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股买了可以放心睡大觉?

市值为什么重要?

、有球友问了一个很多球友可能很想知道的问题,为什么市值那么重要。为什么要把市值分那么清楚,市值在A股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

谈市值,其实和整个中国的股市市场进程有莫大的关系,这种关系有着时代变迁的鲜明特色。

周末闲着无聊,我随意拉了一下数据,供大家讨论。

首先从一个大的轮廓去讲,以前大家炒股,在04年之前很少去看整个股本的大小,而是说有多少流通股,当时还没有很清晰的所谓小盘股概念。

自从04之后中小板开始发行,大家对于小盘股有了更清晰的一种理解和认知。

而随着国有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尝试,05年中旬以三一重工首先试点的分置改革开始展露出资本市场高送转下的抢权炒作,而比较讽刺的是,当时市场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股权分置改革并不看好,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拿这个权,更多是理解为原始股东要流通圈钱套现,会导致市场失衡,供给过剩,且在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达到了新世纪以来的最低点。当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恒生指数,包括欧美股市其实从03年开始都呈现出大牛的局面,而中国经济一直以来的高增长并没有在股市中得到反映。

当然,很多原因促成股市的中国股市的牛熊转换,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而股改并没有直接带来牛市,真正确认牛市是06年以万科,招行,中石化为代表的个股率先走出大涨行情引领整个市场做多情绪,而当时的中小板其实并不像现在一样那么受资金追捧。

而随着行情的演绎,06年6月19日股市再度迎来了以中工国际为起点的新一轮新股发行,7.4的发行价,开盘价做到了17.11,开盘涨幅130%,更是在午盘把股价推到了50元的高度,整个市场震撼了。要知道,1年前发行的最后一只股票三花股份,发行价是7.39元,开盘价也仅是9.48元。

但这个阶段,其实依旧还是主板股改个股在不断表现,市场资金逐渐有了抢股改股对价抢权的意识,并在07年行情中演绎到极致。

当时的中小板还没有热,整体指数在06年6月~12其实呈现出来的是平台整理,直到沪深指数10月低再度拉高,中小板才在打新和炒新的热情下于12月再次发酵。

而当时是诸如万科已经从最近的一个低点3快多涨到12块,浦发银行从6块涨到十五六块,上海家化从4块多在股改对价前涨到接近20块,整个就是一个蓝筹的盛宴。

但这些都是在流通筹码有限供给,整个外围市场一片大好,市场资金充沛的前提下走出的波澜壮阔的行情,尽管这个过程中政府一直提示风险,不停加息,每一次加息不仅不被视为利空,反而视为利好。

而随着新股的不断上市,个股股价的提升所涉及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多。整个市场在疯狂中开始在在以中国石油等超大蓝筹高价发行,高价上市,平安08年初巨额融资为标志的历史事件中开始走下神坛,在欧美金融危机的灾难中跌到深渊。

这个过程中股改和大量新股产生的所谓大小非问题在后面愈演愈烈,整个市场在08年之后开始面临外围环境的恶化以及本身市场资金的缺血,于此同时大量的新股带来的解禁压力开始让市场捉襟见肘。

整个市场按照之前天马行空的估值很难再去撬动A股,因为股价高,直接面临着的是大小非和产业资本套现的欲望。

市场需要回归到一种和国际接轨的估值模式。也就是正确评估一个公司的价值,而不是按照之前流通有限,大家争夺稀缺筹码的“坐地起价”式的估价。

由于06~07年的大牛市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当时整个市场的筹码其实是有限的,股改解禁股和新股也没有那么夸张,所以我以08年10月28日沪指跌倒最低点来做一个分水岭来呈现。

统计数据是按照目前在交易个股进行的,可能有偏差。

按照我的统计,在06年6月年新股新一轮开闸之前,整个A股大概有1300多只股票。而06年6月到再一次停发新股的08年12月,总共发行了269只新股,累积18个月,每周至少3只新股的速度在发行,而且大量的“国字号”大蓝筹。但当时大家对投资“中国”兴趣盎然,以银行地产、煤炭有色为主流的主板公司获得了大量资金的青睐。

但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在09年7月,4万刺激亿之后,股市稍微恢复了点元气,以桂林三金为始的新一轮新股再次开闸,一直到12年11月发行了883只股票,而这个过程伴随着肖刚和郭树清的故事在争议中歇歇停停的折腾到今年的2月份,直到今年4月份才定调年内发行100只的节奏,期间已经发行了79只,还有一大堆等着上市。目前可交易的股票大概有2540只左右。与06年之前,已经多了差不多1倍的公司数量。

而这个过程中是伴随着投资理念从原来的大蓝筹过度到新兴产业的一种转变,以投资中国到刺激内需和防守性质的股票的偏好转移,诸如大消费和医药等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

从这些公司中,产生了各类不同的估值模型,有按照各种财务数据来评估的,既各种现金流折算、净利润率,市盈率,净资产等等指标来选股,也有类似我们按照市值波动来确定机会,更有些技术派按照平台K线来确定买卖,莫衷一是,百花齐放。

那今天我们既然是讨论市值的重要性,就重点谈这块。

前面提到了,随着筹码的全流通,我们整个市场的估值接受多方估值理解,如果估值低了,产业资本包括大股东会增持,如果高估了,既接受空方沽空,特别是一些股指品种,也面临大小非的抛售可能。估值更平衡和接受多方比价。

而在整个流通性并不充沛的背景下,场外资金和场内筹码的博弈成为股价涨跌的最直接因素之一。

但不管博弈结果如何,最终还是体现在对个股未来预期的理解上。

如果所有持筹股东都不愿意抛售筹码,典型的就是无量涨停,相反,如果对于估值理解上存在差异,持筹不够坚定,场外资金也不愿意接筹,就会出现跌停。而盘子越大,股东人数越多,预期就越难协调。

小盘股好炒,是因为资金预期能在有限的持仓效果下更容易获得趋同性,博弈会因为参与的人相对更少而容易协调预期。典型的诸如中国石油90万的股东和小盘股1万的股东,参与博弈的估值理解就会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而差异导致估值理解上的偏差,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博弈,直到双方分出伯仲才能决定方向,但参与的人越多,分歧平衡时间越久,意味着资金消耗越大。

而个股未来的预期,最直接就是公司能做到多大规模,对应就是能做到多大市值。这就涉及到多方估值的一致性,大家更容易从公司市值大小上理解差异。

于此回归到估值本身,还是成长性。大众的理解中,巨无霸公司,成长性几乎没有,其业务覆盖了每一个角落,延伸出其它产业的价值还需要再评估。于此,他们只能享受稳定分红下的长期收益,这个就像固定收益产品,那么市场就会将其按照固定收益类模型定价。

那么小市值公司,我们说的二三十亿级别的小公司,如果营收做到1个亿,市场期待他能做到2亿,那么做到1亿的时候,预期还有100%的成长,而且做到2亿并不是天花板的时候,在1亿的利润下就会享受更高的估值,PE40倍、50倍都不是问题,因为增长能迅速拉低PE。于此有人喜欢用ROE增长率来做PE对应的指标,既ROE能做到50%的时候,给50PE。那么预期市值就很好确认了,达到40亿或者50亿。而很多公司都能在各种经营环境下做到过亿的水平,那么估值区间就自然而然达成了一种共识。

现在的银行股,ROE都维持在20%,为什么PE还是个位数,其实这个因素除了目前资金供给因素之外,还有就是市场担心它这个ROE会消失甚至变成负数。这个没有办法立刻证实或者证伪,但对于地产调控和市场利率调控下就会让这预期反复折磨市场。于此,我们对于这样的例子,不能简单用PE或者PEG来衡量。

百亿级别的公司也是如此,诸如恒瑞医药,做到15亿净利润的时候,市值给到500亿,那么如果要在增长一倍做到30亿,难不难,很难,做15亿可能需要四五个重磅来撑,从1亿做到2亿,找一个品种能做,做15亿,找1个肯定做不来,这就是增长难度,不是任何一个商品都能无限销售没有天花板。于此我们说市值从30亿到60亿不难,从60亿到120亿有点难,从120亿到240亿是非常难。从240亿到480亿,基本上市场上100家公司,出1~2家就不错了。

这是市值理解的一种普遍心理,而且市场在信息化的今天,对行业发展规模,国际个股市值规模,各类对比数据有了更加清晰的比价,这和之前信息闭塞背景下的乱炒一气也有着更鲜明的特色。而历史上不管牛熊阶段,个股的涨幅也都直接和市值有着莫大的关系。

看市值的原因,一是因为单纯就个股交易的价格而言是很难从所谓高价和低价来确认公司的价值,而很多普通投资者往往喜欢单纯从交易价格来确定是否进行购买和投资。从而造成估值理解上的偏差,很难确认自己到底是买了宝贝还是接了个烫手的山芋。

二则由于大量公司通过调节利润用来实现财报各种可能不真实的结果,单纯从单个年度的PE或者ROE很难确定公司的真实面貌和所处的阶段。

随着大量公司的上市,不同行业间,不同公司间,国内外市场又都出现了大量可比的对象,那么对于行业间、公司间的估值理解上,看市值成为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而且这种理念,在一级市场定价的时候往往会显得更加实际。譬如投资互联网企业的时候,我们以雪球为例,如果按照风投对于雪球的定价,目前肯定无法从其利润,营收来判断股权价格。所以就会借用相类公司的估值情况,公司目前的IP,日流量,点击率,活跃度等来评判公司所处的阶段以及未来盈利模式的可能,而双方就各自理解上达成交易的共识。

同样的,二级市场的定价,与当前市场环境,外围经济状况,供求关系等等都有着非常大的关联。

我们首先以08年10月28日沪深从大牛市的珠穆朗玛高峰跌倒万丈深渊后A股市值状态进行一个统计,在当时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量的筹码遭到了无情的抛售,而股改后大量解禁筹码的抛压促使了这一个深渊的形成。这是发生在市场极度悲观背景下二级市场的估值形态。

在1575家公司构成,左上角对应的是最大市值中国石油的15520.18亿到最右下角美欣达最小市值的1.99亿形成了巨无霸和小不点公司的两极。更多公司就如图中感觉一样,根本没有被市场所记住,但却成为这泱泱大军中的一员,而就是这些并不起眼的公司,在投资路上有着各种演绎。

根据统计:

