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不管高矮胖瘦,阿司匹林统一用低剂量?Lancet研究提出质疑

目前,无论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国内外指南均推荐阿司匹林采用低剂量。然而,对于体型较大的肥胖人群,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能否达到最佳效果?近日,《柳叶刀》(Lancet)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汇总分析显示,仅体重<70 kg的群体使用低剂量(≤100 mg)阿司匹林可获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对于体重≥70 kg的群体,低剂量阿司匹林疗效甚微。

为探究阿司匹林疗效与体重的相关性,研究者对十余项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共计入选超过11万人的数据,分析了身高、体重对低剂量和高剂量(≥300 mg)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效果的影响,并根据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在二级预防随机试验中进行验证。

低剂量阿司匹林:体重50~69 kg者受益最大

一级预防试验汇总分析发现,随着受试者体重增加,75~100 mg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效果减弱(P=0.0072,图1)。体重为50~69 kg的受试者,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最佳(HR 0.75,95%CI 0.65~0.85,P<0.0001),尤其是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图1. 低剂量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效果分析。

在卒中二级预防试验中,低剂量阿司匹林(25 mg,每日2次)对体重<70 kg者的心血管事件预防效果明显(HR 0.74,95%CI 0.63~0.87,P=0.0003);体重≥70 kg者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也有获益,但仅出现在急性治疗期。

高剂量阿司匹林:体重增加,获益更明显

在一级预防试验中,随着体重增加,高剂量(300~325 mg或500 mg)阿司匹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能力增加。体重≥70 kg、≥90 kg者分别使用325 mg、500 mg阿司匹林,心血管事件显著降低。

图2. 高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预防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对结直肠癌风险的影响

除心血管疾病风险外,研究者也探究了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不同体重受试者中对于结直肠癌的长期预防效果。

分析发现,对于体重<70 kg的受试者,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风险(HR 0.64,95%CI 0.50~0.82,P=0.0004),但体重≥70 kg者无获益;相比之下,体重80 kg者可受益于高剂量阿司匹林。

图3.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结直肠癌的长期预防效果。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体重和身高较高的人群中,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临床效果降低,而高剂量阿司匹林则相反。这表明,存在与体型大小相关的最佳剂量治疗窗口,若阿司匹林剂量过低或过高,其预防功效可能会丧失,过量给药甚至可能出现其他危害。

因此,不管高矮胖瘦,所有患者使用统一剂量的阿司匹林并非最佳策略,应积极采用个体化用药策略。

国内外指南关于阿司匹林的用药建议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指南第九版(ACCP9)建议,≥50岁的无心血管疾病人群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预防心血管疾病。

2013年中国抗血小板共识推荐,合并下列3项或以上危险因素的中高危人群使用75~100 mg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①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后,②高血压,③糖尿病,④高胆固醇血症,⑤肥胖,⑥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⑦吸烟。

2014年ESC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意见书推荐,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患者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2014年ADA糖尿病指南推荐,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糖尿病患者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进行一级预防。

参考文献

Peter M Rothwell, Nancy R Cook, J Michael Gaziano, et al. Effects of aspirin on risks of vascular events and cancer according to bodyweight and dose: 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July 12, 2018.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田新芳┆美编 柴明霞┆制版 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