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虫虫与乌龟就差一个壳的距离…………

人呆手户

“人呆手户”即保护:保护植物,保护绿色,保护自然,保护生命?

MAY BE! 我们更愿意保护的是你喜欢阅读、热爱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护学报》官方微平台

我们都知道乌龟有一个保命绝招,

那就是它那坚硬无比的龟壳。

每当遇到危险,

乌龟就会迅速地缩起头部和四肢,

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藏在龟壳内。

不管外面情形如何,

我自岿然不动,

呐呐,看你能奈我何!

虫虫当中也有学会这项技能的家伙,

打不过就躲,

能屈能伸才能笑到最后。

瘤叶甲亚科Chlamisinae和隐肢叶甲亚科Lamprosomatinae

为鞘翅目肖叶甲科Eumolpidae虫虫。

一种瘤叶甲Chlamisus sp.

阿美隐肢叶甲Lamprosoma amethystinum

© Felipe Truli

它们为该科中较小的两个亚科,

虽然数量不占优势,

但是人家自有吸引眼球的本领。

出场自带光环

瘤叶甲,一听名字我们就能想到,

它们的背部通常具有瘤脊,

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它们的体色较暗,偶有金属光泽,

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虽颜值不高,但模仿技能在线,

与鳞翅目幼虫粪粒非常相像。

斑瘤叶甲Chlamisus spilotus

隐肢叶甲体表光滑且具有金属光泽,

blingbling惹人喜爱,

它们大部分分布在南美洲。

世界已知13属约200种,

而中国仅有卵形叶甲属 Oomorphoides 这1属 16 种。

Lamprosoma sp.

瘤叶甲与隐肢叶甲虽长相各异,

但它们“行走江湖”的保命技能

却是“师出同门”。

斑瘤叶甲

一遇到危险,

它们就会缩、缩、缩......起头、蜷起六足,

把触角和足都收入胸及腹上的凹槽内。

虫虫中的“缩头乌龟”

看来,它们与乌龟只差一个龟壳的距离。

悄悄团吧团吧,

只留给你一个圆滚滚的背影,

心中默默念起咒语:

“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当危机解除,

虫虫就会“抖抖腿、伸伸脖”,

一溜烟儿地溜了、溜了......

虽然,这些叶甲没有球金龟

那么身娇腰软易变球,

但是它们缩个半球还是没有问题的。

球金龟

成虫有着坚硬的外表,

可以让它们缩起来逃过一劫,

但是,它们的幼虫却是软乎乎、胖嘟嘟,

武力值几乎为零。

不过,这时候肯定会有人要问,

为啥我从来没见过它们的幼虫呢?

那是因为它们都藏、藏、藏了起来......

瘤叶甲与隐肢叶甲虫虫

都是负囊类昆虫,

在卵至蛹期,

“囊”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 Carol Wolf

幼虫藏在囊中,

可以很好地躲避天敌。

它们就安心地背着“龟壳”,

晃晃悠悠地到处吃吃吃。

我有“龟壳”,我怕谁?

不像蓑蛾的幼虫,

要想建个“小房子”还得完全自力更生,

负囊类幼虫可以说是坐享其成。

© Roger Key

因为,这个保护囊要归功于

“虫妈妈”的辛勤劳动。

雌虫在产卵前会先吃饱肚子,

以便可以有足够的材料为卵制作囊。

这些吃下去的食物,

经雌虫的直肠垫会产生特质的粪片,

并且结合肠腺内分泌的液体

增加粪片的柔韧性、坚固性和黏着度。

正在产卵的雌虫

嗯......

也就是说,

囊的材料其实是......

雌虫产卵前,前中足互相磨擦,继而后足也频繁活动,这种动作持续约5~10分钟。然后前中足捉住附着物,身体后半部翘起,约与物体成45° 或与附着物成直角。

使劲儿,用力......

产卵时,雌虫会用后足跗节接住产出的卵,然后置入腹部的凹窝内,同时用跗节一边转动卵,一边排出粪便,使粪便均匀地黏在卵表面,直到形成一个完整的卵囊。

由于不同种虫虫直肠垫骨片的形状与腹部凹窝的形状都不尽相同,因此制作出的卵囊形状、大小、表面纹理也会有所不同。

当过一段时间后,

卵孵化,幼虫会咬破卵囊,

并在卵囊的基础上,

用沙土、粪便进行修补,

造出适合自己的“小房子”。

之后,

囊会一直跟随幼虫,

直到化蛹变为成虫。

图片来源:Pinterest Google 图片来源见

水印

苏靓 中国瘤叶甲亚科与隐肢叶甲亚科的分

类研究 (鞘翅目:叶甲总科:肖叶甲科)

姜胜巧 《 负囊类叶甲的独特习性

1.请标注作者、微信名、微信号、二维码

2.请尊重原创,保留“人呆手户”名片

3.授权联系:zbxb7@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