10亿市值以下的公司有451家占比28.63%;

10亿到19.99亿之间的公司是469家占比29.78%;

20亿到39.99亿的公司是303家,占比19.24%;

40到79.99亿的公司是176家,占比11.17%,

80亿到159.99亿的公司是80家占比5.08%,

160亿到319.99亿的公司是45家占比2.86%

320亿至639.99亿的公司是21家占比1.33%

640亿到1279.99亿的公司是15占比0.95%

1280亿至2559.99亿的公司有9家占比0.57%

2560亿以上的公司6家占比0.83%;

其中10亿以下的公司:2~4.99亿的有76家,5亿~9.99亿的有375家。

但大市值公司虽然绝对数量占比不到10%,但就市值构成却占到了将近大半。根据统计当时全部A股市值大概是13万亿,但是市值前30家公司的合计市值达到了7.5万亿,既占比2%不到的公司,市值却是总市值的60%,98%的A股公司市值之和还不到总市值的40%。

而相对于当期A股最低市值已经接近15亿的状态而言,当时大量的低市值个股其实遍地是黄金,但恐慌下的抛售只是人性的一种共性,当时没人敢轻言抄底,更没有人去深刻阐明,低市值个股可能存在的机会。

那现在回过头去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依旧用数据来呈现。

08年10月大底后的大面积反弹,其实是有着鲜明的政策背景,既4万亿的大刺激,但尽管如此,大量的低市值个股的表现可以说让人惊讶。

我们截取了08年10月28日市值排名前30,末30以及二十六亿左右40家公司往后至2010年末的反弹情况做一个对比。

在市值前排名前30家公司中,表现最好的是中国平安,其在这个阶段,累积涨幅达到接近200%,但尽管如此,大量的大市值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集体表现为优异,其中上涨公司为23家,下跌公司7家,上涨超过50%的只有8家,占比26.7%,涨幅超过100%的4家,占比13.3%

而同期最低市值30家公司。

涨幅最大的是中恒集团,成为这个阶段的超级大牛股,涨幅达到7719.58%,这个组合中没有下跌个股,涨幅最低为深天地,涨幅为196.67%,也就意味着,这一批低市值个股,100%都几乎是翻倍股。涨幅超过300%的达到19家,占比达到63%。

如果各位觉得这个数据还不够有说服力,我截取了当时二十七亿前后的个股40只,再来呈现一次。

在这个组合中,市值从26~28亿,共40只,这40只个股中,没有下跌股,其中涨幅最大的是中航电子,表现最差的是美尔雅。100%表现为上涨,其中涨幅超过100%达到27家,占比67%,虽然个股中有重组因素,但从市值角度而言,这个区间的市值个股也都表现优异。也就是说30亿到60亿这个区间,10只里面有6只接近7只存在翻倍的涨幅。这个概率已经很高了。

通过公司市值捕捉大牛股的14条规律:

市值区间对判断公司股价表现的有效性来源于公司生命周期理论。

在公司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盈利能力、成长性和成长空间都有显着的差异,这必然在公司估值水平和股价上得到反映。

规律1:随着市值规模的提升,公司股价上涨越来越困难,业绩增幅≠股价增幅

在我们的考察期限内,除了极少数例外,高市值股票的平均估值水平都稳定地低于低市值股票。

这意味着当公司由小股票成长为大股票时,估值将逐渐成为拖累股价上涨的变量。例如,要使1家200亿市值公司的市值再提升1倍,在正常情况下其业绩增幅需要远超1倍。

规律2:100/200/800 亿以上市值标的合理PE(TTM)水平的阈值在40/30/20 倍左右

从近5年的数据看,100/200/800亿以上市值标的PE均值很少超过40/30/20倍,除非有强有力的支撑因素,投资者应优选估值水平在上述临界值以下的投资对象。

规律3:200-400亿市值区间标的估值下滑风险提升

在A股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中,200-400亿市值是一道必须面对的门槛。公司市值达到200亿以前,其大概率能够享受较高的估值水平(高于30倍PE),而当公司市值进入200-400亿区间后,其估值水平存在加速下滑之虞。

以近3年为例,市值处于200-400/400-800/800亿以上的上市公司,平均PE(TTM)分别为29/22/12倍,这与中低市值标的所享受的高估值显然有着云泥之别。

规律4:25亿市值看主题,200亿看业绩,400亿看创新,800亿看国际对标。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市公司有着不同的股价驱动因素。

一般而言,微小市值企业(25亿以下)盈利前景不甚清晰,但能够享受较高的估值;只要公司契合时兴的主题,其市值即有可能达到25亿量级。

中小市值阶段(25-200亿)是企业成长的快车道,此时投资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企业业绩能否兑现方面;从中长期看,上市公司要想有效突破200亿市值,必须向资本市场交出扎实的业绩答卷。规律3显示,当公司市值超过200亿后,投资者开始更多考虑公司发展的天花板问题,在此阶段如果公司没有在成长模式上进行有效的创新,其估值水平将显着降低,市值攀升困难程度增加。

对于超大市值公司(800亿),一般而言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空间已较为有限,面临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的压力,故其估值水平将越来越多地与海外巨头直接对标。

规律5:高经营杠杆企业能享受高估值

我们以折旧、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和表征上市公司的固定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经营杠杆2。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同经营杠杆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经营杠杆高的企业估值水平明显更高。

这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解释:

(1)在外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高杠杆企业能够实现更快的增长,更高的成长性要求相应的估值回报;

(2)固定成本中,研发、营销及设备投入往往转化为公司的护城河,这也能提供估值溢价。

规律6:创业板公司资金实力更强,市场资金面紧张时创业板溢价高

我们的研究显示,创业板公司平均资金实力远超市场整体。2013年创业板公司整体现金占总资产比重为29%,显着高于A股非金融企业总体水平(12%),而创业板公司带息债务占总资产比重(13%)亦大幅低于市场整体(32%)。

当市场资金面紧张时,创业板标的债务压力更小,且拥有充足的现金来整合行业资源,故应当享有更高的溢价。

创业板设立以来的数据表明,创业板综指相对上证综指的涨跌幅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关性近80%。

规律7:小市值公司(50亿以下)重个股,中大市值公司重行业

当公司市值低于50亿时,公司在所属行业中市占率相对较低,此时公司自身的产品质量、商业模式、治理水平是决定股价的关键因素,行业属性对公司的影响尚不显着。

从统计数据上看,该阶段不同板块业绩和估值差异都相对较小。而当市值超过50亿后,公司一般而言就已经跻身行业重要竞争者,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行业属性。

相应的,不同板块间大中盘股的业绩和估值都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例如,近3年市值处于100-200亿间的TMT标的PE均值是地产的2.1倍;而同一时期0-25亿市值TMT标的PE均值仅是地产的1.5倍。

对应到投资上,对待小市值公司可以自下而上研究为主,适当放松对行业属性的要求;但一旦投资对象目标市值超过50亿,投资者需要认真考虑行业层面的风险。

规律8:必需消费、TMT市值“天花板”高

从历史数据看,必需消费、TMT成长期相对较长,在200亿市值前基本不用担心估值大幅下降的风险,而地产等板块市值“天花板”相对较低。

具体来看,各板块按估值大幅下滑时对应的市值阈值可分为三组:

阈值较高的板块:TMT(400 亿)、必需消费(200 亿)、中游设备(200 亿)

阈值较低的板块:上游(50 亿)、中游材料(50 亿)

阈值最低的板块:地产(25 亿)、公用事业(25 亿)

显然,按照统计规律,当公司目标市值接近所属行业阈值时,由于估值下行的概率较高,公司市值提升难度大幅提升,这要求投资者对投资要件进行更为细致的检验。

规律9:与美国市场主要板块市值分布的横向对比显示,我国消费类上市公司的成长空间最为广阔。

美股25亿市值以上公司约2500家,这部分公司与A股可比性较强。其中,必需消费、可选消费及公用事业中大市值公司占比显着超过A股;我们认为消费类行业契合经济转型的前景,市场空间较大,值得重点关注。

规律10:当市值突破25亿元后,上市公司可能迎来一轮业绩爆发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25亿市值以下标的业绩表现参差不齐,成长性在各市值区间中垫底;当市值突破25亿时,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出现了显着改善。

如近3年中,市值在25-50亿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均值为14%,远高于25亿以下市值标的(8%)。

当公司市值进入200-400亿区间后,其业绩增速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减小;上文提到,在此阶段公司估值水平将有较为明显的下降,除非出现重大的商业模式创新,在一般情况下投资者需适当放低预期。

规律11:主板整体业绩不低,可从中发掘价值型标的

与投资者直观感受不同,主板上市公司业绩成长性与中小板/创业板相差无几。

近3年中,主板标的平均业绩增速为13%,而中小/创业板标的分别为12%/13%。考虑到主板标的在估值上较中小板/创业板有一定的优势,投资者可从中寻找安全边际充裕、基本面确定性强的价值型标的。

规律12:50-200亿市值创业板/中小板公司业绩和股价表现极为抢眼

虽然创业板/中小板整体成长性较为平淡,但上述市场中的中盘股却录得极佳的业绩表现。

以2013年为例,市值在100-200亿的中小/创业板标的平均业绩增速为19%/28%,在各市场各市值区间中遥遥领先。

而从估值角度看,50-200亿市值创业板/中小板公司恰恰是相对主板溢价最为明显的标的。

综合上述两方面因素,我们认为中等市值创业板/中小板标的仍然是成长股的沃土,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值接近上述区间的上市公司。

如果考虑市值结构的因素,创业板/中小板相对主板的估值溢价有一定合理性。

第一,创业板/中小板小市值标的(25亿以下)成长性偏弱,拉低了板块整体业绩增速,但相关标的相对同市值主板股票的估值溢价并不明显,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估值低于主板对应标的。

第二,创业板/中小板中50-200亿市值标的估值溢价最为显着,这部分标的有足够的业绩支撑,高估值名至实归。

第三,主板中大市值标的业绩增速较快,推动了主板整体基本面表现,但由于相关标的想象空间较为有限,故估值水平不可能太高。

规律13:大企业业绩表现优于小企业

无论是从A股上市公司总体的层面看,还是从各板块内部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市值规模都与基本面成长性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大公司业绩增速大概率超过小公司。

