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泉港|從石築土樓到清末古街的歷史歲月——前黃村

作者© / 林亦塵 • 攝影© / 林亦塵

2018年07月23日

第[20]篇文章

前黃村

南觀鯉魚(惠安輞川鯉魚島)

北倚麟麒(本村後麟麒山)

世稱望族

自北宋哲宋元佑辛末(1091年)年

開基至今,已歷九百多年

轄前黃、西園、塗樓三個自然村

歷史追溯

前黃村的黃氏始祖是何人?

自何處而來?

由於近百年來世事滄桑

譜牒均失,答案亦眾說紛紜

最有力的史料

當屬三四塊當代出土的墓誌銘

上世紀六十年代出土的

隴州房黃保齊的墓誌銘載:

“侄孫諱媽佑,字保齊,居惠安之前黃

其一世祖諱昇,賜進士出身

宋大理寺卿,由莆遷惠

為前黃之始祖”

2000年

又出土一位前黃隴州房的先祖

黃明心的墓誌銘:

“君諱明心,字少清

黃氏先祖昇公,宋至和年間進士

宋大理寺評事

自莆田遷居惠安前黃

歷二世祖諱理公及

二十一世諱雲蒸公,先後皆進士”

前者碑文系前黃二十四世祖

時任福州府永福縣訓導黃廷賢撰寫

落款時間是清道光三十年六月

黃廷賢是前黃先賢,治學嚴謹

作此碑文定有根源

而後者主人生於明末

是當前出土的墓誌銘中年代最早的

其說法應比後來的碑文更可信

而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土的

前黃解元房黃在帷的墓誌銘

其中載有:“自始祖進士校書郎理公

由莆徙惠之鰲塘(前黃清時屬六都鰲塘鋪)

而宅焉。”

此中提到“始祖”

校書郎黃理由莆徙來

與上述黃昇為始祖

黃理為二世一說相悖

近年來,有族人為謹慎起見

到祖居地莆田黃巷查考族譜

卻有了意外收穫

證實仍黃理遷惠,開基前黃

而後接其父大理寺卿黃昇來惠

並奉為前黃始祖

可見了兩者說法皆所持有據

難怪百年來各持一詞,紛爭不止

▲雍正十三年舉人,乾隆元年會魁,黃瑤觀故居

黃素石樓

黃素石樓

俗稱“土樓”又名“定樓”

位於前黃村西南面

始建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

是福建省唯一一座純粹的石築土樓

系黃素、黃堂官父子歷時三十多年建成的

大樓原為石構

為何稱為“土樓”?說法不一

有的說當時大樓叫“定樓”

年長月久,糯米灰混凝土逐漸變黑

看似土壁,因被稱為“土樓”

有的說建築大樓時沒有搭架

用土逐層墊高而築,故稱“土樓”

