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治疗在慢性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探讨

本文来源:黄林生,祝琦,高仁元,等.合生元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8):908-913.

由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便秘不仅能够引起腹胀、呕吐、肠梗阻和穿孔,还能够造成心理性疾病,如增加焦虑的风险、更加敏感和食欲下降。

目前便秘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容积性泻药(乳果糖和聚乙二醇)、刺激性泻剂(比沙可啶和番泻叶)和粪便软化剂(矿物油),但这些药物的疗效并不持久,常带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肠道微生态的进一步研究和微生态治疗手段的探索发现,便秘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紊乱。因此,对便秘患者采用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临床症状具有理论基础,而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发现微生态治疗能使便秘患者获得良好的收益。

积极采用合生元制剂等微生态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对传统药物的依赖作用,改善刺激性泻剂对肠道的损伤,还可以促进肠道微生态的恢复。为此,本研究评价合生元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肠道菌群的改变情况,为促进便秘患者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特征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排便次数增加,腹胀、食欲不振、焦虑情绪、泻剂依赖性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菌群结构分析

门水平:

患者治疗前后Bacteroidetes、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丰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属水平:

在属水平,对丰度>1.00%的肠道菌群分析显示,共有21个菌属丰度发生改变。其中,治疗后Faecalibacterium、Prevotella_9、Subdoligranulum、Ruminococcaceae_UCG-002、Bacillus、Roseburia、Pseudobutyrivibrio、Enterobacteriaceae_unclassified、Ruminococcaceae_UCG-014、[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丰度较治疗前增高,Bacteroides、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Parabacteroides、Alistipes、Escherichia-Shigella、Blautia、Lachnoclostridium、Phascolarctobacterium、Erysipelotrichaceae_UCG-003、Ruminococcus_2、Dialister丰度较治疗前降低(见图1)。

LEfSe分析发现,治疗前后Escherichia-Shigella、Bacillus、Lactococcus存在特征性差异,Escherichia-Shigella是治疗前肠道菌群的特异性菌属,Bacillus、Lactococcus是治疗后肠道菌群的特异性菌属(见图2)。

PCoA分析和Heatmap显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属水平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见图3、4)。

注:PC1、PC2分别可解释全面分析结果的23.00%、17.63%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合生元治疗前后肠道菌群Heatmap图

小结与展望

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的进一步认识,单一有益菌对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十分有限,更多的是多联益生菌相互配合的协同作用。目前,益生菌制剂的治疗由单一菌株向复合多联益生菌、合生元方向进行转化,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本研究相关结果有助于推动合生元制剂对便秘患者的临床应用。由于肠道菌群在不同的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因此本研究采用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仅纳入了24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样本量仍然较少;其次本研究未能将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已采用的治疗方式等可能导致结果偏差的因素纳入分析。

为了提高稿件处理效率,欢迎登录本刊网站(www.chinagp.net)“在线投稿”进行投稿。投稿咨询电话:0310-2066998。省级以上课题研究成果优先处理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