这意味着在投资领域,强者恒强、赢家通吃的朴素逻辑胜率较大,而投资者对于弯道超车、竞争格局反转等投资假设需进行更多验证。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现象与西方经典生命周期理论并不完全一致。在总量的层面,其原因可能包括:

(1)我国大企业拥有政策和金融资源方面的优势;

(2)我国大部分行业尚处于成长阶段,行业内存在大量兼并重组机会,大企业能够借助外延扩张实现更快的增长;

(3)我国相当部分行业的规模经济还未发挥到极致。

从产业的层面观察:

(1)消费类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为品牌和渠道的竞争,强者恒强的属性较强,行业龙头只要不犯战略错误,领先地位很难被颠覆;

(2)TMT行业存在大量“小而美”的细分市场,收购兼并的机会众多,强者恒强的特性也较为明显;

(3)周期性行业中大企业拥有规模效应和成本、技术优势,但小企业业绩弹性更高,故强者恒强属性稍弱一些。

规律14:必需消费、TMT 成长的持续期较长

我们选定的8个板块中,除地产由于项目结算原因导致业绩滞后于股价,其余板块的基本面表现和估值排序大体一致。

其中,必需消费、TMT 不但业绩平均增速较快,且从市值角度看持续的时间也最长。

从业绩平均增速的角度看,必需消费、地产、TMT 基本面历史表现靓丽,而上游成长性落后于其他7个板块。

以近3年为例,必需消费、地产、TMT业绩增速分别为16%、15%、14%,而上游增速仅为5%。

此外,按照业绩增速明显趋缓时对应的市值阈值,主要板块可分为三组:

阈值较高的板块:必需消费、可选消费、TMT、中游设备在市值分别达到800、800、400、400 亿后,平均业绩增速才有趋缓的征兆;

阈值较低的板块:上游、地产业绩快速增长的阶段大致能持续到50亿市值附近;

公用事业、中游材料增长趋缓的市值阈值居中,在200亿左右。

为什么银行持续的低估值,还遭到机构投资者的抛弃?

无论银粉怎么相信价值,银行还是一路被机构投资者所抛弃,有些人在10PE就鼓噪价值了,按照以往的经验市场中无论什么行业到了10的PE那都算便宜了,可能那时银行的PB也就1.5倍也够便宜的了,大家就嚷着买了吃股息,所以那时有一批人买进去了。

早前还讨论过银行1.8倍、1.9倍PB卖给外资,是贱卖银行,我记得刘明康还叽里咕噜解释好大一段时间说没有贱卖(实际当时是贱卖了,这里不讨论),过了这些年为什么银从当时已经够便宜的10倍PE、1.5PB,跌倒现在的4-5倍PE,零点几倍PB(破净)了呢,并且机构投资者还在抛弃呐,他们就傻成那样么?

我想大家静下心来想一想,主要的原因是否如下:

1、大的经济环境持续在恶化

市场担心银行的盈利会下降,坏账会增加。在05年06年的时候,正是中国重型化工业鼎盛时期,又与世界经济大幅拉升时期重叠共振,所以,银行的资产方盈利好,银行的利润增长好,资产质量好。故出现了07年银行蓝筹的高估值,史上称为“蓝筹泡沫”,但随着中国重工业的过剩、污染超级严重,这些钢铁、有色、水泥、玻璃、化工。。。。。。,逐渐不景气亏损,资产质量开始恶化,于是市场开始担心,银行的资产质量不行了,和银行的坏账增加,尤其是近一段时间,地产行业的一些状况更让市场紧张,银行的资产会不会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坏掉,就是报表上没有显露出来呢??

2、银行负债端储蓄增速在大幅下降

今年一月份大家就惊呼银行的存款去哪了,央行公布的数据2014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2.58万亿元,刷新单月规模历史新高;1.32万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也创下了近4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月存款大幅减少9402亿元。原因有很多,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地方融资平台、信托产品、高息债券。总之,资金已经不愿意让银行再盘剥了,流向其他地方。实际这才是对银行最致命的打击,源头被分流了,随着负债端存款的下降,势必会影响到资产端,贷款增速如果下降的话,那对银行的打击是巨大的。

3、市场化开放加剧银行业的竞争

银行以前躺着都能赚钱的日子就要过去,政府开放银行业的步子越走越坚定,过去国有、国有控股银行垄断,靠吃利差过日子,随着国家对民营、外资的开放,国内银行的数量会多起来,竞争会加剧,市场会重新分割,总体上是狼来了,对原有的银行挑战大于机会。

另外,存款利率市场化,更加加剧银行的竞争,两端全开放了,大家比吧,比服务、比效率、比。。。。。。。。,总体上会使得实体经济获益,银行让利拼服务。

现在的状况

1、银行的资产包里怎么样还没有打开,坏账并没有暴露,过剩产能刚刚开始调整;地产状况才出;银行非标、地方融资平台才出整理政策,后面的情况还要看发展下去会怎样?

2、银行存款逐渐流失还在继续,利率市场化和降低全社会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是最终的办法,但这个过程很漫长,路径和时间表不可知。

所以,长期压制银行估值的因素在哪,机构投资者看到这些自然会抛弃银行,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要看以上因素的演变情况而定!

股价上涨的两大“源动力”

一、动能型股票

这类大致相当于“成长股”,既然叫动能型股票就应该有持续高稳ROE,且预期良好。

不过这类股票的估值一般都不低,我觉得恒瑞医药算一只,它是我的账户里唯一PB>3的股票。医药行业的严格准入人为创造了行业里大量的“局域垄断”,03-04年医药企业都还在关心工艺、产能的时候,恒瑞就开始布局学术营销了,08-09年其它药企也开始注重学术营销的时候,恒瑞的原研都要开花结果了,12-13年许多药企的原研开始有声有色的时候,恒瑞已经拿下大量的海外批文了……

医药是个相比容易固化的领域,领导层的魄力和格局至关重要。恒瑞医药卓越的“销售推动 原研创新 国际化扩张”三轮驱动,应当能保障其未来获得年均19%以上的ROE。30倍PE仍值得择时加配。

二、势能型股票

这类大致相当于巴菲特的“烟蒂”股,公司前景看上去很boiling,价格极其便宜,甚至明显低于“处置价值”。

由于没有严格的退市制度的威慑,这类股票在A股里并不多见。但相比以前多多了:0.35倍PB的首钢、0.43倍PB的鞍钢、0.57倍的宝钢;0.40倍PB的京东方A、0.56倍PB的粤赣高速、0.61倍PB的中铁、0.63倍PB的交建、0.64倍PB的交行……

记得格雷厄姆曾给出一个选股标准:PB小于0.75倍,PB×PE<22.5倍,构建组合。显然上面提到的个股都符合这个标准。本人持有交行,并无加仓的念头,或许哪天可以再开个实验账户,专门照格雷厄姆的标准构建一个低价股组合。

三、混合动力型股票

顾名思义,这类股票的特点是盈利能力不低、估值水平不高,或者说ROE不低、PB不高。

这类股票是我最愿意投资的一类,也最接近我的“先胜而后战”的诉求。第一重仓股中国平安、最近持续加仓的吉林敖东、去年买入时的复星医药、有意加仓的兴业银行都属于此类。比如平安,上市以来年均ROE接近15%,而且这两年有加速迹象,盈利不低;1.6倍的PB,1倍不到的PEV,10倍不到的PE,估值不高。比如我买复星医药时,其年均ROE>14%,PB<2倍。

我觉得中国平安是个典型:如果熊市继续,>15%的ROE让每股净资产和股息率都在迅速增长;如果牛市来临,10倍不到的PE可以转换成上涨动力。择机加仓兴业银行、吉林敖东、中国平安。继续寻找类似的“进可攻、退可守”的标的。对于混合动力型股票,如果股价不涨,公司自身较高的ROE带来的持续净利润会不断累积成净资产,从而导致PB不断下行——就像动能转换成势能一样,高ROE转换成了低PB。

只要高ROE延续,低PB迟早会转换成股价的大幅上涨。

什么股买了可以放心睡大觉?

股市不是一个勤者多得的市场,或许这样说不对,而是应该说,如果你没有稳健的,实践可行的盈利模式,就算每天8个小时守在电脑面前,也不会增加你多少的财富,反而,会令你心疲力竭。

我曾对很多年轻人说,不要随意谈职业炒股,这个行业,如果你不是有稳定的现金流支持或者有财团后面做你的支援,单纯的要从炒股这个方向谋取巨额财富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或许你有暴富的机会,但如果仅从交易的长期结果而言,激进的风格也往往伴随着大起大落。

今天你看到混迹市场而存活的所谓大人物,大体都有着不可复制的历史机遇或者渊源。而从这些机遇和渊源发生的概率而言,那只是极少的一个存在。冒着巨大失败的风险去找这种机遇,可能有成,但假如一旦失败,也往往会毁人一生。

我经常去反思自己目前的所得,并不是真的很会把控每天K线的进出,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了市场逻辑,情绪,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律,明白所有盈利都需要时间的等待,任何的成功都不可能有捷径可循。我并不太喜欢炫耀那种一买就翻倍暴涨的机会,因为那不可能是常态,遇到了,也仅仅只是运气的问题。

但一旦我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方式,结果往往会在长期的投资中获得回报。

我早期的博客中谈到,中国目前有两个大的机会,一个是新兴行业从有无的机会,这包括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方式,新的管理模式等等,一个是行业从小到大的机会,这些机会,伴随着诸如人口规模,需求变化而客观存在。这也是我们会关注TMT和医药的关键所在。

而医药,我们说了,中国进入老龄化这种历史机遇,是前所未有的。而纵观全球医药行业中上市公司的走势,无不表现出长牛的趋势。所以,结合这个趋势,去理解这个方向上的需求,结合公司的市值规模,产品构成,研发储备等等,你都可以找到很多很好的标的,现在你再翻翻A股里大部分医药股,是不是依旧还是表现出这个趋势?3年前人们都认为医药股超过了08年的高点有泡沫,14年的今天,很多医药股,依旧还在创新高,这就是规律和趋势的力量。

