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的“面试”梗,是什么逻辑?

之前大热的"鲲"已经降温了,一锅炖不下,那就两锅炖上。随后,各种面试又迎面而来,总是最后一个姑娘或者小伙子让面试官惊呆了,录取了。

“面试"的梗能泛滥,实际上是对”机智有没有实用价值”的思索。各种“冷知识”的泛滥是第一波浪潮。“冷知识”也是知识,可是知道后又有什么用?大热天的,“冷知识”又不能代替空调给我们降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掌握了这么多冷知识,除了满足人类好奇心的天性,通常没有带来实际价值。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清新浪漫的脑筋急转弯,如果还能找到工作,那就完美了。

面试和工作的最大区别是应变能力与经验的区别。在工作中,可以根据积累的工作经验解决问题,面试可以有机智的回答,但不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

“面试题”放到实际情况中就会原形毕露。常见的100瓶水其中一瓶有毒,从经济学来说是获得收益与检测成本的比较;从公关的角度,这就是是否检测与公司形象的关系;从制度来说,就是有毒的一瓶是谁的责任,检测是谁的责任,多大责任?从管理者的角度,他的性格会允许员工为100瓶水大费周章吗?

所以,冷知识终究是冷知识,机智不与现实结合成经验,也只适合玩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面试者的成功,不仅要机智,还需要对工作和对公司文化的透彻了解,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