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侯宝林曾受他一餐救命之恩,有艺更有义的捧哏巨匠白全福

有人说相声界即是江湖,门户师承的界限犹如旧社会的青红帮。不可否认,相声界的利益之争几十年来未曾改变。但相声门的同行之间更讲究一个义字,同是穷苦作艺之人行走江湖必要互相帮衬,这是不成文的行规。早年间,相声艺人撂地画锅,演完一段准备下场打零钱时,但凡有同行由此经过必须带头往笸箩里扔钱,而且藏在人群里还不能让卖艺的同行看到,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相声门里的人情味。

很多观众都知道,相声大师侯宝林早年是梨园行出身,后半路出家学的相声。真正响蔓儿大红大紫是跟随老郭爷郭启儒先生到天津登台献艺之后的事。在此之前,在北京天桥一直也是在茶棚、明地卖艺,一天之内既要跟着戏班唱戏,还得赶着抽空在明地上说两段相声。即便如此,一天下来的收入也就是勉强够住店吃饭的。就这样,侯宝林也不愿意多花点钱睡通铺,而是选择睡更便宜的吊铺,省下来的钱会每天买包烟请客。

侯宝林在相声中曾不止一次提到这么一句话“刮风减半,下雨全无”。这的确就是解放前相声艺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在没成名之前,侯宝林也过着这样的生活,买卖不好收入少时,他宁可饿着肚子也不愿意伸手找同行借钱赊账。

有一次,侯宝林早晨起来正准备上地,发现店外狂风呼啸,这天气天桥是不可能有人去看玩意的。但身上也没有多余的钱买吃的,索性饿着倒头闷睡。直睡到傍晚该吃晚饭的时候 ,听到店里来个人问掌柜的,“我师哥是在您店里住着了吗?”掌柜的答言:“你瞧,就睡在那吊铺上了,整睡了一天一宿。”那人又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起来”掌柜的也是无奈:“起?没钱吃饭,起来不是更饿!”来的这个人正是“飞不动”白全福,见到侯宝林之后,白全福赶忙摘下身上褡裢,把里面仅有的十个铜板儿全给了侯宝林。“师哥,我也就这 十个大子儿了,您赶紧下床买点吃的吧。”

已经整整饿了一天的侯宝林,拿着白全福给的这十个铜板儿买了四个烧饼、一碗小米稀饭、一小碟咸菜,总算是吃了一顿饱饭。也正是这一顿饭的救命之恩,让侯宝林终生难忘。后来每每到天津演出,总要先去看望白全福,而后来早已成为相声大师的侯宝林,放着豪华饭店不住,也要住在白全福家。

相声演员总以德艺双馨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但这位没什么文化的少白爷白全福用自己慷慨大义的为人赢得了整个相声界同行的尊重和赞誉。即便怹已经去世整整25年,观众对于他捧哏的风采仍旧如数家珍;弟子们对于他谦虚和善的处事为人仍就念念不忘。论捧哏,白全福堪称相声界第一档的好角。论为人,宽厚随和,仗义疏财的他足以配得上“有情有义”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