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時手腳冰涼,家長怎麼緩解症狀?


寶寶在發燒的時候會出現額頭很燙但是手腳冰涼的情況,很多家長髮現寶寶發燒之後會使用厚厚的被子或衣服將寶寶裹起來,避免寶寶受寒著涼加重發燒。

這樣很容易使寶寶高燒不退,發生抽搐,體溫越來越高。 還有的家長擔心高燒會影響寶寶的智力,於是想著立馬給寶寶退燒,退燒過快對寶寶是不利的,而且發高燒也不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寶寶發燒後家長該怎麼護理?


如果寶寶發高燒不超過38.5度,那麼可以不用退燒的藥物。如果寶寶量的體溫超過三十九度,那麼就要在醫生的建議下合理的使用退燒藥物治療。

或者是用溫水給寶寶擦拭手腳心,腹股溝,等血流量比較豐富的部位。

寶寶發燒之後,家人們誤以為寶寶是因為著涼,所以給寶寶裹很厚的衣服。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在發燒的時候寶寶的體溫會非常的高,所以應該及時給寶寶散熱,而不是給寶寶裹很厚的衣服。

還有的家人們會使用酒精給寶寶擦拭身體以達到降溫的效果。對於身體各方面還沒有完全發育的寶寶來說,發燒後用酒精擦拭身體,可能會引起中毒的情況。


KK健康


兒子小時候,一名兒科大夫告訴我,孩子手腳熱乎就沒事。只要孩子手腳冰涼一般都是感冒發燒。

下面是我自己的經驗。

1、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讓孩子退燒。

2、用手掌輕輕搓孩子手心腳心,孩子高燒時,搓孩子手心腳心,會出汗,慢慢燒就退了。

3、家裡常備退燒藥。

4、男孩小時候特別容易咳嗽,稍微不注意就得肺炎。兒子5歲時感冒咳嗽,沒注意就肺炎了,打了一週的點滴都不見好,症狀也不嚴重,精神狀態也很好。我給孩子停藥,每天給孩子搓後背,脊椎兩側加肺俞穴,堅持幾天孩子痊癒了。從那時開始兒子很少咳嗽。現在已經是高三的孩子了,只要感冒,我晚上給他搓手心腳心加後背,一般都見效。兒子戲稱:媽媽的神手。

只是個人經驗,孩子體質不同,不一定通用,僅供參考。


高三媽媽日記


首先家長要知道,發燒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疾病的一個症狀,而且發燒並不是壞事,而是機體抗感染保護性反應,適當發燒有利於增強寶寶免疫力。

人體發燒的機理:人體正常情況下,產熱和散熱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狀態,當機體受到外來病原微生物侵襲,或者是體內某些物質釋放增加,產生產熱效應,體溫調節中樞會將體溫調定點上移,產熱與散熱平衡遭到破壞,體溫就會上升,從而出現發燒現象。

一般通過測量口腔、腋窩及肛門的溫度以測試人體溫度,寶寶正常肛溫為36.5℃-37.5℃;口腔溫度為36.2℃-37.3℃;腋下溫度為35.9℃-37.2℃;如果該三處測量溫度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可以認為發熱。

寶寶發熱的過程可分為前驅期、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下降期。其中體溫上升期的特點產熱多,散熱少,因此體溫處於上升期。此時致熱源進入人體後,改變體溫調節中樞的興奮點,促使寶寶皮膚血管收縮,出汗減少,同時體內的代謝增強,寶寶會出現皮色蒼白、手腳冰涼的感覺。如果寶寶出現寒顫,將可能出現高熱,甚至會出現熱性驚厥,因此寶寶發燒時出現手腳冰涼現象,家長要引起高度重視,說明寶寶體溫還在上升,而且非常可能出現高熱。

寶寶發燒出現手腳冰涼時,讓寶寶喝點溫白開,蓋些被子或多穿幾件衣服,予以適當保暖,不過不要過度保暖,特別給寶寶蓋厚被子或者是裹很多衣服,如果捂得過熱反而不利於寶寶散熱,容易導致出現“捂熱綜合徵”,而且此時也不適合給寶寶做溫水擦浴或洗溫水澡等方式的物理降溫,否則可能會引起寶寶寒戰,應觀察精神面貌狀態,記錄寶寶體溫上升情況,如果寶寶體溫上升迅速,出現高熱(38.5℃以上),並寶寶精神萎靡,給寶寶服用美林或泰諾林等退燒藥,並及時送寶寶去醫院診治。


睿爸育兒


父母堂為您科普:

