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崛起!开发商纷纷抢占常西湖!郑州文化区引领西部发展未来!

按照《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都市区的战略格局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一带、两翼、三轴”,郑州市行政辖区面积将达7446.2平方公里。

郑西作为郑州“一心两翼”中的一翼,对城市均衡发展至关重要,在郑东新区日渐成熟、规模不断壮大的发展格局下,郑西也必将快速发展、超前规划,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两翼共举、比翼双飞。对郑西来说,郊区发展并融合进主城区,则是当务之急。这对四环乃至规划中的五环来说,机遇难逢!

而郑州常西湖新区“四个中心”目前在建中并即将亮相,建设情况如何?这个区域目前开发状况如何?又有多大的潜力呢?

一、常西湖新区区划及现状

▲▲▲

常西湖新区的核心区位于西三环和西四环之间,北至化工路与高新区接壤,南到常庄水库与二七区为邻,规划面积约39平方公里。作为未来承载市政府单位、机构,常西湖新区目前处于建设发展的中期,与成熟老城区、商圈衔接,是郑州西部的重要接收市区外溢区域。更因相关部门将其称之为“作为郑州市东西平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被业内外称为最具潜力的新区。

▲郑州都市区规划

根据规划,常西湖新区要建设成郑州西部高档的行政中心、高端的商务服务中心、高尚的生态宜居中心、高品位的休闲旅游中心以及先进文化传承中心,形成集行政、商务、居住、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国内知名、省会领先的核心都市。

二、常西湖新区“四个中心”建设

▲▲▲

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网10月14日发布的“《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四个中心”项目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会”,原则通过了《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四个中心”项目城市设计》成果。

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四个中心”项目城市设计方案现状调研细致、协调衔接充分,成果思路清晰,达到城市设计任务书编制要求。同时,对区域统一、各项功能、交通、空间、游线、活动与周边城市片区的有机衔接等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深化意见。

此次“四个中心”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使未来一座国际化、现代化、人性化的重点发展区域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也意味着,常西湖新区的开发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四个中心”效果图

“四个中心”简介

规划范围为南水北调干渠以南,凯旋路以西,陇海路以北,用地面积约1.53平方公里,东西2800米,南北570米,自西向东依次规划的项目是:

奥体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文博艺术中心(美术馆、档案史志馆、博物馆、大剧院)、市民活动中心(科技馆、群艺馆、杂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儿活动中心、健康中心)、现代传媒中心(报业大厦、广播电台、电视台)等16个单体项目。

建筑高度西高东低,高度自50米至100米,东部地块为100米左右,现代传媒中心规划有280米的超高层地标建筑,与轴线西部的奥体中心体育场呈高低呼应态势。 区域内规划有10条市级和区级道路。

区域中心是一条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60米的带状公共绿地,地下工程中包括7.6公里长的交通环廊和4公里长的地下管廊。

▲绿轴效果图

这个规划设计方案将“四个中心”区域地上地下功能空间串联为整体,同时为服务人流疏散。“四个中心”设计宗旨是以中原文化为灵魂,以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为支撑,集体育赛事、艺术欣赏、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培训会务、新闻媒体、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综合体。2015年郑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该规划方案。

城市设计范围:北至郑上路,东至洛达路,南至陇海路,西至常州路,总用地面积约23.53平方公里。规划核心区用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被南水北调总干渠一分为二,其中北核心区主要包括市民公共服务区和九州坊,面积约3.2平方公里;南核心区主要包括“四个中心”和文化产业园区,面积约2.8平方公里。

“四个中心”规划建设情况

四个中心”项目建设作为郑州市东西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利民的重要工程,列入了

省级重点项目和我市“十大民生工程”。

根据市规委会第42次会议(2015年10月10日)关于调整“四个中心”项目功能及建设规模的要求,经过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多轮次优化,最终确定“四个中心”一期建设的16个项目,地上总建筑面积约81万㎡,地下总建筑面积约75万㎡。

区域总投资约277亿元,其中各场馆基本建设总投资约170亿元,市政基础设施总投资约76亿元(市政道路投资约33亿元,交通环廊约15亿元,综合管廊约4.6亿元,地下商业空间约18亿,地下车库约5.3亿),轨道交通投资约20亿元(6号线、14号线的两个站点及区间工程),区域拆迁补偿款约11亿元