所以,很多医药股,市值不大,前景又都明确的,花上时间守,你一样可以稳健的获得财富的增值。很多人说,涨太慢,也经常有网友在和我交流的时候,谈到预期要到半年一年后才能实现,等不了。我经常回复,慢就是快,为什么?因为这种增长方式,体现的是年复一年的复利,上去了就很难下来,但是如果你是反复在题材股里进出,可能一个阶段有收获了,但是如果不及时在高点收手,一样会在后面的回撤里损兵折将。而且,玩题材,玩波段,大部分人完全无法判断什么时候会潮起或者潮落,买了每天提醒吊胆,养成了四处打探消息,到处发帖问人的坏习惯,久而久之,精神衰落,易怒,这样的投资者我在之前的单位做管理的时候没少接触。

所以,第一个可以买了就睡大觉的,在未来10年里,依然还是很多中小市值的医药股,包括今天,就算大市值的恒瑞医药,也只有500多亿的市值,和国外巨头动辄万亿的大型医药公司相比,还差个20倍。虽然,你也都在怀疑中国的医药公司到底能不能长大,但毋庸置疑的,中国以后一定也会有跨国的公司存在,特别是随着生物医药时代的来临,我们很多科研和技术也都慢慢和国际水平靠拢。相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一辈子,做出两个10倍股就已经很美了。因为如果你有10万的资金,第一个十倍做到100万,第二个十倍就是1000万,足够你财富自由了。

怎么才能做到10倍,所以就找那种从20亿市值可以做到200亿,100亿市值成长到1000亿的,有没有?显然,很多医药股都具备这样的历史机遇。

而如果你要分解目标,每年滚动操作,确定每年有翻倍潜力的医药股,确定是可预期的,可达的去分配仓位,像我们也经常会确定翻倍目标,达到目标位后撤出本金,再用盈利仓位继续等待,直到预期完全实现。5~10年,依然可以赚得钵满盆满。

所以每年大部分时间,我都只用来跟踪个股公司的业务进度和行业发展情况,对预期进行合理的修正,这便足够了,至于K线波动,大盘走势,甚至所谓钱荒这些暂时性事件,在这十几年内估计都很难撼动好医药股做强做大的历史趋势,因为需求客观存在,公司只要正常发展,都能享受这种人口和趋势的红利,而遇上进取点的公司和老板,你就偷笑吧。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大家眼光长远点,人云亦云的摇摆就会少一点,太在意短期的得失,反而失去历史性的大机遇。因为很多个股,一旦真的你离开后哪一天忽然暴涨个两三天,你就很难再去下决心买回来了,我为什么推断你不敢买回来?因为你是因小利离开,而一旦偏离了你原来的进出价,不说10%,就算是3%,你都会斗争很久。错失机会也都在情理之中了。

再就是TMT,其实这个行业,放到上市公司里而言,说不上可以睡好觉的投资,因为每天科技进步的节奏实在太快,很多公司技术没出来,就被革新了。所以,只有短暂的三五年机会,一旦落后,基本就会一落千丈。这也很好的解释了诸如欧菲光的崛起,莱宝高科的陨落。这个过程中,一般只跟随炒作的风向就好,难以预判长期的价值,非专业人士,还是少碰的吧,虽然,也有很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机会。就算是腾讯和阿里,我想马化腾和马云每天估计都睡不好,因为第二天起来,可能就发现对手又搞了一堆名堂。

当然,对于产业而言,平台型的,已经确立了壁垒的话,都是可以拿个三五年的,二三十亿市值做到五六十亿甚至百亿市值,在目前这个阶段,也会有很多机会。就看你把握的能力了。

最好的标的,不管外围概念怎么变换,依旧还是医药医疗。这里面很多股,买了就可以放心睡觉,安心生活。慢就是快,你管它外面炒的是阿里概念也好亦或是腾讯题材也罢。真的等到属于你的花开,你才会理解,这投资的美好。你所要做的,就是寻找低洼的估值标的,花上足够的时间,坐看云起,便已足够。

防范和利用“估值杀”

股市投资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追逐成长的游戏,在中国A股市场自己也认为很好的投资方式之一便是成长股投资。然而,成长股投资最大的风险在于企业突然不成长了,哪怕一时的增长放缓,市场也常常不客气地大幅度地“估值杀”。投资者如果不是先期介入成本很低,如果不是及时引身而退,多年的投资结果可能毁于一旦,最终落得个“空欢喜”的下场(本人就有这样失败的案例,呵呵)。我们观察近几年的股市,这样的案例可以说很多,如当年的苏宁电器、当下的张裕,还有跌得一片稀里哗啦的白酒股,等等。

一个好端端的企业突然不成长了,或者增长放缓了、亏损了,主客观的影响因素很多,分析这些案例,大抵有以下情况:

一是行业周期的变化。万物皆有周期,只是程度不同。行业向好之时,大家乐得赚钱,一片欢歌燕舞,然而行业景气度下降(往往是行业向好造成产能过剩,形成惨烈竞争),即使是筋骨强壮的龙头企业也常常会受到很大负面影响。至今市场经济似乎还没有找到克服这种经济发展周期、行业发展周期变化的灵丹妙药。这一点,在一些强周期的成长股身上表现得格外突出,案例也是比比皆是。

二是政策走向的变化。在中国A股市场,政策的影响作用一向是相当大的,更是投资者不可不察的。过去有句话叫“炒股要听党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如现在的白酒股,在治理“三公”经费和“刹四风”的影响下,黄金十年的白酒业增长戛然而止,便是典型的例证。政策的影响力在医药股身上也往往有很强的表现,如药品的降低政策、基药的招标政策、行业的反腐等。有时,即使是地方政府出台一些政策也常常会对企业产生很“要命”的影响,典型的如华兰生物,地方政府一个关闭血浆站政策的出台,就让这个曾经的大成长股跌落神坛几年,至今它似乎才有些许复苏的迹象(有增加本省血浆站建设的因素)。

三是行业特性所决定了的。连锁行业往往在初期、中期不断复制成功的模式成长很快,但是毕竟这种复制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在区域达到一定规模或者饱和之后这种成长往往就会不再,从而使这些企业增长放缓,或者成长步伐停滞。苏宁电器这一曾经名噪多年的大成长股的陨落应该就有这方面的因素(当然,它现在正在进行转型,市场对这种转型抱有一定的良好预期,现在的股价也出现一定的复苏上涨)。

四是企业本身生命周期的变化。任何优秀企业均有生命周期,当它渡过价值扩张阶段之后往往进入平台期,甚至衰退期,此时比人间更为“势利”的市场也往往会给这样的企业一个较低估值(市盈率而言)的待遇。

如何防范这些“估值杀”呢?

显然,需要投资者及时追踪,作出定性与定量的预判,一旦断定这些企业较高速度增长不再,保全胜利成果之上策便是“立斩决”,功成引退。当然,如果投资者先期的介入成本很低,从价值股衡量仍然有投资价值,进而转变投资策略,也是一种次佳的选择。这一切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夺。

当然,理论上说说容易,做“事后的诸葛”也来得轻松,但真正实践起来难度又不小。

比如,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上行和下行的拐点往往并不好预判,政策的突然转向又常常让投资者所料不及(如白酒行业结束黄金十年就让不少的业内人士缺乏足够的准备),企业渡过快速的价值扩张阶段进入平台期、衰退期,或许投资者还没有清楚地察觉到,股价早已“聪明”地向下做出了激烈的反应(此时一些投资者再抽身怕为时已晚)。

其中最“艺术”的是需要我们判断它们究竟是一时或者一个阶段内增长放缓呢,还是由此进入经营永远衰落下行的拐点。如,当下的优质白酒股,经过一定时期的调整,它们将来还能不能重振雄风呢?

此外,更为令人迷惑双眼的是一些企业的增长分明是上个季度还走势好好的,突然这个季度就增长放缓或者下滑。如当下的一些优质医药股,如云南白药、片仔癀、同仁堂等均因为第三季度不同程度的增速放缓而正进行“估值杀”。它们的将来又将是如何演变呢?

更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们经过分析判断,有些带来这种“估值杀”的企业,它们如果只是一时的增长放缓(再优秀的企业也不可能呈均速增长运动),尔后又重新振作,或许这又是一次历史性的介入良机,或者对于先前介入的投资者而言也完全可以与企业“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在这方面,即使是市场已经断定渡过生命旺盛期的企业或者也会因为新产品的发明、新工艺的改进,或者是因为制度性改革、管理层更换振作等原因,而又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事实上,我们观察一些优秀企业也常常是在这种波浪中不断前进的(哪有发展永远一帆风顺的企业呢)。

看来,投资的未来永远没有一个明晰的答案(成长股投资永远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如何防范利用和识别这种“估值杀”又是一个让我们投资者想破脑袋的话题。

股息的重要性

格雷厄姆只相信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而不相信未来的“故事”;只喜欢定量,不喜欢定性。对于未来的态度,是个彻头彻尾的“不确定论”者。他只是根据一般的规律和常识来选股:

1、好企业将继续好下去

2、无论是多么优秀的管理层、多么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多么强大的品牌、多么广阔的成长空间,最终必定会在财务报表中显示出来。

3、大企业比小企业抗折腾

当然格雷厄姆并不认为这样就能保证投资的万无一失,因为黑天鹅随时可能出现。所以他又上了三把锁:第一把锁是足够低的估值,就是安全边际;第二把锁是足够数量的分散组合;第三把锁是合理的股票/债券比例。

回顾一下这几年的操作,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当初看好现金分红而买入的股票,买价都很低,成绩都不赖,而且一般都能拿到现在。而看好成长性买入的股票,买价都很高,成绩却很糟。当然,不能依此得出现金分红好的股票必然优于高成长性股票的结论,但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为任何一只股票支付过高的价格,都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即在煎熬中等待着它漫长的价值回归。

为了说明股息的重要性,西格尔教授在他的《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将新泽西标准石油和IBM长达50年的投资收益做了对比:如果我们在1950年,分别购买老牌的能源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和新兴的高科技公司IBM两只股票,并将股息再投资。然后,上把锁,50年后再打开,看看发生了什么?

