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吃的冷飲 爲啥現在都買不到了?

在許多人的夏日記憶中,都有光明冷飲的位置。

38歲的上海市民葛榮:

“小時候,一聽到弄堂裡叫賣‘光明牌冷飲’,腳底就像抹油一樣跑出去,哪怕爸爸媽媽不讓買,尋著聲音,遠遠看著貨郎推著寫著‘光明’字樣的冷飲箱來到弄堂口,又遠遠看著他走,心裡都要開心很久。”

年過不惑的上海市民肖先生也表示,對光明冷飲有割捨不掉的情懷:

不管是捨不得下口的娃娃頭雪糕、最簡單的鹽水棒冰,還是可以配著汽水吃的白雪冰磚。

61歲的羅先生說:

“那時候能吃到一支鹽水棒冰,跟街坊鄰居說起來都是臉上生光的事。”

只是,童年的味道越來越難找到。

上海市民安女士告訴記者,前陣子,為了幫5歲的女兒買光明三色杯,她差不多走了五條街才買到。

“一開始,我覺得像光明這種老牌子,肯定很好買,可是連續找了三四家便利店,都沒有找到,後來一直走到魯迅公園附近的一家煙雜店,才在冷櫃的角落裡找到。便宜是便宜,3元一盒,但是就是找起來實在不方便。”

近日,澎湃新聞一篇題為《消費者難買到、廠商不敢輕易漲價,老字號光明冷飲如何謀變?》的文章,引發網友共鳴。

文章介紹了光明冷飲面臨斷供危機的現狀。

生產商上海益民食品一廠黨委副書記趙俊坦言:

便利店進入成本高,把光明牌這樣的中低價位冷飲擋在了門外。

光明牌冷飲為什麼不漲價?

上海益民食品一廠總經理助理李維濤的理由是這樣的:

作為一個國產老品牌,光明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尤其是棒冰等低價產品,針對的群體對價格相對敏感,作為一個民族品牌,必須更多考慮消費者感情因素。

澎湃新聞記者連日走訪調查發現,為了適應新市場需求,光明冷飲2018年“冒險”調整部分傳統品種價格,推出系列新品,但“難買到”似乎仍是其瓶頸。

光明牌冰磚的工廠生產線。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劉瑞 圖

求降價的見過,求漲價你見過?

網友們紛紛評論:“漲價吧,不能吃不到啊”

網友們還在評論中回憶起了自己的童年 ↓ ↓ ↓

對此,光明回應稱:“已經漲過價了”!

21日,光明冷飲稱,作為老牌國有企業,光明冷飲會充分考慮國營企業的社會責任、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和產品性價比,但由於近年來原材料、包裝、人工等成本的大幅提升,為保證企業良性運轉,事實上從今年開始光明冷飲適當上調了棒冰產品的銷售價格,鹽水棒冰從0.7/支上升到1元/支,赤豆、綠豆棒冰從1元/支上升到1.5元/支。

但是光明也承諾將繼續通過提升設備自動化和勞動生產率降本增效,儘量維持親民價格。

一個扎心的問題,這20種童年冰棒,你最近還吃過麼?

白糖冰棒

夏威夷冰淇淋

雪人

小布丁

玉米棒

三色杯

綠色心情

隨便

夏日紅豆冰棒

火炬冰淇淋

綠舌頭冰棒

鹽水棒冰

雪蓮系列

菠蘿冰

七個小矮人

棒棒冰

巧樂茲系列

千層雪棒

奶提子

老冰棍

你還記得

小時候吃過最好吃的冰棒是啥麼?

來源:中國日報綜合澎湃新聞、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