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禁养”模式开启,有人欢喜有人忧!

关注头条号“有温度的爱”,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养鸡过程中的技术、经验,共同进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保问题逐渐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今年年初,国家出台了环保税法,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征收环保税,环保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在农村,养殖场是环境污染的最大源头,在环保风暴的重压之下,一些不合规范的养殖场也逃不过被关停的命运。

其实除了环保税,对于农村环保整治,国家还有另一个措施,那就是“禁养区”。说到这个词,相信农民朋友不会太过陌生,尤其是养殖行业的农民,一定会了解。早几年,国家就有划定过禁养区,像生态保护区、风景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等,这些地方都是属于禁养区,是不允许进行养殖活动的,而且,区域之内的养殖场也会在禁养区划定之后被有偿拆除。

2018年,“禁养”模式开启,有专家表示,这项工作对于环境的保护是一重大利好,环境好了,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好,因此专家几乎都是一面倒地支持。不过,禁养区划定之后,农民想要继续从事养殖行业,门槛肯定会比之前高,未来还将面临着三大困扰。

1、就业机会减少

就像刚才说的,划定禁养区之后,农民搞养殖的成本必然会上涨,且如今环保税法实施,一些无证养殖和设备不合格的养殖场都会被淘汰,要把这些都办齐的话又需要高昂的费用,显然农民是没有那么多的本钱的。所以,农民的就业会成为一个困扰。

 2、收入降低,未来日子难过

农业活动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农村,农民赚钱几乎只靠种、养,如今禁养模式开启,想必农民会减少很多收入。如今物价水平高涨,农民赚钱渠道又少,未来的日子会过的比较辛苦。

3、担心自家养的家禽会受影响

除去养殖场的因素,多数农民都会在家里养一些家禽,比如养鸡养鸭的,能下蛋卖钱也能自己吃,总的来说是非营利性的,如果禁言模式开启,农民担心自家养的家禽也会受到影响,那农民的损失就大了。

农村“禁养”模式开启,专家支持,农民却要面临三大困扰。农民兄弟肯定有很多话说,欢迎留言------

温馨提示:

最近家禽的呼吸道频发,混合感染多见,用药一定要稳、准、狠,才能达到药半功倍的效果!

家禽患病后张口呼吸, 呼噜、甩鼻、咳嗽,眼睛冒沫。

感冒流鼻涕粘料,肿脸肿头,拉黄绿稀便,零星死亡。遇到这样的病症怎么合理用药,小编给你推荐一篇文章请咨询阅读,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