虽然在包含增长率的所有指标中,IBM都超过了新泽西石油公司,但是50年之后,通过股息再投资,缓慢成长的新泽西战胜了高速成长的IBM。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人们为高增长的IBM支付了过高的价格,导致股息率低。而新泽西州石油公司股价低,但股息率高,其股东将收到的股利再投资,50年后,股票数量可以积累到原来数量的15倍,而IBM只能达到3倍。所以说,新泽西州石油公司胜在低股价和高股息率上。

而格雷厄姆则是给予了股息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在《聪明的投资者》写到:“我们认为:20年及以上的股息连续支付记录,是反映公司股票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利因素。事实上,防御型投资者可以只购买符合这一标准的股票。” (请特别注意最后一句话)

将买股票视为购买生息资产,股息率视为购买价格参考指标,股息收入能覆盖生活费用支出视为财务自由,那么投资目的就清晰可见了。无论股价如何波动,坚定持有生息资产,每年获得源源不断现金流入,还会存在牛熊转换的贪婪和恐惧?看着股息随公司业绩上升而不断提高,没有比这更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呢!

分红可以证明业绩的真实性;分红使投资者不依赖市场看法就能体面退出;分红提供了看跌期权,一个永不分红,高速扩张的企业,终点在哪里,终点就在扩张失败的时刻,多年积累的留存利润形成了大量资产,由于回报率下降(投资失败),这些资产一次性贬值了,这是最悲催的事。当然,如果想不明白为什么要除权,不理解这是个市场套利自然形成的事实,反而要求证监会制定什么条文限制除权,这是老大妈级别的,还是存银行省心。

怎样选出牛股:在牛股里选出会继续牛的

有两种公司股价会很牛:一是高成长股,二是困境反转股(比如去年的比亚迪),当然两者的结合就更牛。

困境反转,一般人搞不定,所以集中注意力到第一种,也就是高成长股。

高成长股一般有以下特征:

1、行业处在景气周期。行业需求高增长,那么行业里的公司生意就好做,里面的好公司增速又会比行业快,比如房地产黄金十年里的万科、保利;这两年医疗器械里的和佳股份;现在手游里的掌趣科技和北纬通信;去年的长城汽车(这几年SUV一直高增长)。

2、行业体量相对于公司营收和市值显得很大。这个应该好理解。

3、行业集中度不高。集中度不高,竞争就不会很残酷,有利于优势公司。且优势公司可以借机并购,如广告业里的省广股份。

4、公司老大素质超群。这个也好理解,公司规模不大的时候,老大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5、公司资产负债表十分健康,现金充足。老大有眼光,行业在发展,钱又多,就可以扩大产能,也可以并购,所以我们看到那些上市募集资金的次新股里出了很多牛股。

6、上市半年至一年半的次新股。A股有炒新恶习,把新股估值炒上天,所以,需要一定时间让股价回落。另外一个,公司刚上市,扩大产能,招人,各种费用剧增,但产品产出到现金回流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刚上市一年半载业绩很难好(不排除例外如长城汽车),加上估值奇高,所以这一年半载一般股价都会回落,这时是介入良机。

那么怎么找到这些公司呢?

1、从业绩超预期,股价创新高和股价不断上涨的公司里选,这是主要的。不要怕股价涨了买吃亏,牛股往往一涨好几年,好多倍。

2、生活中观察到某产品特别牛,如果它属于某上市公司,就可以看看。观察到某个行业在爆发增长(比如这两年的电影,大屏智能机),也可以找找有无相关上市公司。

3、朋友和其他人推荐。反正养成习惯,看到牛股就把年报找来看看,总有一天会找到一个跟自己情投意合的。

寻找股价被低估的理由

当我们因为看好一家公司的股票而买进的时候,其实都是基于一个预期,那就是这家公司的股价被市场低估,到时候股价就会上涨,所以我们现在买进可以获取二级市场的差价收益。

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买进股票之前都是这样考虑的。这种思考的方式并没有错,比如对于一些成长股,我们通过研判相信它的业绩会得到快速的增长,因此现在的股价就是偏低的。

不过我们几乎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现在的股价为什么这样低?

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股价是有买卖双方决定的,就是说股价的存在就表明买卖双方对于这一价格的认可。当我们以为股价被低估的时候,卖方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的智商并不在我们之下,我们所知道的事情他们同样也应该知道,卖方愿意在目前的价位卖出也同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至少他们并不以为目前的股价被低估。

我们对于股价的判断同市场上的判断出现了差异,这是面对的现实问题。如果现在的市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的判断就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找出答案。

通过换位思考从而找出目前股价被低估的理由,这是主要的解决方法,如找不到这样的理由,很有可能就是自己错了。

以下一些常见的情况通常都可以作为股价被低估的理由:

情况①:新产量释放存在不确定性

很多时候公司业绩的提升是通过释放新的产能来实现的,如到时新产能不能释放,那么现在的股价就不会考虑这个因素。

情况②:新产能的效益不确定

新产能提升业绩的关键在于效益,如果涉及新产能的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变化导致新产能的效益远低于预期,那么对股价也不会有正面的影响。

情况③:新产能释放的时间

时间点是一个关键因素,比如新产能释放的时间点在8个月之后,那么现在股价被低估是合理的,因为市场上的普通投资者主观上并不愿意持有那么长时间的股票。

情况④:利空因素的干扰

情况⑤:某些大单由于一些其他因素要退出导致股价被低估

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比如一些大型基金要进行仓位的调整或者一些短线的主力资金撤离等等,都会因短时间的供求关系失衡而导致这种结果。

情况⑥:某种题材炒作的退潮

情况⑦:刻意的人为打压

某些情况下主力资金在介入建仓时会有刻意打压的过程,这段时候股价很容易被低估。

情况⑧:某些特定因素的干扰

比如大小非即将上市,公司希望降低定向增发的价格从而推出一些利空的消息等等。

以上列举的只是部分较常见情况,很多时候股价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扰。

如果能够找出这些因素,那么所谓股价被低估的理由就已经被找到,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判,以确认股价是否真的被低估。

比如对于情况③,我们需要反复核实新产能释放的时间点,如果确实还有8个月,那么我们需要研判的是现在买进是否早了一些,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等等;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这段时间的等待,那么买进还是正确的。

找到股价被低估的理由是必需的,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找到成长股。

价值低估的几种成因

跟踪股票,等待打折的价格出现时候买进,巴菲特很有耐心是一方面,主要原因是它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它可以在任何非理性暴跌时候出场,而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就必须要比老巴还要更谨慎出手,更要严格自己的买卖纪律,从某一方面说,我们做好股票对人性要求要比巴菲特更严格地多!!

价值低估的成因我们必须清楚,将这些成因牢牢刻印在脑子里,一旦这种情况出现,使我们作为价值投资人最为兴奋时刻到了。

第一:由于未来高速成长而目前严重低估

前两年我们买进苏宁电器就是这个原因,当时看似该股市盈率不低,但总体PEG很低,还是有潜力可挖,原因是门店的扩张显示,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因此我们买进。类似情况有当时的小商品城和目前的一些高成长小盘股,如我们一直持有的信立泰,上市以后股价不低,但我们认为有一定成长性,并在上市第一天开始买进。

第二:由于市场环境极端恶劣造成严重低估

这种情况几年遇到一次,使系统性的风险所致,几乎到处都是被严重低估的票,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挑选,最好是不但被严重市场打压过的未来的高速成长股,这样可以有双重弹性时的股价由很好的涨幅,收益可观!

第三:企业突然受到的软伤害

什么叫软伤害,就是时间上伤害很短,且过去后能完全抚平,没有什么过重的后遗症,并且伤害本身可能给企业一些完善自我的机会。比如:09年介入的漳泽电力,08年介入的伊利股份等等,我们可以静静观看企业受伤害时候的种种表现,如果确认不能伤害企业本身发展规律,没有受到很严重的内伤,就可以在股价被不断抛售打压很低情况下,分批买进。

第四:暂时缺乏资金关注的低估

比如07年我们买进的新股潞安环能,当时煤炭股不太引人注意,在牛市氛围下形成了一个可观的价值洼地,我们大举进入,收益可观!目前的贵州茅台,银行股,大盘股都是由此类低估的嫌疑,大家可以积极关注。

第五:转型整合隐蔽性低估

这个好理解,关键是未来转型后增长的确定性把握问题,例如我们从09年11月开始大举布局的华北制药,就是此例!

以上所有低估形式很多不适完全单一存在的,都是交汇融合发生的,把握得关键是确定性和价格未来的弹性这两点,在稳健基础上大家不必每天紧紧盯住盘面,磨练自己的对企业和盘面的灵敏嗅觉很重要!高手们通常打开看上几分钟,就明白整体形势了,看看企业年报几分钟就能有个大概策略了!

股票卖出的三原则

我们经常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因为我们的全部收益来自于公司的分红及其盈余再投资产生的价值增长两部分,这个才是投资的王道和正道。常识也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全部投资者的回报就是市场的整体收益,其中任何一个人通过做差价多赚到一点回报,就会有人少拿到完全相同的收益,而在扣除交易成本之后,股票市场实际上是一场负和游戏。

那么,我们买进股票之后是不是就要长期持有不要卖出呢?我们说要在投资之前多思考,先行业后公司,先定性再定量;买进之后要持续跟踪验证,同时克服人性的弱点尽量少操作。但投资大师也告诉我们,在三种情况下也是要考虑卖出的:一是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改变;二是发现更好的投资标的;三是股价过度高估。前提是你要“充分确定”,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

一、公司的基本面发生根本改变

公司的基本面取决于业务及其经营效果,其中公司的业务也就是产品或者服务是我们进行定性分析的重点,包括经济属性和赚钱模式,同时业务质量与公司治理、运营效率也相辅相成。好的业务一般来说要么能提价,要么能增量,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即所谓的“吃价”和“吃量”的关系。这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原材料和人工薪酬等成本总是处于日趋上升的态势,无法提价或增量的公司就难以做到通过转嫁成本保持稳定增长。

企业拥有“量价齐升”的业务固然是好业务,如果经营效果也不错,既“开源”又“节流”,特别是那种傻子都能经营得可以的企业,无疑应该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投资品种。中国A股市场中茅台、片仔癀等为市场提供的产品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特点,如受到消费者认可和喜爱,涨价后消费者依然愿意重复消费,消费量也可能屡创新高等。

片仔癀的利基业务(药锭)属于“傻子”都能经营得可以的业务。稀缺的天然麝香、绝密的配方及生产工艺不仅使其成为独家产品,也让公司自2003年上市以来经过9次提价后,产品依然供不应求,这些现象也部分说明片仔癀的业务是一个好业务。但是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90年代初期,片仔癀也因经济危机等原因陷入经营困境,甚至一度濒临“破产”,2000年之后其效用和价值才逐渐为人所知。这说明人的认识是有盲点和局限性的,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做投资决策时应该避免简单地拍脑袋。硬币都有两面性,从“危”和“机”两个角度去客观理性的研究和分析较为可取。

