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的规律——发现规律巧解中考数学压轴题中动点、动线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中有一种类型的问题,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那就是关于动点和动线的问题。

所谓动点问题:就是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动点,该点在一定的轨迹上(通常为直线,射线,线段或弧线)运动,从而设计成的一种开放型难题。

它不仅考察了学生剖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才能,更考察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这种类型的试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下面就举例说明怎么快速突破这类难题

例题一

这个题的第一问不是很难,可以根据三角形BDE面积为10/3,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因此关键问题是设好D和E两点的坐标。

(1)设D( K/5,5),E(3,K/3),则BD=3- K/5 ,BE=5-K/3

∵S△BDE =10/3 ,∴×( 3-K/5 )( 5-K/3 )=10/3

解得k=5或k=25(舍去) ∴k=5

有了第一问的铺垫,第二问也就有了思路,可以用△BDE∽△BCA就可以正平行。解法如图。

难点是第三个问,但是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也不难发现解题方法:假设存在这样的动点,那么就应该能解出这个点的坐标,而D点的坐标y是定值5,坐标x是变量,要想解出这个变量一定得找到一个恒等式,哪里存在这个恒等式呢?比如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就能导出恒等式。所以为了构造相似三角形,建立一条辅助线:过E作EG⊥OC于G,这样就不难得解了。详细解答见图。

详细解答

再看一例:

例题二

解题思路分析:第一问:先通过解方程求出A,B两点的坐标,然后根据A,B,C三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第二问:本题要通过求△CPE的面积与P点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式而后根据函数的性质来求△CPE的面积的最大值以及对应的P的坐标.△CPE的面积无法直接表示出,可用△CPB和△BEP的面积差来求,设出P点的坐标,即可表示出BP的长,可通过相似三角形△BEP和△BAC求出.△BEP中BP边上的高,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即可得出△CEP的面积,然后根据上面分析的步骤即可求出所求的值.

第三问:三种情况分别如下进行讨论:

①QC=BC,那么Q点的纵坐标就是C点的纵坐标减去或加上BC的长.由此可得出Q点的坐标.

②QB=BC,此时Q,C关于x轴对称,据此可求出Q点的坐标.

③QB=QC,Q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可通过相似三角形来求出QC的长,进而求出Q点的坐标.

详细解答如下图:

答案

总结:动点的问题虽然难,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思路。此类题解题思路:几何图形和代数函数图形相结合,在动点的运动中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边长、面积、边边关系、面积和边的关系等。特殊情况是指动点在变化过程中引起图形变化发生质的变化,如由三角形变成四边形,由四边形变成五边形,这时一定要注意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