主樓為石構方形平頂四合式三層樓閣

構房36間,樓外建72間環屋

共108間正輔房屋

總體結構主次有別,統率有序

恢宏壯觀,形成一個取象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的宏偉建築群

石樓內部防備森嚴

是福建眾多土樓裡最獨特的一座

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

第六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樓下四壁僅在西面設一拱形石大門

門首石匾題“式好攸寧”四字

左下方小字有“乾隆六年歲次”字樣

石大門之內再設兩重門,中門為大鐵閘

內外兩重則用優質堅固的檜木做門板

外門板包鐵皮,以防備盜賊火攻

門框上方還設有水槽

從樓內水井可隨時汲水澆灌滅火

足見其防禦措施周密嚴謹

大樓牆壁的厚度

最寬達1.4米,窄者也達0.73米

三層上的糯米糖水灰牆壁

四面各設有三個大、小窗門

二三層樓內彩棟畫壁

共有24格欄杆,雕飾花鳥,堂皇別緻

三層頂樓的四面牆角

各伸出一個設有射擊孔的哨樓

長寬各2.8米,高3.6米

大樓與樓埕的正面,有一道磚屏牆

兩旁各有一個拱形的小磚門

屏牆的邊沿各敞開一個缺口

作為通道,通道的對面

各有一個長方形石大門

石大門與圍繞大樓的

東西南北廂房連成一體

西南石大門的南側

自西往東有一長列

配有天井、庭院的外南廂房

大樓前面有石埕

分三層鋪以石板,佔地453.6平方米

埕北有一木構的埕門

埕門外又一石埕,也鋪石板三層

此埕的西面又有個高低不同的大磚埕

這三個石、磚埕的北面

外面周邊環繞建72間廂房

取象“七十二地煞”,現基本保持原狀

廂房多為紅磚白牆體、硬山式頂、

屋蓋瓦筒、二進廳、五間張、

雙護駕格局,裡面雕樑畫壁

雕飾花鳥禽獸,堂皇氣派

外石埕與外北廂房的東面

隔著一道磚圍牆和一大磚埕之後

即是紅磚白石牆體“二進五間張”

皇宮式建築“北大館”

這座大樓的三樓上緊靠牆壁處

有一道約寬兩米左右的

可通達四面或哨樓的走廊

舊稱“跑馬道”,既寬敞明亮

又通風透氣;不論春夏秋冬

只要登臨於此憑窗極目遠眺

滿目風光,說不盡的詩情畫意

令人心曠神怡

如今古大厝裡依舊

住著幾位暮年老人

她們與古厝一起輝煌一起暗淡

時間彷彿就停在了那個時代

她們依舊過著

隨晨光醒來伴星光入睡的日子

燒柴做飯,耕田種菜

生活過得樸實而寧靜

侍衛府

前黃侍衛府

位於塗樓自然村黃素石樓旁

建於清朝光緒四年(公元1978年)

的“二進五間張雙護厝南接偏館庭院”

的皇宮式宏偉建築群

它坐東朝西,紅磚白石牆體

硬山式屋頂,屋蓋鋪瓦筒

燕尾式屋脊高翹欲飛

前面有一個偌大磚埕

兩旁各置一個石砌的“旗杆座”

外面是一道高大的磚圍牆

整座府宅建築別緻

氣勢恢宏,堂皇富麗

塗樓侍衛府主人

黃正元(公元1844年—1906年)

字掄卿,號舜廷

清朝同治癸酉科(公元1873年)

武舉人

光緒丁丑科(公元1877年)

武進士

賞戴藍翎御前侍衛,乾清門行走

誥授武翼都尉,誥封修職郎

這座主樓侍衛府就是黃正元

當了侍衛官之後於次年興建的

屋簷下

用白灰雕塑著許多山水人物

花卉樹木和飛禽走獸等

還塗色繪彩,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凹入的大門兩旁

用綠瓷棕磚等鑲嵌出精美的

“麒麟呈祥”“花鳥鬧春”等圖案

大門頂端是

淺黃底浮金字的“侍衛府”橫匾

匾上的左下角

刻著藍底紅字的光緒御璽印鈐

據說匾上的御璽印鈐用法是很講究的

只有那些達官顯貴才能用藍底紅字的

其餘的則用淺黃底或白底紅字的

由此可見

土樓侍衛府的主人

當年頗受光緒皇帝器重

穿過天井步上廳堂

只見廳前橫樑上和廳後板壁頂端

懸掛著“進士”“選魁”

“武翼都尉”等匾額

廳堂、居室、偏館

雕樑彩棟畫壁,豔麗典雅

宅院內的門窗圖案

各呈方形圓形菱形等等,互不雷同

侍衛府里居住著一位

八十四歲的老奶奶

雖已到杖朝之年

但容顏依舊美麗動人

她優雅又從容的對

每一個過路人微笑寒暄

歲月的痕跡在

縱橫溝壑的皺紋中顯現

時光的洗禮在

滿是粗繭的雙手中表明

文保廟

在黃素石樓的毗鄰處

有一座文保廟

硬山式屋頂,翹脊飛簷

廟前建有一座清風池

烈日下池水波光粼粼

倒映在拜亭上光影如幻

正門上方鐫刻的

“文保廟”三字遵勁莊嚴

兩側有聯雲

“文則安邦武則定國

保及子孫澤及黎民”

