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六年!我如何从实习生,成长为律所合伙人?

2010年6月29日上午9时许,当火车停靠在苏州站的那一刻,我便和这座城市结下了缘分。我知道我将在这座城市开始我的律师执业生涯。彼时,除了一张硕士毕业证书,我一无所有。

实习期是难熬的,没有自己的案源,带我的指导律师是做银行案件的,证据相对充分,立案、缴费、批量流水式开庭……一切都井然有序,然而繁华落幕,一切似乎又都毫无新意。

我该如何开展自己的业务?又该如何选定自己的方向?这些困扰青年律师的问题,当时也同样困扰着我。由于读研期间,师从方流芳老师学习公司法,加之兴趣使然,我便尝试着选择公司案件作为自己今后的执业方向。

任何一个行业都在进行市场细分,只有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才不致于在行业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律师行业也是这样。

实习期是痛苦的,对于刚走出校门就选择做律师的寒门学子尤其为甚。微薄的薪水除了满足三餐外,别无所余。如非寄寓在亲戚家中,无需缴纳房租外,恐怕早已退避三舍,转行法务也未可知。

“乘风破浪会有时”,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实习期快结束的时候,我终于接到了律师生涯的第一个案子,也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事务所一位律师让我去拆迁公司取一份材料,我早早到了地点等待着。拆迁公司的王总忙完工作就和我闲聊,得知我是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学的是公司法。她说她的老领导原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后来因为公司控制权以及利益分配等原因,被公司起诉了。你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又是学公司法的,应该可以帮忙看看材料。

后来我见到了这位“老领导”凌总,他给了我一包材料,我看了几份判决书,给他详细分析什么叫高管责任,什么叫损害公司利益,如何认定“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后来我就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整理,出具了一份长达20页的《法律意见书》,将案件事实、证据采信、法律关系简图都一一列明,建议凌总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时申请再审不受次数限制)。凌总当即便委托我代理申请再审事宜。

我也因此得以赴京,向传说中位于小红门的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递交申请再审的材料。最高法院还下达了《受理通知书》予以立案。在实习期内便能到最高审判机关办案,当时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经历过时间的积累与沉淀,我办理的公司案件也越来越多。我也渐渐地在案源选择上进行适度甄别,尽量只办理公司类案件。在我代理的案件中,法官与律师之间都很好地保持着法律范围内的沟通与交流而不越边界,也确实因此代理意见被法官所采纳和接受,有一些案件在二审中得到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今天我将自己在公司法中的经历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智元微库推出《公司案件办案策略与技巧》系列课程,帮助更多的律师顺利掌握公司法司法中的实务。

业务经验是长期办案智慧的积累,策略与技巧是业务经验的凝练与升华。“策略”从宏观的层面为办理案件提供一种整体的思路与框架。“技巧”则从微观的层面为办理案件提供实操性的指引。

课程提炼出办理公司案件的策略与技巧,透彻分析典型案例,对办案的思路、证据的准备、法律的适用、疑难问题的处理等进行全面的业务指导,为学员了解和掌握公司案件办理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实操性的指导。

199元课程

=

要点与策略解读

+

绝密公司法珍贵资源

+

免费学习社群

+

最前端的行业人脉资源

+

原价88元导师著作

(仅限前300名)

一次购买,终身回听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购买-

这套课程,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课程更加注重实用性!从工作本身出发!

注重策略与技巧:办案策略与技巧的总结,能够为办理类似案件提供借鉴与指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际操作性强:注重实战经验、技巧的总结与提高,从大量实战案例中总结出经验教训来指导实践,更实用、更有效。

注重案例讲解,融会贯通:每一节课,都会在课程中加入讲解案例,深入浅出为学员讲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提供专业有效的建议和方法。

8节反复打磨的精品课程

课程须知

课程时间:

8月1日起,每周一/周三更新

课程形式:

语音&社群互动&直播&社群答疑

课程价格:

限时特惠仅199元前300名报名赠送导师专著

课程助手:

报名后添加小智君【zhiyuanwk01】

会员全场课程

全部免费听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混沌不可预测。你只有更加努力,才能不被同龄人拉开差距。你去学习、去提升自己,但是伴随而来的,是2个难解的问题:一个是昂贵的决策成本或者试错成本,一个是昂贵的学习费用。

因此,我们特别为你准备了一份开年大礼:智元法律课堂2018VIP会员,来解决以上问题。报名会员,52门新课+19门2017年课所有课程均免费,有100名法律名师,30000分钟课程时长,以及500个配套操作案例,和100G配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