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对贸易战的担忧有些“过头”,中国的“产业链”不容易移动

编译:王德华

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除了要减少两国贸易逆差外,还有一个目的是切割两国的经济联系,把产业链“打回”美国。几天来,他频频喊话,要求苹果公司和通用汽车把工厂搬回美国,实现他的“美国伟大”目标。

然而,美中贸易战越打越大,两国贸易逆差也越来越大。海关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对美贸易顺差为310.5亿美元,高于7月份的280.9亿美元,超过了6月份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环球电视台CNBC于9月10日刊发文章,引用专家的话称,,对美中贸易战的担忧“过头了”;投资者开始明白,“形势远比我们在贸易问题上听到的噪音复杂得多。”

译文如下:

一家广受关注的投资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对中美贸易战的担忧过头了,因为对中国的影响不会像许多投资者预期的那样,立竿见影和充满挑战性。

经纪和投资集团里昂证券(CLSA)首席执行官乔纳森•斯隆(Jonathan Slone)表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推动贸易流动。中国的工业将长期存在,而且不容易移动。”

他以亚洲第二大经济体为例,指出贸易倾向于维持既定路线:“所有人都认为,当日元兑美元汇率升至110日元时,日本将失去其工业基础……但那还没有发生。”

在香港举行的2018年里昂证券投资者论坛上,他对CNBC记者表示: “这些贸易流量,在中国的根深蒂固程度远远超过(某些人)的想法。”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五警告称,他准备对另外2,67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此前,特朗普曾威胁要对中国征收2,000亿美元的关税。

这两个经济大国上个月举行了旨在缓解紧张局势的会谈,但会谈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特朗普上周表示,他不准备与中国达成“他们愿意达成的”协议。不过,他补充说,他的政府将“继续与中国对话”。

然而,斯隆对CNBC表示,对贸易的担忧是“过头了”。他表示,投资者开始明白,"形势远比我们在贸易问题上听到的噪音复杂得多。"

这位里昂证券(CLSA)首席执行官表示,事实上,贸易战可能对中国的一些目标有利。

“这实际上推动了中国想要的一些主题——提升中国制造的增值链 ,引进更多的机器人,更多的机械化,”斯隆说。“与此同时,中国对资金的控制非常严格,因此那里没有恐慌。”

中国一直致力于向高科技产业迈进,“中国制造2025”计划试图在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建立制造实力。这一战略旨在让中国超越制造和出口服装和消费电子产品等基本商品的局面。

“在未来三年里,你将在中国看到的转变是,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不再生产服装了。这些公司已经开始搬迁,他们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补充说:“别忘了,他们出现工人短缺。别忘了,他们面临着人口方面的挑战,所以他们实际上是在改变他们的产业政策,以适应你在贸易谈判中看到的长期变化。

如何看

这篇文章说出了部分真相,就是中美贸易战,对于12万亿GDP的中国来说,其实是很少一部分影响。美国唱衰中国,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国内有些既得利益集团主要是金融集团,利用中美贸易战故意叫惨叫痛,营造中国输惨的局面,想让中央放弃金融去杠杆。

美国储蓄率过低、政府财政赤字过高,是导致其整体贸易出现逆差的宏观经济原因。换言之,美国整体贸易逆差是由其内部经济结构问题造成的,无论其贸易伙伴中有没有中国,其整体贸易都必然是逆差。

中美经贸关系一直都不是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人民军队手里的“东风快递”、“两弹一星”才是;中美经贸关系本质上也不是互利共赢的,自己国家利益远大于共同利益。美国不赞同“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追求的是“赢者通吃”。

中方坚持不打第一枪,但针对美方单方面挑起贸易战的行动,必然要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不如此,不足以捍卫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不足以捍卫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不足以捍卫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美国打压中国必定失败:一是中国有坚定的领导核心,不似苏联;二是中国有世界最大的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自成体系;三是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似苏联没有轻工业体系,不似日本没有国防重工业体系;四是中国有伟大的追求目标:伟大的历史的民族复兴,国家意志和国民意志高度重合,形成无坚不摧的民族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