,“没有你们就没有《夏洛特烦恼》,没有你们就没有《驴得水》,这点成功你们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帮助,我这次就是来站台的,为我的好哥们艾伦站台,为我的好搭档马丽站台。也希望大家能够把更多的关注放在那些还没有成名的开心麻花优秀队员身上。麻花有太多太多有才能的演员,按照表演才能来讲,我只是麻花的第二梯队。所以各位,请举起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下这些人成为巨星之前的样子吧。谢谢大家。”

——就很多时候,打动你的可能未必在戏里,更在戏外。

Part.III、懂喜剧的人,更懂得悲剧

懂得喜剧的人,一定更懂悲剧。用友邻猫小三的话说,“因为喜剧和搞笑一定是建立在对悲的洞悉之上的,这就是为什么纯粹的肢体搞笑不好笑。”

喜剧是温柔的、可以承受的悲剧,是一支重骑兵换上轻骑兵的装备,以幽默替代碾压式冲击。但当他一旦换回重骑装备,你将被他全面击溃。

在《欢乐喜剧人》的半决赛场上,沈腾曾饰演过一次卓别林。

在别的团队都采取保守战术的时候,他却带着开心麻花直接背离了“小品”作为“语言类节目”的定义,跳出了“唯包袱论”的窠臼。整段戏没有一句台词,以黑白为主的画面逼格高到天际,让人惊觉“小品还能这样演!”

沈腾最后摄影机前一个眼神,把多少人直接看哭。

那一刻的他,已经率领麻花团队跳出了胜负场,登上更高的山。

直到那部综艺节目的最后一期,其他几队的三板斧基本都砍完了,只有开心麻花还意犹未尽,七十二路散手未使绝,还能醉笑三万场。

很难想象沈腾不表演的话会去做什么。

这是中国电影的好时代,好艺术家生逢其时,是观众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