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频繁跳槽,说明了什么?

我是马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护理师,服务于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现今的社会是丰富的、也是多元的,人们不再相信“一个工作能干一辈子”,也不再迷恋所谓的“铁饭碗”,跳槽似乎已经成为大家司空见惯的事情。当然,人们基于对自己工作能力的合理评估,决定跳槽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获得更高的薪酬,这是非常合理的,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但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频繁跳槽。如果到百度上搜索一下“频繁跳槽”,网上的专家们几乎一面倒的认为过于频繁的跳槽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是非常不利的,那么为什么明明知道不利,仍旧会有人选择频繁跳槽呢?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下简单的分析:

第一种可能 缺乏安全感,无法融入集体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安全感是不需要太费心去考虑的问题,这种感觉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可以在一个合理的时间里正常融入到一个陌生的集体(企业),并和集体(企业)中的其他人进行互动、成为朋友。

·这种安全感和人际交往能力源自于幼年时期(口欲期、俄狄浦斯期)重要抚养者对我们的教养方式,或者说照顾和关爱的程度。一个童年期生活在和谐美满家庭,并且得到充分关爱和照顾的孩子,就会拥有正常的安全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但以上的情况针对的只是正常人,而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感受则是完全不同的。让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小A,并设计一下小A刚跳槽入职的情景。

当小A跳槽刚到一个新的企业时,因为大家彼此之间不熟悉,不需要进行太多的交流沟通,工作上的往来也并不是很多。这时的小A在各方面的感受还尚可,他会努力学习,会尽力独自完成好自己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中需要与其他员工交流的情况越来越多,需要互相协作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对于缺乏安全感、人际交际困难的小A来说,和其他人进行工作交往是很困难的,这会使得他很烦躁和不安,他会感觉整个企业都在孤立他,没有人关心他,也没有人真正认可他(其实这是源自与他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自信),他会极力避免和企业里的其他人接触,久而久之离开这个“冷漠的地方”就会成为他的每天想的事情,跳槽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当他顺利跳槽到另一个新的企业,一切的一切又会重头来过。

第二种可能 畏惧权威者,无法面对领导

·领导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团队的核心,企业团队里的所有的人都是需要得到领导认可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和领导交流时或多或少总会感到一些压抑和不安,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我们对领导的畏惧感一般都会逐步减轻,很多人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甚至会和领导成为好朋友。

·这种能够和权威者正常交往的品质,其实也是来源于我们童年期(肛欲期和俄狄浦斯期)。在孩子童年关键期,重要抚养者(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惩罚手段都会对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对于畏惧权威者的人来说,和领导相处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感受。继续前面小A的故事,他跳槽进了一家新企业,从他入职的第一天,他就极力避免和同事之间的交往,对于领导则更是“能躲就躲”。初来企业,领导或许还顾不上腼腆的小A,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不可能对小A完全不闻不问。但每次和领导相处,小A就紧张的不行,甚至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恶心、多汗、尿频,甚至晕厥),让他在领导、同事们面前很丢脸。时间一长,小A自然又会萌生离开跳槽的念头。

#生活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说# #青云计划# @头条心理

我是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的咨询师马俊,希望今天的回答能够给您一些启发,对您有些许帮助,O(∩_∩)O谢谢!

我的头条号ID: 160705680898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