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华商汇聚广西崇左 探寻“南向通道”新商机

7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侨商联合会、广西华侨联合会和中共崇左市委员会、崇左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

“创业中华——海内外华商崇左行”在崇左市举行,吸引来自美国、西班牙、加拿大、马来西亚、越南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侨领、侨商参加。活动期间,举行了2018年创业中华——海内外华商八桂行共筑魅力崇左新发展投资推介会项目,项目对接洽谈,“一带一路”崇左经济发展研讨会,实地考察中泰产业园、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以及口岸经济和文化旅游项目,“侨商眼中的崇左”手拍图片展示等系列活动。

7月25日,由中国侨商联合会、广西华侨联合会和中共崇左市委员会、崇左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创业中华——海内外华商崇左行”在崇左市举行

在2018年创业中华——海内外华商八桂行共筑魅力崇左新发展投资推介会上,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巡视员、中国侨商联合会秘书长安晨,自治区侨联主席谭斌,崇左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有明分别致辞。崇左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侨商联合会共同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中国侨商会常委、北京华商会副秘书长、民革党员、北京发景绿色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冰向中泰产业园区捐赠高科技生活垃圾焚烧炉。崇左市市长何良军介绍崇左的投资环境、发展前景,重点推介口岸加工、文化旅游、糖循环、铜循环、林业循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推介会由崇左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雷多荣主持。

崇左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侨商联合会共同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崇左是“中国南大门”,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是广西边境线最长的市,也是中国口岸最多的边境城市和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门户,“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崇左也是中国著名的“糖都”“锰都”“边贸之都”和“红木之都”。

中共崇左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有明致辞

中共崇左市委书记刘有明在推介会上致辞称,今年是崇左建市十五周年,崇左已经从昔日的边陲“末梢”走向开放前沿。崇左沿边、近海、临首府、连东盟,交通十分便捷,全市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二类口岸、14个边民互市贸易点,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9年排名广西第一,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稳居中国首位。

刘有明称,崇左多重优惠政策叠加,享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等优惠政策。崇左市还与越南谅山、高平两省签署了跨境劳务合作协议,从去年至今吸引超过10万人次越南务工人员到崇左务工,为各企业入驻提供充足劳动力资源,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自治区侨联主席谭斌在致辞中指出,崇左市有归侨侨眷10万多人,其中归侨主要安置在崇左市8家国有华侨农林场和2家华侨工厂,分布在大新、宁明、扶绥和江州四个县(区),有经济林地9.2万亩,甘蔗种植地6.6万亩。这个大平台为华商企业家在崇左投资兴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自治区侨联与崇左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这次“华商崇左行”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华商人数是开展“华商八桂行”以来最多的一次,也是历次规模最大的活动。崇左有关部门根据华商的投资意向,精心准备了招商项目,为华商投资创业、参与建设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希望各位华商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了解崇左、关注崇左,在崇左开放开发中寻找拓展自身事业的新机遇、新平台,合作共赢,共创事业的辉煌。

崇左市市长何良军介绍崇左投资环境、发展前景

崇左市市长何良军具体介绍崇左的投资环境、发展前景,并推介部分重点投资合作产业。他说,崇左是中国的“南大门”,资源富集,优势突出,生态优良,宜居宜业,政策叠加,机遇大好,环境优化,氛围浓厚,日益成为面向东盟大市场的投资福地和发展宝地。我们将以今天的推介会为新契机、新起点,加大开放力度,深化合作层次,

加快在新时代上实现加速发展、赶超跨越,希望得到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相互携手合作、共赢发展。

民革党员、崇左市副市长蒋耘晨主持“一带一路”崇左经济发展研讨会。

民革党员、北京发景绿色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冰向中泰产业园区捐赠高科技生活垃圾焚烧炉

民革北京市委会组织部分企业家代表参加会议和相关考察活动

本次活动,将举行2018年创业中华——海内外华商八桂行共筑魅力崇左新发展投资推介会、项目对接洽谈、“一带一路”崇左经济发展研讨会等。海内外华商还将实地考察中泰崇左产业园、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以及崇左口岸经济、文化旅游相关项目。

团结报社作为此次活动媒体支持单位,社长邵丹峰一行带队参加了相关活动。

团结报社为此次活动媒体支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