茅台、张裕之前也是给投资者带来丰厚收益的公认的好公司,目前深受多种利空因素困扰,股价也是愈挫愈勇,它们的基本面是不是受到破坏从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满足应该卖出的条件呢,这需要我们从分析企业的发展基因去作判断决策。我个人认为茅台的发展基因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茅台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公司治理问题,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力的差距,如果因为爆发的这些问题得以让公司的治理改善,那假以时日反而是利好。再审视张裕,经济放缓和进口酒的冲击是实实在在的,但葡萄酒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张裕的品牌和营销渠道没有大的改变,管理层和股权结构也是合理有效的,最大的不足还是酒品质的改善,而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葡萄原料包括树龄,以时间换空间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二、发现更好的投资标的

我的投资理念相对保守,我把追求确定性放在首位,并不太在意高收益。高收益意味着要相应承担高风险,我认为,不亏损应该是投资的前提,因为复利效应体现在长期的稳定持续增长,我们的投资是一个组合,某个股票某个阶段的高收益并不具有太多参考价值。

选择投资标的需要考虑行业发展空间和生命周期,行业空间越大,生命周期越长就越有投资价值。古今中外的股市历史告诉我们,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食品饮料与医疗保健是具有稳定性、确定性的行业,这两个领域容易产生百年老店,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的复利收益,因为只要有人类就免不了吃喝、避免不了生病治疗。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食品饮料和医疗保健这两个行业中,我国除了肉奶这两个具有食用偏好和运输半径优势的行业外,最富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就是白酒和中药。

生物化学医药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研发投入,我们受限于经济和技术实力,要想产生辉瑞第二难度是相当大的,至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还看不到,可以说在这个细分领域我们并不具有优势,更何况在生物化学医药领域往往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投资的确定性相当低,因此我选择回避,宁愿错过不愿做错。而中药具有天然动植物的特性,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健康,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治末病和保健的意识也将日趋加强。我们也可以看到中药在国际上是以打着保健和膳食的字号通行的,也因为中药具有这个特性,得以延伸进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发展前景是相对确定的。

行业的龙头,特别是形成寡头、垄断的由于具有政策、资金和规模、成本等优势,综合实力较强,一般能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和收益率,那么我们把食品饮料和医疗保健这两个行业的龙头股打包形成一个投资组合,无疑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由于行业企业都具有生命周期,我们在尽量选择长寿企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需要面对新陈代谢。寻找替代产品也同样需要按照业务质量与运营效率的框架进行选择,综合评估业务与运营效果是否更加确定,是否较原有标的更具有吸引力。否则,仅仅具备高收益预期,但确定性却不足的标的,并不具有替代意义。在定性确定的情况下,好企业也不一定是好投资,由于资金具有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属性,我们也要对价格有一个合理的评估,也就是说好企业好价格缺一不可。

三、股价过度高估

我们说好企业好价格才是一个好的投资,其中价格就是指估值。虽然原则上说好企业永远不需要卖出,但由于均值回归是必然的事情,因此如果股价过度高估,已经透支未来多年的成长性,则理论上还是需要作出卖出决策的。

过度高估需要研究两个问题,即究竟什么是估值与过度高估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估值指的是估值方法,过度高估指的是估值参考标准。估值是对企业的价值进行称重,称重自然需要有称重机,公认的最科学的估值方法是未来现金流贴现,但由于这个方法涉及的变量太多如未来是多少年,贴现率是多少等等难以精确,因此实际运用中难度极大。

我个人认为,在周期行业中,估值可以简单使用PE、PEG,结合企业的基本面进行综合分析。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估值,模糊的正确就行了,毕竟估值仅仅是量化业务质量与运营效率的指标,因此不能过于机械。其实,我们经常说投资要依据常识,估值也无例外,一个人胖不胖应该大体上能够一眼就判别出来。你说正常境况下,洋河股份的市值超过五粮液会不会高估呢?答案应该是较为简单的。

PE怎么运用,较为市场接受的是历史平均法,超过平均值应该就是进入高估范围了,如果超过太多则应该是过度高估了。比如片仔癀上市以来的PE波动情况:

那么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在目前企业基本面较为确定的情况下,PE在24-50倍之间应该是正常的波动范围,如果超过这个区间,则应该是进入低估或高估的范畴。但超过50倍是否就要考虑卖出,还是需要结合企业的前景及增长情况作出操作决策。就我本人对片仔癀肤浅的了解而言,即使PE超过50倍,我还是不愿意卖出。

选股什么最重要?

1、投资者对一个企业估值正确,竞争优势判断错误,通过估值恢复的获利有限

一则价值回归获利空间受限,二则投资者对企业的估值是静态的,如果企业处于竞争劣势其价值很容易发生改变。时间是坏企业的敌人,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市场份额容易被竞争对手蚕食,缺乏定价权,盈利能力很容易因行业竞争加剧或竞争对手发起攻击而大幅下滑。因此估值正确(这个正确是静态的),竞争优势判断错误,获利有限并可能出现大的亏损。

2、另一种情况是对企业竞争优势分析正确,企业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估值出现失误

对稳定企业的估值失误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50倍以上PE属于高估是常识,优质企业20-30倍PE属于合理价格,即使估值错误最坏情况出现,优质企业完全可通过两三年的增长弥补估值的失误,最大的损失也就是时间成本,长期仍能获得稳定的回报。

当最坏情况出现时,后者的结果远优于前者,选择股时应该把重点倾向于竞争优势而非估值和增长率。当然以上仅仅是为了分辨孰优孰劣而做的极端假设,不能以此一概而论。实战中既难以百分百保证评估企业竞争优势的正确性,也不能精确估值,大部分企业不会一无是处,股价大多数时候也不会处于极端位置。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绝对化,要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但一定要认识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和重要性。

估值和净利润增长率是投资者选股时最关注的指标,但竞争优势才是决定长期收益率最重要的因素。前者是表象后者是本,前者易被量化,却相对静态和短期,只对投资产生阶段性影响。后者比较模糊,但相对动态和长期,决定长期投资回报率。后者往往对前者产生重大影响,竞争优势越强大,溢价会越高,若行业具有较大的空间,长期而言强大的竞争优势也一定会反应到长期的净利润增长率。

抛开竞争优势谈净利润增长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生存都成问题,增长更是难以预测。即使依靠创新、行业高景气等阶段性的因素获得短期的高增长,很快就会打回原型,没有壁垒的创新竞争对手可以完全复制,行业景气度必定会高低循环。

估值与竞争优势那个重要,用极端法很容易见高低。

我对当前A股熊市的最新解读

一、熊市为何出现——当前股市下跌来源于两股推动力量:企业盈利快速下滑和估值的横向国际化

我觉得,要知道熊市什么时候结束,就得先知道熊市为什么出现,先知道其基本的推动力量来自哪里,然后才可能从把握这个推动力量的消失中,判断熊市是否结束。就熊市为何出现的问题,我认为,现在熊市的推动力量主要有两股。

第一股,大家认为来自经济方面的力量较多。其实我们现在最关心的不是经济增速下降到7%或6%,最关键的是企业盈利。如果从本次经济周期的情况看,全球经济均是减速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幸免。从国外的情况看,比如美国经济从前几年的百分之四点几减速到现在的1.5%,但这对企业的盈利丝毫没有损害。

你会发现今年美国企业的ROE比06、07年还要高,所以经济减速对美国股市没有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如果从中国的情况看,就严重很多,因为中国整体的企业盈利水平与06、07年相比跌了一半,从那时的17%、18%跌至现在的8%、9%,大概到年底就是这么一个水平。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这与其他国家有非常大的差异:中国企业盈利下降的速度太快了;而其他国家在经济减速时并无中国这样的情况,它们只是中间非常短期的盈利下降,现在整个盈利又回到了06、07年大约百分之四点几的水平,这是我们所认为的第一股力量。

第二股力量,我觉得比第一股来得要复杂,就是我们现在市场的估值水平的横向国际化。以往我们都喜欢看纵向的估值水平,所有研究员都喜欢比较历史的估值水平:有人会拿它与6124点时的估值水平相比,有人会拿它和998点时的估值水平相比。从纵向的角度,有时你会觉得市场纵向的估值水平应该是到头了。问题是纵向的东西是否一直在起作用呢?我觉得在这一轮股市中,纵向的东西是不起作用的。

根本上来说,如果你认为一个东西是可重复的,那么过去这个东西产生的条件,现在这个条件依然存在,那这个东西是可重复的。但由于现在这个条件是不可重复的,所以中国股市现在的估值水平不能跟纵向的、过去的历史估值水平做比较,而是要与横向的、国际的估值水平比较。你突然发现,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正在横向国际化,而且这个东西看起来是不可逆转的,虽然说,现在这个行业的人特别不希望股市估值的横向国际化,但看起来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即便证监会,在今年年初搞市场化改革时,他们没有意识到市场化改革一启动,就把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推向横向化的过程。五月份之后,股市不断地下跌,证监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知道他们的市场化改革导致了股市的下跌,所以五月份以后就不大提市场化改革了,希望能够让指数稳定下来。但市场化改革一旦启动后,要让它停下来很难。所以我们这个市场不是纵向估值的问题,而是横向估值正在国际化的过程。这就是整个熊市最大的两股推动力量。

二、熊市何时结束——上述两股力量的消失:企业盈利的恢复与横向国际化估值的完成

如果要看这两股力量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在我看来,第一股力量的结束要相对比较简单和比较快速,企业盈利的问题相对较好处理及解决;但是后面一个问题(即企业估值的横向国际化)非常难以处理。

为什么说企业盈利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好处理呢?从国外的企业盈利看来,为什么经济减速时企业盈利不会出现很大的下降或者下降之后可以很快地反弹?非常简单的原因是需求调整之后供给会跟着调整。

从美国的情况看,当经济不行时,需求一旦变弱,第一,是失业率上升,失业率上升后工人的工资水平就会下降,欧洲的情况也一样,只要失业率一上升,工人的工资水平就会下降,这是第一个;第二,是整个企业的杠杠迅速下降,它连续三年的投资增速都非常低,这时会阻止供给,没有新增的供给会进来。

