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公安最新“神器”上市,了解一下……

出生与死亡,是每个人一生的两件大事,却不知背后亲属需要跑多少趟机构、填多少张表格、办多少次手续才能落实办好。不过,在宁海县,这两大事却是分分钟搞定,而且还不用亲属跑腿。

据了解,去年以来,宁海县公安局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以民生关键小事为切入点,不断推陈出新,推出“生、行、归、老、死”等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特别是在全省率先推出“新生儿出生登记网上办理”,在全国率先实现死后全事项办理“零跑腿”,广受当地群众好评。

全省率先新生儿报户口指尖上办理

前些日子,宁海市民钟女士喜诞二胎,正在打算给孩子上户口的时候,医院护士带来了扫码直接办的好消息。在护士的指导下,钟女士用手机扫码关注“宁海行政服务”微信公众号,然后扫描相关文件,跟着手机提示,很快就完成了户口申请,整个过程还不到10分钟。

“以前,我给大儿子办户口的时候要准备很多资料,跑了很多地方。现在,只要躺在床上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办理,太方便了。这不,我还在家里坐月子,公安局就把孩子的户口簿给寄了过来。”钟女士开心地说。

这是宁海公安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红利”。去年以来,宁海县公安局联合县卫计局、县第一医院、县妇保医院等,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新生儿出生登记网上办理”,截至目前已经为近2000位市民提供了便利,获得了一致好评。

据宁海县公安局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屠慧晶介绍,新生儿父母只要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宁海站的个人办事板块,或者使用手机关注“宁海行政服务”微信公众号,在“公安服务办理区”预审批平台就可以进行户口申请。当新生儿父母上传完相关的申报材料后,由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选择快递上门的方式签收相关文件,就可以在家“坐等”了。

“像这样子的户口申报,今后还会更方便。” 屠慧晶说,下一步,他们还将联合其他部门在宁海的医院设点进行现场办公,确保新生儿在出院前实现户口申报工作。

全国率先亲人身后事一个电话全搞定

“96岁的老父亲农历正月十三去世了,我们拨打了12345政务热线,防保医生大概半个小时就来了,20多分钟就拿到了死亡证明。”家住宁海县跃龙街道杏树社区的王先生说,老父亲身后事办理得很顺利。悲痛之时,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让他心存感激。

据了解,在宁海县,亲人去世后,以往家属在办理相关事项过程中,要去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卫生院、派出所、民政部门、殡仪馆等5个部门,先后办理死亡证明、死亡医学证明、注销户口、登记火化、火化等多个手续,至少要跑5次。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带齐材料,那就远远不止跑5次了。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死亡事项办理繁杂现象,从去年4月1日起,宁海县在全国率先实现死后全事项办理从“至少5个部门跑5次”到“零跑腿”。如今,家属只需在12小时内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报告,防保医生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主动上门开展调查并当场出具死亡医学证明,并告知家属30日内必须注销户口。死者家属可凭死亡证明进行遗体火化,只需一个电话即可完成全部事项的办理。

据宁海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依法取消了医疗卫生机构在签发《死亡证明》前要求提供村(居)委会出具死亡证明,《死亡证明》须由民警签名、派出所盖章才能生效,在尸体火化前必须将死者户口注销,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等各单位对家属请求出具死者死亡、户口注销、火化的事实证明作次数限制等四项规定,让群众不仅不用跑,而且由村(居)委会出具死亡证明、火化前需注销户口所引发的“活人被死亡”“死人被激活”等违法违规行为和奇葩现象也将消除。

“一张网”跨部门“数据共享”打造宁海样本

这一切都是如何实现的呢?通过政务钉钉“一张网”,即可全面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

据宁海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工作部部长葛仁元介绍,他们首先组建了“身后事办理群”,凡是涉及多个部门,需要通过数据流转的,包括死讯简况、死亡证明、户口注销事先告知书、火化信息、月度统计等,一律通过“一张网”进行内部流转。如医疗卫生机构出具死亡医学证明后,即通过政务钉钉推送信息,民政、公安、人社、残联、殡仪馆和乡镇(街道)等收到信息后及时停发养老金、补助金,注销户籍。各部门信息无缝连接,不仅避免群众重复跑,还可破解家属领取死者养老金等“死人领活钱”现象的发生。

然后,通过全流程再造,全面实现标准化操作。由“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一号联动各部门,防保医生接到通知24小时内上门,死亡医学证明一律由防保医生签发生效、户口注销告知书统一由公安部门委托防保医生送达、公安部门满30日注销死者户口等任一环节都实行标准化流程;凡是需在网上流转的死亡证明和报表一律进行了标准化样板制作,连死讯简况、户口注销告知书、送达回证等都进行了标准化制作。为让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熟悉流程,他们还制作标准化工作流程图,并制作《零跑指南》下发全县群众,真正实现了死后全事项办理“零跑腿”标准化宁海样板。

原先是坐在办公室等着群众上门来办,现在是防保医生主动上门到群众家里了解情况;相关部门在网上按照法定程序解决相关事宜,工作量不但没有增加,工作效率反而更加提高。“一开始我们还担心相关工作人员会有不满情绪、会发牢骚,但事实证明他们有很高的成就感。”葛仁元说,“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关键的是能够把需要跨部门、跨层级办理的一件事进行“化学融合”,优化流程,推进民生“关键小事”的解决,把一件事做“活”,让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多跑腿、多动手,让群众少跑腿。

除了“两个率先”外,宁海公安还以关乎民生的关键“小事”,推出了“生、行、归、老、死”等在内的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不断深入开展审批材料精简工作,让生者幸福不减,助行者逐梦四海,使归者安居乐业,保老者余生有依,予逝者亲属方便。

据了解,在宁海县公安分局全局选用的207项企业和群众到公安处所办事事项中,可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事项已达190项,取消申报材料69项,精简材料101项,精简率达到了20.2%,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