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无锡改革开放40年」吴协恩:数量转质量、体力转脑力,全面高质量

吴协恩,1964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他是“老书记”吴仁宝的四儿子,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成为“天下第一村”市场化和品牌化的有力推动者。2003年7月,他全票当选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由此成为华西人口中的“新书记”。

吴协恩:“我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创新,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创业难,守业更难。难在哪里?难在‘守’字上。守什么?如果守在原来的功劳和产业上,是守不住的,守的是优良传统。而在发展和创新上,如果守了,就真的很难,只要搞明白了‘守’就不难。”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的“高”,就是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后,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在解决“快不快”的问题后,要解决“久不久”的问题!对照江苏省委提出的六个“高质量”,华西改革创新的做法和经验,也可以概括为六个“高质量”:

坚持高质量规划,既算眼前账,更算长远账;

实施高质量创新,既重老产业,更拓新产业;

培育高质量人才,既能送出去,更能引进来;

提升高质量管理,既讲法治化,更讲人性化;

推进高质量改革,既要看得见,更要摸得着;

做到高质量富民,既讲富口袋,更重富脑袋

高质量发展,不是简单的某个方面的高质量,而是全面高质量。高质量发展,关键是一把手头脑里要有高质量的东西。2003年,华西就提出“不是要我转,而是我要转”的思路,以及“数量转质量、体力转脑力”的理念,推动产业向三产服务业转型。十年后的2013年,华西已陆续关掉普线、带钢、棒材等9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其中的一家化工厂变成了一个鸟语花香的开放公园,还有一家热带厂变成了一个设施一流的文体活动中心。钢铁部分去产能130万吨,相当于原有产能的三分之一,关掉了两家热电厂,每年减少原煤消耗21万吨。与此同时,华西引进先进设备对企业进行改造,2013年至今,用于冶金、化纤、棉纺,以及海运、海工等企业的技改资金,累计已达17.9亿元,实现环保能耗指标全部优于国家相关标准,使华西真正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再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在华西得到了最具体的落实。

宁做小池里的大鱼,不做大池里的小鱼。通过生产“差异化”产品,华西的冶金、化纤、焊管等在同行中都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像华西的冶金产品,不管是质量,还是价格,在同行中都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而且使用相关产品的下游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也都出口到了国外的中高端市场;像高速线材,我们专做工业标准件用材,是不少欧美、日本客户的指定产品,在华东地区享有“中华牌”的美誉;像华西的化纤产品,用30%的出口量获取了60%的利润,生产的“有光缝纫线专用短纤”和“水刺无纺布专用短纤”,行业里几乎是华西化纤和仪征化纤两家企业平分整个国内市场。在国外“无纺布专用短纤”领域,华西化纤树立起了中国品牌。2013—2017这5年,华西完成的可用资金比上一个五年增18.65%,上缴税费增46.06%。2018年1—5月份,华西完成可用资金比去年同期增9.93%,比任务数增13.72%,上交税金比去年同期增40.87%,

为实现全年的目标任务打下了扎实基础。

我们在2003年提出“五五开”的目标,至2015年底,华西已实现传统产业与服务业的利润贡献率分别占35%和65%。今后,华西就是传统产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三轮驱动”。最近10多年来,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的同时,华西成功拓展了金融投资、旅游服务、仓储物流、远洋海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矿产资源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大胆涉足金融领域,能做的自己做,暂时不具备条件做的参股做。目前,华西已形成一支成熟的金融团队,金融控股集团也已初步成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海洋强国,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按照中央精神,华西果断进军海洋领域,海工公司在装备规模上已名列业内前三。对接“一带一路”,华西积极走出去,在莫桑比克的矿区面积,就达200多平方公里,石材一经推出,广受好评、供不应求。华西到美国投资研发的半导体激光芯片和人工智能芯片,均实现了多个“从0到1”的突破,性能远超同类产品。十九大报告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大华西山北,华西还建立了高品质稻米种植基地,选派7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大学生农民,学习日本技术,发扬工匠精神,种植1000亩地。山北农业基地正在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今后还要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打造特色品牌,在种植、养殖等方面形成华西模式,并向全国输出,示范和带动更多地方发展新农业。

思考今天的中国,已不能局限于中国本身,而要放入世界的版图

看待今天的华西,也不能局限于华西本村,而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因为华西的产业从东到西、漂洋过海,已经做到了全国和国外。我们不是以华西为世界,而是以世界为华西经济发展到了“1+1>2” 的阶段,过去靠“胆量”,现在就要靠“胆识”当今发展,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借力比发力更重要,没必要什么都自己做,要懂得四两拨千斤。华西现在就是走出去,用好美国的人才、东南亚的服务、非洲的资源等,最终走回来,为中国大市场提供服务。

围绕高质量发展,未来1—3年华西要让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让“数量转质量”转得更合理,把“调结构”调的更到位。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华西正在打造“农村都市”,既要有都市品质,又不失农村特色,城里有的各种服务设施,我们农村也要有。华西对“农村都市”制定了八条标准:发展更高质量、管理更具规范、生态更加宜居、文化更现繁荣、人才更大舞台、社会更多包容、幸福更有温度、干群更讲正气

。华西人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华西打造成“两个一百年”:百年企业、百年村庄!

在华西人看来,企业家所代表的,就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只有担起责任才能扛起一个“家”高质量发展,关键企业家头脑里要有高质量的东西进入新时代,过去的钥匙打不开现在的锁,再不能简单地用过去的办法做现在的事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首先体现在不断解放思想。怎样解放思想?听中央的不走样、听外部的不走神、听老百姓的不走偏。吴仁宝老书记有句名言“解放思想要有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方向”,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古话说:“四十不惑”,解放思想就要“四个不惑”:不惑于固有观念、不惑于已有成绩、不惑于外界喧哗、不惑于道路曲折未来的商业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企业组团之间的竞争。也就是经济到了“1+1>2”的阶段,不能再靠“单打独斗”了,要靠“合作双赢”。发展上,华西做到“快一拍、领着走,而不是慢一拍、跟着走”;战略上,华西强调“传统产业发展要稳、把握机遇动作要快、资本市场利用要活”;行动上,华西坚持“不用赌的心态做企业、不以短的眼光看发展、不靠跟的方式搞经营”。像智力扶贫,2006年以来华西已为全国各地培训基层干部超40万人次。像产业扶贫,华西要么不做,一做就是20年以上。作为企业家来说,是最讲合作精神的一个群体。在华西人看来,
合作的前提是“包容开放”、合作的重点是“优势互补”、合作的关键是“利他精神”。因为所有生意的起点,都是厂商关系,所以企业不能只为自己考虑,要懂得“利他”。利他就是利己,你为别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你让别人舒服了,别人更会让你舒服。华西人认为,企业家既要用好眼睛,更要具备眼光;既要提升视觉,更要开阔视野;既要有胆量,更要有胆识。眼光、视野、胆识,就是能让你看得更远的东西!像华西现在追求的,不是百亿企业、百强企业,而是“两个一百年”:百年企业、百年村庄。为什么企业在前、村庄在后?因为百年企业是基础,百年村庄是目的。企业好了,村庄才会更好!我们常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守是守不住的,只能创。中国的企业大多是吃“改革饭”长大的,不出发,什么也没有;不再出发,已经有的也一样会失去!不管是改革再出发,还是推动发展高质量,关键在企业家。企业家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企业家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

(来源:无锡市新产业研究会、苏南发展研究院编辑的总第12期《新产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