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迅速的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成为领域顶尖人物的捷径)

很多人在找到自己的定位后,都会去考虑如何做好自己的定位,如何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这些都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我们该去如何迅速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观点就是,要成为专家,就要训练一万个小时,换算一下,大概就是十年,那任何一个人有过一万个小时,就会成为专家。但实际上我们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十年的经验,真的让你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物吗?很多人工作了十年,但他也不是这个行业的专家,那么你就清楚的知道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他们距离专家这个顶尖人物有着很大的距离,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天赋决定的呢?

实际上也并非如此,以前有专家去考察过一百二十名多个领域的顶尖知名人物,发现他们原来幼年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什么天赋,甚至有科学发现,在某一些领域的顶尖人物,他们的天赋,是低于常人的。既然经验跟天赋都不是成为顶级专家的方法,那么是什么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心理学家发现,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专家最重要的是取决于是否采取正确的训练方法,那这套方法被称为刻意练习法。刻意练习就是你迅速提升个人能力的一种捷径,那什么是刻意练习呢?我们又该如何利用刻意练习去取得个人的进步呢?

第一个就是要跳出舒适区,然后只在学习区训练。如果我们把要学习的技能或者是知识,分类去罗列一下把他们分为三个区,一个叫舒适区,一个叫学习区,另外一个叫恐慌区。舒适区就是你已经掌握了事情做起来毫不费力,学习区是那些我们暂时不熟练,但是要通过练习才掌握的技能,恐慌区,则是远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无法掌握的事情。研究发现,只有停留在学习区的训练,一个人才有可能迅速的提升。

换言之,如果你已经学会了某个技能的时候,就不要再把时间花在这,而是立刻去转向下一个技能。就像花式滑冰,你会发现普通的运动员会时不时的喜欢练习自己早已掌握的动作,而顶尖的运动员永远都在练习那些更高难度的动作,不断的失败,在不断的练习。所以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打造个人品牌也是需要你从传统的学习区跳到一个让自己更有挑战的学习区里面。

像演讲,就有发声,肢体语言,内容逻辑,专业技能,还有当几千人几百人的面前不怯场,能够去传达去,嗨翻全场等等,这些都是你要把能力一点一点地拆开,然后去针对性的学习训练。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肢体不顺畅,我们讲话舌头不舒服,然后我们在每几分钟一个包袱,每几分钟一个高潮这中间做得不够好,那就要去刻意的练习,强制跳出这个舒适区去尝试,然后不断做出变化,每天采摘总结练习。

第二就是大量的重复训练核心的部分。很多人说自己做不好工作是因为缺少正确的方法,然后每天幻想有高人点化一下。就像郭靖,遇到一代高人洪七公,指点一下就武功大增。实际上,你们只看到了郭靖受到了洪七公的指点,却忘了指点过后郭靖是没有停止过日复一日的艰辛训练。那从不会到熟练一门技能,这中间有着大量的枯糙的无谓的练习,科学研究也证明过,只有大量的重复研究学习,即便是年龄大的人也会学会他们看似学不会的语言。运动训练也是,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只有百分之一的时间用在比赛,而真正的时间都是用在那些大量的枯燥的技术训练。

第三就是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反馈这件事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你要知道,当你看不到结果的练习就是等于没有练习,你都不知道对错与否。那刻意练习之后,你就要考虑说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哪些我是错的,哪些是不对的,就得及时地获得反馈。什么叫教练,教练作用只有一件事,就是随时的帮你指出你在练习中所犯的错误。真正的教练不是电视上那样跳跳舞唱唱歌,真正的教练最常见的做法是演示一遍正确的动作,表现一遍错误的动作,然后再演示一遍正确的动作。所以你看我们在进行刻意练习的时候,教练都是如此,那么我们自己也需要不断的去寻求反馈,纠正我们自己的错误。

实际上,在我们打造个人品牌的时候,你的粉丝和你的用户是你最好的教练,你要随时的关注他们对你冒出的有可能对你不好听的话。比如说你是一个内容的创作者,那你就需要高度的重视你的粉丝你的用户的意见和回馈,关注后台的阅读量,访问量,停留时间,这些都是对你的反馈,然后总结中间的规律,提炼洞见,找到能够更吸引观众的文字,标题,内容,风格,然后持续的打磨。

所以想要迅速的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物,有三个关键点,第一,就是跳出舒适区,只在学习区训练,第二,大量的重复,训练核心内部,第三,获得持续有效的反馈。你要知道时,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说得好运,不过是机遇撞上你的努力。你要去大量的练习后,风来了,你刚好在那。实际上很多时候,个人品牌不是靠你自己打造出来的,是你左手去大量训练自己,右手等待这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