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百亿汇源果汁营销之路!

我们大家是在一句“健康生活,源自汇源。”的广告中认识了这家以经营果汁为主的公司。朱新礼一个带领着沂蒙山区快速发展的领头人在过去26年间斩获了无数的荣誉。然而年仅26岁的汇源果汁,本应当正值壮年,却已显垂暮之貌。“民族品牌”汇源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2008年可口可乐对汇源的并购案,没错就是生产原名“蝌蚪啃蜡”的这家公司。但最终在中国商务部的裁定下179.2亿港元并购失败。这可能给汇源带来了并购失败的后遗症。目前更有消息证实公司停牌,如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复牌,汇源果汁或将面临被退市的风险。这一系列事件又究竟怎样造成的呢?

我们可以根据汇源的公告显示来了解这百亿负债到底是怎么产生的。2006到2017年的年报,在2007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6年、2017年等融资活动较多的年份,汇源对厂房设备、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投资也相应的增多,粗略估计,这些年汇源花在厂房设备上的钱在60亿元左右。

不过,汇源厂房设备买了,资产规模大了,营收逐渐上升,净利率却呈走低态势,已经越过了亏损的底线。不过这114亿里面,有84亿都是通过银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等渠道拿来的借款。借来的钱,终究是要还的,而且还得连本带利。在净利润达到亏损的边缘后还拿什么来偿还借款和产生的利息? 2013年是公司最困难的时期,全靠变卖资产脱困,在当年,就出售上海、成都工厂获得收益4.26亿元,当年获得政府补贴3.37亿元。14年至17年更是裁员幅度将近80%。

那使这家创造出无数荣誉的民族品牌逐渐走向没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产品开发能力做得不够好,虽然开发出很多系列的单品,但我们耳熟能详还是那款果汁类单品。企业在添置设备扩大厂房的同时没有没有和市场同频。有的只是过去的辉煌和经验。这是最可怕的地方。在消费升级的今天没有更好的把控市场脉搏又怎能赢得市场份额呢?市场份额下降企业净利润减少势必会带来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你没有没有足够的利润还钱啦。如果不做出正确的调整口子越撕越大。华为的任正非每年要拿出总研发费用的20%-30%用于基础研究。为的就是让企业的产品可以更具竞争力。这就使企业走进一个良性循环。马云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同样的问题放到我们身上,你在事业发展的时候没有没思考过如何让你的产品或服务更具市场占有?不要等到痛则思变,今天这个市场给不了你这个时间。我们要学的永远都是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