所以,它的产能利用率只是在短期里出现非常大的下降。但是,当它连续三年的投资水平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如美国现在的投资增速非常低,这样新增的供给会很小,所以产能利用率的下降过程只是很短期的,它不会一直在下降,这是第二点。第三,是因为不投资了,整个财务成本大幅度地下降,然后贷款的需求非常弱,所以贷款的利率水平从07、08年至今,下降将近70%,财务的开支大幅度地下降。

另外,还有存货的调整,因为经济不景气,所以会保持非常低的存货水平,不像07、08年需求突然下降引致严重的存货聚集,所以供给端的调整非常快。这就是一个非常健康和正常的经济体的一个自然反应。所以,虽然很多人看起来国外这个危机好像特别严重,其实没那么严重,它就是一个正常的商业周期,与过去历史上所看到的周期完全是一样的。

它并不比07、08年亚洲金融危机要严重。如果从全球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的情况已经恢复地比较好了,欧洲像北欧那边的情况也恢复地很好,亚洲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已经恢复地非常好了。前两天,印尼的上半年经济增速刚发布,是6.5%,马来西亚是5.6%,这些国家都恢复到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之上,所以它实际的情况就是一个商业周期。只不过任何一个商业周期,当它出现问题时,都会有所谓的泡沫问题、高财务杠杆问题、国家财政问题。

在十年之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当年亚洲国家的那种惨状,绝对不会比现在的希腊、西班牙要好。只不过当年亚洲这些国家是没爹没娘的,所以倒霉时外资疯狂撤离,然后这些国家经济崩溃。现在西班牙、希腊的情况不会比当年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差,就商业周期而言,它跟那个时候没有差异。再回过头看十年前,八十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时候,当年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的情况要比现在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的情况惨很多。

当年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出现债务危机时,那些债务最后都是打两折在国际上出售的,状况非常惨淡。所以说,从国外的情况看,其实就是遇到了在十年左右的一种所谓商业周期。

但是,为什么中国的情况要比前几次遇到的情况看起来要差一些,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在这次周期中,叠加了刘易斯拐点。正是这样,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速从11%、12%直减速到7%左右的水平。第一,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没法调整的,它始终没有出现调整,直到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人工资水平的上升都没有停止。在其他国家经历工人工资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工人工资在过去一年间上升的速度还挺快,所以它没法在劳动力上做调整。

第二,如果从财务成本和整个企业的供给这个层面看,首先,在供给的层面,因为在09、10年政府搞了一把四万亿,所以在这两年里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反而起来了。你会发现在09、10年中国的投资增速没有出现收缩反而扩张了,所以高博在那时才会弄一个所谓的新周期,因为他看到的数据是中国的制造业反而扩张了,他以为经过08年到09年很短期的调整之后,中国制造业的调整已经结束,那时候就已经看到中国制造业又起来了。

因为制造业扩张之后,它的产能利用率现在可能比09年的有些时候、有些行业还低,就是因为在最近两年扩张了产能。其次,因为扩张了产能,所以一定是提高了杠杆。当你在提高杠杆的时候,市场利率水平就不能够快速地调整。因为在这么差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负债率,我们现在企业的负债率在上升,企业负债率的上升意味着借钱的需求很旺盛,所以整个资金成本的调整速度非常地缓慢。所以你会发现在这个周期中,中国的情况与国外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别人都是在快速地收缩和调整,而中国是劳动力市场不能调整,资金市场不能调整,资金价格没法

调整,导致了整个企业盈利的下降速度特别快。

但是为什么说这个事情最终相对来说还是容易解决的呢?很简单,因为最近政府不管企业了,它不刺激了,什么政策都不弄了,所以你会发现中国企业现在盈利速度下降地如此的快。中国企业从今年开始出现了投资的大幅度下降,去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有30%多,今年上半年就只有20%了。按照目前这样的情况,有可能在下半年或明年年初时降至百分之十几的水平。

另外,你会发现最近员工的工资终于不能涨了,因为企业不赚钱了,所以最近如浙江那边的企业已经开始裁人了,包括中兴通讯都开始裁人了,这时工资水平就不再涨了。然后,我们现在才在别人08、09年所在的路径上面,即不是靠政府去弄了,而是靠自己去裁人,靠自己去压缩投资,靠自己去降杠杆。

所以我觉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不出意外,指明年中国经济的减速只要不减至5%,而是保持在目前6%、7%这样的平台上),那么,正常情境下,明年中国企业的ROE在短周期内会见到低点,所以,在短周期里企业盈利这个下跌的动力其实就是解决了,因此说它是相对比较容易处理的。

但是从长周期来看,中国企业的ROE有很多问题,中国整个企业ROE的下降过程从长周期来看是否已经结束,这个我现在不是非常确定。因为可能到了13、14、15年之后,中国劳动力的供给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经济只要有点复苏,你会发现劳动力价格复苏的态势会比经济复苏的态势还要猛。

所以,如果整个经济结构还是没有大的变化的话,在长周期里ROE还是可能会下降的,这个我是没有把握的。在短周期里,我认为,如果只看明年一年或者两年,ROE基本上在8%、9%的水平就先见到一个低点,基本上可以在这个水平上稳定住,所以熊市的第一股推动力量问题的解决相对不那么难。

然而,估值水平的横向国际化问题要复杂地多。很多人会质疑,为什么估值水平要横向国际化,这个问题在原理上比较难解释。但简单地说,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可能我们很多人都觉得我们自己做的是投资,但我本人从不认为我从事的行当是投资,我一直管它叫股市传销。比如说,虽然我知道那个东西不值那个钱,但是在每个好的周期里,我都传销给你。每个购买的人都知道它不值那个价钱,但在卖给下一家时,就认为它值这个钱。

所有的庞氏骗局或者传销,它的致命问题就是规模不能太大,任何一个庞氏骗局或者传销最后破灭的原因都是规模做得太大,因为太多了所以无法正常周转。为什么我认为A股在这么多年里基本上就是一个传销的过程?我们简单来看一个公司——氯碱化工,这个公司我做了非常详细的研究,氯碱化工已经上市了大概21年,上市的时间已足够长,作为样本也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氯碱化工在21年前上市时无复权价格大概是五块多钱,现在大概是八块多钱。

在21年间,这个公司大概十股送过两股,配过四股,股本扩张不是特别严重,中间股权分置改革10送过4.3,总共现金分红大概是六七毛钱一股。如果你是一个投资人,你买一个公司的目的无非是两个:第一是分红,即21年间拿到最贵的分红,比如21年分到六块或八块钱,但是它只分了六毛多;第二,如果不分红,那像微软一样保持高速的增长,不断地做大。

但不幸的是,现在氯碱化工的盈利与21年前相比没有大的变化,它21年前每股盈利是三毛钱,现在的每股盈利大概是一毛多钱,如果考虑到复权和股本扩张的因素,它的利润总额与21年前相比都没有太大的差异。那买这个公司的目的是什么呢?它是一个周期股,它没有提供足够的分红,也没有表现出高速的成长性。

但是21年以来,它的股价高时能达到二十几块,低时低至两三块,一直在这样的周期中循环演变。现在的价格是八块多钱,如果给这个公司估值的话,它显然不值这个价钱。如果你在21年前,投资国债或存款银行,收益率要比投资氯碱化工高很多。如果不是当年股权分置,氯碱化工现在与当年相比涨了百分之五六十,如果不是期间股权分置10送了4.3,那么,到现在为止,流动股获得的收益还没有21年前的股价高。现在按照任何一个资产定价理论,氯碱化工都不应该值八块多钱。如果不是看它的A股,而是看它的B股,在21年前,它的B股大概是几毛钱美元。由于B股没有获得股权分置的收益,B股股东在名义上的收益是22%,或许你觉得B股股东还有名义收入,但实际上B股股东连名义收益都没有。因为21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比9,现在美元对人民币是1比6。所以B股股东投资了21年,其实亏损了12%。可见投资了氯碱21年俨然是不合算的。这样的一个公司存在,不就是传销的价值吗?

然而,从现在开始展望未来20年,我想任何一个研究员都不会认为氯碱化工的盈利会有爆发式的上升。因为它的产品是非常清楚的周期性行业,而且是大陆货。也不会有研究员认为氯碱化工以后会有高分红,因为它每年就赚一两毛钱,它不可能给你提供很高的分红。这样的话,假若你在1991年是20岁,当年买了氯碱化工,再过20年已经60岁了,你最终发现投资了一个公司40年,它的盈利40年前是两毛,40年后还是两毛,总共给你提供了两块钱的分红。这显然不是投资之道,它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传销的过程。在A股里面,如果我们提到烂公司,氯碱化工一定不是最烂的公司。

氯碱化工这样的公司在A股里,没有五百只也有四百只。我们在过去的事业里,把这些公司传销来传销去。但问题在于,现在这样的公司规模已经太大了。按照证监会目前的一个发行节奏和目前的估值水平,只要证监会不卡住,每年上市三百家公司没有任何问题。三年之后就会有三千四五百家公司,三千四五百家公司在电视上看一遍都得花四十分钟,让别人知道公司的名字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所以,当规模大了以后,传销就很难进行了,找不到传销对手了,并且,这个市场也没有新的资金进来以成为你的传销对象。因为在金融市场中,别的口子目前都在搞市场化,比如在2008年之前没有信托,或者说找不到很多的信托产品,2008年之前理财产品也不是很发达,但现在信托产品和理财产品很多。这个时候,股市就要与别的金融市场竞争,它要跟理财市场竞争。

比如分红率在百分之五六的股票,理财市场同一收益率的比较稳健的产品很多,那投资者为什么会买百分之五六分红率的股票,而不是买理财市场上比较稳健的产品呢?以前你可能会买一堆垃圾股,等着重组的机会。现在,你会考虑买私募债合算还是买垃圾股合算。私募债目前可以发到12%的收益率,简单地说相当于8倍市盈率。如果私募债遇到还不起的问题,股市里的这些烂公司也不会比私募债更强,人们会对已出现的很多产品做横向的比较。

比如说股权质押信托,现在已上市的公司的股权质押信托都能发到百分之九点几的收益率,而且都是把股权打四折质押在信托中,然后发信托产品。洋河股份四月份时打五折发过一款信托产品,折现到大概60多块,发百分之八点几收益率的信托,那么,买洋河股份的信托产品要比买它的股票强。