巧妙將廟宇“文保”二字嵌入其中

合隆古大厝

“合隆”大厝

坐北朝南,建於1911年

由黃棟水建三間張與

黃白水、黃汝碧合建五間張及騎樓

兩部分組成,共有36間房屋

總長44.5米,寬35.7米

佔地1588.7平方米

東面前方是一道高大的圍牆

從最東面的圍牆大門進去

便踏上磚埕

緊挨圍牆邊有個“前花園”

曾聘花匠栽植玉蘭、百合、玫瑰等

四時繁花似錦,煥彩流芳

磚埕的前面是紅磚白石牆體

硬山式屋頂、燕尾翹脊的

“二進五間張”的皇宮式大厝

簷沿下,白灰與彩瓷雕塑著眾多的

人物山水、花卉樹木、飛禽走獸等

形象畢肖,情態動人

踏上臺階,跨入大門

正中的大門兩側鐫刻著近代著名書法家

黃朝棟撰寫的對聯:

“東平王格言為善最樂

司馬光家訓積德當先”

形象地概括了黃汝碧的處世為人

大門兩旁分別鑲激著四幅

用輝綠岩鏤刻的黃朝棟的工筆畫

“梅蘭松竹圖”

大門左右側各有一個側門

門額上分別有“居仁""由義”的石刻

當年平時大門通常是緊閉的

均從兩側邊門出入

若逢盛事節日,方啟開大門

穿過天井再上廳堂

正中懸掛著一幅

“黃山迎客松”的山水國畫

兩旁對聯仍是黃朝棟的手筆

“知心人到話相投,得意客來情不厭”

整座大厝雕樑畫棟,古樸典雅之中

不失大氣壯觀

隔開一條2.5米寬的大巷路

就是西面部分:分別由

“下館""小洋樓""三間張”大厝組成

“下館"與"三間張"前面均有一個磚埕

三面圍牆與東面部分隔開

又以圍牆邊門相互勾通

“下館”西南面有個大門

最西面留個天井,內有二房一廳

往西間隔一條0.5米寬的小巷

就是“三間張”大厝

北面與“小洋樓"厝埕聯壁

“小洋樓”因門窗等仿效西洋建築而得名

它的東面壁也就是東面“五間張”

大厝西后廳連接的跨巷騎樓壁

另外還在“五間張”下廳角房的

翹脊下開一個小門,內通閣樓

外延一個跨卷厝埋與“下館”厝埕、

“小洋樓”厝埕、跨巷騎樓厝埕等

彼此串聯勾通,佈局嚴謹

建築獨特,蔚為奇觀

前黃舊街

前黃舊街

是一條有著100多年曆史的

清末民國初期舊街

西起山頭林山下合隆大厝

東至泗洲公宮口

曾是惠北貨物交易的集散地

長約1000多米,曲直有序

兩邊房屋均為民房建築

街道寬約2.5米,保存完整的排水溝和

街道路面全部用條石板鋪砌,別具特色

在這裡條石板成為古街構築的主角

連同古井、街道的廁所

都是用條石板砌築

簡直就是一道古建築風景

▲至今還在營業的舊理髮店

清代末期

惠北大前黃解元房人

黃棟水開設的“合隆稅典”

“合隆典當””合隆銀莊“

黃白水開設“合隆布店”

黃捷三開設“萬發典店”

黃應玉創辦“協春藥店”

黃春法創辦“保安堂藥店”等店鋪

行成了馳名惠北的“合隆商號”

整條舊街保存比較完整

連同街邊延伸的小巷

也是條石板鋪砌而成的

時至今日,實為罕見

目前,除了倒塌的房子

古街有幾幢新翻建的二層樓房

改變了古街的“古”字形象

時代變遷,新的街道南移修築

古街上一時失去了

昔日人來人往的繁忙景象

然而,人們依然生活在古街上

只是一家家商鋪已關門停市

不免使人產生

“此地空餘黃鶴樓”的傷感之情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