1.奥体中心

奥体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由市地产集团承建,总规模约为 58万㎡,(地上23万㎡,地下35万㎡)相当于16个航海体育场,总投资约为71亿元,为2019年9月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办场馆,主要活动有开闭幕式、竞赛项目及表演项目。

三个场馆均为大型甲级场馆,其中体育场总座席数约6万座,其中固定座席5万座,临时座席1万座,可举办国内综合性运动会和国际单项重要赛事。

体育馆1.6万座,其中固定看台约1.5万座,活动看台约1000座,可满足篮球、排球、手球、体操、冰球等比赛要求。

游泳馆固定坐席3100座,比赛大厅内部设置各类比赛池、训练池。

奥体中心地下设计全民健身及商业,主要有冰场、电影院、商业街、美食广场、运动超市以及酒店宴会中心(共11层,120个房间,约2万㎡)。

进展情况:主体结构已完成,正进行外立面施工,2018年底投入使用。

2.文博艺术中心

文博艺术中心由市建设集团承建,总规模约为 24万㎡(博物馆地上7.5万㎡,地下7.2万㎡;美术档案史志馆地上6万㎡,地下3.6万㎡),总投资约为24亿元。

进展情况:博物馆项目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2018年底完成外立面装修;美术馆档案史志馆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水电暖通消防施工,2018年底投入使用。

3.市民活动中心

郑州大剧院市民活动中心由市城建集团承建,总规模约为34万㎡(大剧院地上6万㎡,地下6.8万㎡;市民活动中心地上10.9万㎡,地下10.6万㎡),总投资约为44亿元。

进展情况: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施工,2018年底投入使用。

4.现代传媒中心

现代传媒中心中的报业大厦项目由郑州报业集团承建,总规模约为17万㎡(地上12万㎡,地下5万㎡),总投资约为10亿元。

进展情况: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2018年底完成外立面装修。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郑州广播中心由市广播电台承建,总规模约为7万㎡(地上3.9万㎡,地下3.3万㎡),总投资约为6亿元。

进展情况:总包单位已进场,土方、桩基施工已完成,2019年8月具备开播条件。

郑州电视中心项目由市电视台承建,总规模约为16万㎡(地上12.3万㎡,地下3.6万㎡),总投资约为12亿元。

进展情况:计划7月中旬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施工,2019年8月具备开播条件。

区域内部交通配套

区域内部公共交通规划:10条市级和区级道路。

1.地下建筑中,商业面积约18.6万㎡,停车库面积约54万㎡,可停放机动车1.2万辆,非机动车1.2万辆。地下环廊系统串联所有地块停车场,实现资源共享。

进展情况:

地下交通环廊、综合管廊和地下商业于2019年3月底前投入使用,2018年底地面道路达到通车条件。

2.规划轨道交通有14号线和6号地铁线,设有奥体中心站和临湖路站。

进展情况:总投资约20亿元,预计到2019年3月底全部投入运营使用,这与“城市中央文化区”的建成时间刚好吻合,地铁交通轨道的开通,将成为“城市中央文化区”与城市东部联系的半径线。

三、常西湖新区重点房企分布

▲▲▲

▲常西湖新区重点房企分布

常西湖新区诸多红利已齐备,房地产开发商们陆续入驻常西湖,例如恒大、融信、世茂、金科、裕华、名门、融侨等。但由于目前区域中心商业配套尚不完备、交通网络并未形成,所以开发项目多沿主干道(科学大道、地铁2号线、西四环、西三环)分布,区域内部中心开发潜力较大。但随着区域内交通及配套的提升,又有地铁2号线的带动作用,以及郑州中央文化区的建设,房企的分布将会更加深入区域内部,向中央文化区靠拢,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区域开发网络格局,由此可见,常西湖新区的开发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结语:

家住高新区,沿西四环向南,就能直抵相当于16个航海体育场的郑州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可同时容纳近8万人,比赛之余,这里将被打造出包含全民健身游泳馆、体育理疗及体质检测等众多商业形态。

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圆心,10公里出行半径内就能到达高新区、高新新城、中原新区、二期新区以及西三环沿线的中原区,十分方便,“四个中心”未来将是一座集健身、演艺、会展、旅游、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全民体育休闲乐园,成为整个郑州西区人民最重要的公共资源配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