因为信托是打五折,而且当股票跌至七折时公司需要补充股票或现金,否则你可以把它处理掉。因此,当别的市场都在市场化,投资者会在各个市场中做比较,这时股市就没有吸引力了。所以,股市是否会有新的资金进来呢?从交易量来看是没有的,这意味着没有新的加入者成为你的传销对象,你就需要在原来的范围内互相传销,而且证监会每年会多发三百家公司,每家公司分摊到的钱就更少了,并且每年还要交上手续费,你会发现传销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为什么要国际化呢?因为国际上对这些公司早就有清楚的定位。拿氯碱化工来说,它在国际上的价格只有0.4美元,京东方的B股价格只有几毛钱港币,闽灿坤只有五毛钱港币,因为国际投资人认为它们就只值这个价格。而且坦率地说,如果你认为闽灿坤被低估了,你可以将它私有。闽灿坤现在才有五亿多港币的市值,相当于四亿多人民币,在A股里属于市值最小的公司,而且,它一年能盈利几百万。

但也没有人愿意花几个亿将它私有化,即使这样就可以享有一个完整的上市公司。这说明,它在B股里有传销价值,如果一旦让它传销资格丢失后,它的价格可以跌至无限。如果把氯碱化工的上市资格取消了,我估计即使卖到五六毛钱,人们也不愿意去买。失去了传销资格,摇摆器的真实价格是很低的。所以,目前,估值的国际化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现在的核心问题是怎么去处理A股中这样的一些公司。

这样的公司在A股中占到约三分之一的比例,这些公司日后怎么回到它该去的位置上?这是考验A股的最大智慧,一般路径有两种:第一,是像闽灿坤那样七个跌停板,把很多价值都跌掉。如果是这种方式,那么,七八百多只这些股票的调整将是一个大动荡。第二,靠拖,比如说今年不解决,今年跌一些,明年跌一些,后年又跌一些,要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市场会被这些公司拖死。

所以,现在搞清楚这些公司价格调整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拿氯碱化工来说,就是要在指数只跌10%或5%的情况下,它能从现在的8.5元一直跌至两块多。但是,这不符合A股在过去20年间的交易习惯。在过去20年的A股市场中,没有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在指数维持一个平台的情况下,有七八百家股票能跌掉80%。

所以,这是我目前最琢磨不透的,但我认为,在A股的这些公司完成估值的国际化之前,A股不会再产生一次牛市。试想一下,倘若在这个过程没有完成之前产生了一次牛市,又得新增一千来家像氯碱化工这样的公司,原来类似的老公司有七八百家,那么,累积地传销需要很多钱。

90%的“价值者”不适合谈集中持股

关于集中持股,集中与否取决于你对一个机会的把握有多大。如果我是某上市公司老总的女婿,老子告诉我公司在运作一个超级重磅的重组,而且基本已经接近尾声,马上要公开消息。面对这种接近100%赚钱的机会,还讲究分散投资,傻帽啊。因为基本看不到风险,只看到了收益。

但是普通人,不管是谁,有多厉害,我越来越觉得单一行业甚至单一股票超过总资产的40%都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事实上我自己现在的胆子比以前更小,25%就基本是极限了,再过两年很可能20%都睡不着了。记得刚进股市的那段时间,自以为看过几本书,自以为天赋凛然,自以为股市已经跌得惨得不行了应该“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结果就是白白错过百年一遇的机会现在都没有翻身。我当时重仓了什么股票?

就是鼎鼎大名的招商银行。各位不要拿各种理由说,为何不买贵州茅台啊,三一重工啊,云南白药啊,东阿阿胶啊,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事实证明其实大多数人的选股能力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出色,即便大家中的一部分人重仓了一只类似贵州茅台的牛股,也很难分辨是能力成分更大还是运气成分更大。请问有多少人在08、09年那个当口能够预见到,银行股会在盈利大涨的情况下,股价一路向下?有谁能够预见到中国会出现4、5倍市盈的股票?银行股的幸存者也要看清楚,民生银行在那个时候的表现远没有现在那么闪耀。所以不能否认,不管一个人选股选时多么有见解,都无法做到100%确信,更逃离不了运气的束缚。

很多人总是拿巴菲特说事,断章取义地把他老人家的一些话挂在嘴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集中持股是选股缺乏耐心的借口,也是择时缺乏耐心的借口。看过几份公司报表和研究报告就觉得对某个行业某个公司的理解极其透彻了,就觉得自己发现了巨大的金矿,迫不及待重仓。或者只等了一两年就觉得自己面临历史大底,迫不及待地重仓。想想自己真的研究得透彻了吗?有的人的自信程度大有超过上市公司老总的架势,对人家的行业发展,公司战略评头论足。

有时候我很赞同那些做短线同志的观点,“价值投资其实是很不安全的炒股方法”,因为它的理念同时带有自我麻痹的作用,没理解透就滥用者很容易亏了大钱。价值投资很强调耐心,但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耐心会成为不承认错误和懒惰的借口。股票跌的时候用“坚持价值投资,股价跌50%都不算什么”安慰自己,用“要长线持有减少换股”麻痹自己。平时的时候用“躺着也能赚大钱”用“能力圈”当成不认真研究调研的借口。

其实价值投资想要成功,需要具备的天赋,要付出的精力,需要学习的内容,要体会的东西比谁都多,比谁都难。

价值投资的最大风险在于:随着股价的巨大下跌,公司基本面随后也发生严重恶化。很可能一个公司股价下跌50%的时候,从报表从报道上公司都是正常经营,价值者们便满心欢喜地认为找到了一个被市场错杀的股票而重仓持有,随后若干年里,股价没有反弹,但公司基本面却在不断恶化。

价值者们由于不能止损,所以分散投资是我们剩下的唯一降低自己选股错误损失的安全垫。选股选时上谦逊甚至抱有怀疑自己的态度,从标的数量和时间跨度上分散投资可能是普通价值者们为更好保存本金而需要学习的。价值投资其实仅仅是种思维方法,虽然有如巴菲特般用得炉火纯青之神人,但更多的是平平庸庸的普通投资者。

价值者重仓所带来的危险可能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深刻。其实不是说不能集中持股,而是觉得绝大多数人对于公司和个股的理解远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深,在研究上下的功夫远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充分,个股的胜率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高。

写给亏钱散户:短线分时买卖重要战法

在实际操作中,选股以及大盘的判断非常重要,当我们选好个股之后,对于挂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挂单买入的操作上又有很多技巧。

研究分时最佳走势买卖点的意义:

对个股具体买入价格、卖出价格要在分时走势图上进行。将个股进在当日的低位、出在当日的高位,对于短线操作特重要。避免盲目地见涨追高、见落杀跌而导致亏损。个股在分时走势的运行中,尤其是在早市,会暴露出庄家对该股未来走向的潜在意图。

不同个股分时走势表现出来的庄家行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说明庄家的操作手法有雷同之处。个股分时走势和日K线走势同样是股价的运行,因此分时走势也是遵循股市内在规律运行的。对分时走

势的研究是科学的,预测也是可行的。

在交易过程中,挂单有些可以减少成本的方式让我们轻松成交,有的人就是舍不得那几分钱而导致错过了牛股。下面将列举几种日常用到的挂单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一:转折价,启动价

图二: 回踩均线价

图三:高点回踩价

图四:趋势支撑价——平台支撑价格

图五:趋势支撑价格——上升趋势价格

图六:指标背离价

下面再跟大家讲解下如何利用分时图的走势来判断个股的走势呢?

【大盘分时图】

大盘的分时图由两根线组成,黄线和白线,黄线代表平均价格线,白线代表指数点位线。因为影响指数的个股是大盘蓝筹股,影响整体价格的是多数小盘股,所以也侧面体现出个股分类情况。当黄色线在白色线上方时,说明此时的行情是一个赚钱不赚指数的行情,同时表示在当天买入小盘题材股能够赚到钱,若白线处于黄线上方时,表示权重蓝筹股比较强势,热点的权重蓝筹股买入即可获利!

【分时图的趋势】

图一:分时趋势

如下图,分时图上出现很多高点与低点,短线操作会有一定的差价收益。将软件分时图打开,然后按下键盘的“↓”,分时图将会被压缩到十个交易日的分时情况,此时我们将出现的几个高点连线,几个低点连线,就会出现很多个比较明显的支撑线或者压力线。

图二:分时趋势

【分时图具备的K线原理】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用头肩底、头肩底、趋势,两阳夹阴、两阴夹阳,V型反转、W底反弹、M头顶部等去分析个,分时图也同样具备这样的原理。

图一:分时图K线原理之V型反转

要领:V型反转一定要超过颈线位置,如果保持在颈线位置之上,那么反转则成功!

图二:分时图K线原理之W底

【不能碰的股票分时图情况】

图一:开盘大涨一天萎靡

个股在开盘的时候出现大涨,这样的个股通常情况下是因为开盘有一笔大买单,软件会显示有主力资金加仓,但是之后买单并不能持续的成交,盘面就会出现大批卖点,两者对冲,随后股价开始萎靡不振。重点10:00—10:30走势强弱再考虑是否介入,避免过早进入被套。

图二:均线压制股价或出现喇叭口

若个股出现开盘均价线压制股价线形态,股价高开低走,形成大喇叭形态,说明今天将继续调整下行,投资者应及时离场。

分时买卖原则

1、早盘寻找高抛的机会,尾盘2:30寻找低吸的机会

2、脉冲式快速上拉是高抛机会,恐慌性跳水时低吸机会

3、MACD红大波的最高红柱是高抛机会,绿大波的最高绿柱是低吸机会

4、跌破均价线即黄线回探是卖出机会,升过均价线即黄线回踩是买入机会五、没买好,买后再次发现还有下跌空间,果断止损认错。

分时图买卖注意事项

1.利用分时图确定买入时机,一般情况下载上午开盘后半小时与下午收盘前的半小时选择买入时机。

2.不在分时走势向下时选择买入。

3.均价线突破昨日收盘价后股价回踩到均价线时,买入。

4.当股价连续2个涨停后的三个涨停后,只要涨停板封不住,坚决卖出。

5.在分时图上,股价向下时每一次股价反弹但未站稳均价线,都是一个卖出点。

6.分时走势中的均价线未突破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时,不买。

7.价格再次突破历史高点时关注下方的量能是否突破了今天最高的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