發燒卻手腳冰涼是一種假冷真熱現象,3歲以下嬰幼兒尤為多見。主要是因為寶寶(特別是嬰幼兒)四肢血量少於內臟,由於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較成年人容易發涼。此外,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自主神經易發生紊亂,導致高熱初發時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於痙攣性收縮狀態而發涼。

遺憾的是,不少家長一發現小兒四肢發涼,就誤以為孩子受寒怕冷,馬上用棉被將孩子緊緊包裹,結果使得小兒的體溫得不到及時散發而越升越高,發生高燒、抽筋,給孩子身體康復帶來不良影響。

寶寶發燒時,表現出手腳冰冷表現,這是正常的病理表現。那麼,寶寶發燒手腳冰涼後父母可以這麼做:

1、不能用厚衣服來包裹孩子,一定要衣服寬鬆。減少孩子身上的衣服。這樣有利孩子散發出過多的體溫。

2、讓孩子多喝水,喝水有調節體溫的作用。由於發燒體溫過高,體內蒸發的水分要多於平時,多喝水有助於調節體溫作用。

3、在家可以用35-38℃的水溫給孩子,洗溫水澡,這樣有助孩子的體溫的散發。或用溫水給孩子擦拭全身。

4、用上退熱貼,來幫助孩子降溫。

5、孩子發燒如果在38.5℃以上,可以吃退燒藥,如多天高燒不退,應該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在送往醫院之前或者途中,同樣可以使用物理降溫。


父母堂


孩子發燒時手腳冰涼,這是很多家長遇到的問題。家長首先要明白髮燒只是一個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要正確處理。當孩子發燒出現手腳冰涼的時候,孩子的體溫還會繼續上升,這時候要採取方法給孩子處理。


發燒處理

39度以下頻繁小口喝溫開水;39度以上頻繁小口喝淡鹽水,淡淡的發甜的鹽水;如果手腳涼要想辦法弄熱,可以搓熱、用熱水袋熱敷或者滾雞蛋、或者熱水泡腳等。一定要弄熱,保證水分充足、手腳是熱的就不會引起驚風抽搐等,所以要注意。

如果發熱伴有腹瀉、嘔吐,可以太極按摩、熱敷肚子或者滾蛋肚子。


如果伴有喉嚨痛、頭痛,可以輕柔腳趾頭、腳趾蹼。

睡覺不打擾!有症狀期間一定忌口寒涼水果肉蛋奶海鮮,這樣有利於病情恢復!切記!

孩子發燒的時候千萬不要給孩子捂太多衣服,這樣不利於熱氣散發出來,和平時一樣就行。



鄭姐育兒經:兩孩之媽,喜歡分享中醫育兒。如果想學習更多知識,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大家!


鄭姐育兒經


有些父母發現寶寶發燒時手腳冰涼,就誤以為寶寶受寒怕冷,馬上給寶寶加衣服,這其實是不對的。當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知道寶寶發燒時,由於自身體溫調節較弱,導致末梢循環相對欠佳,表現出肢端厥冷,這是正常表現,爸媽不用過分擔心。此外,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自主神經易發生紊亂,導致高熱發生時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於痙攣性收縮而發涼。

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給寶寶喝點溫開水,保持室內通風,室溫不要過高,保持在18-20度為宜,但不宜讓過堂風吹到寶寶。

2.如果寶寶發燒不超過38.5度,建議只用物理降溫,但應該密切關注體溫變化。

3.超過39度,先吃退燒藥,不要讓寶寶發展成肺炎,然後去醫院給寶寶做進一步詳細的檢查。

4.發燒時要減衣服,不應採取捂汗的辦法降溫,因汗水流失過多會使寶寶感到疲憊無力。

5.如果寶寶發燒仍不緩解,要配合醫生做好各項檢查,便於早日找到致病原因,有針對的治療。



同心快樂行


鑑於女兒這幾次的發燒,我總結以下幾點經驗:孩子輕微細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只要孩子體溫不超過38.5℃,物理降溫就可以了。一般就是用溫水擦拭身體,不要給孩子穿太多衣服,多喂水,促進新陳代謝,慢慢孩子的體溫就會降下來。



如果體溫持續上升,超過38.5℃,且手腳冰涼,除了趕緊喂退燒藥(一般就是布洛芬或是退熱栓)外,我們大人要用手揉搓孩子的手腳,把手腳搓熱,把孩子身體的熱往下引。


一般只要孩子的手腳熱乎了,也就不會高燒起來。一般的細菌感染,高燒退下去雖然有反覆,但不會反覆太久,一般1-3天就沒事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退燒藥要間隔4-6小時, 24小時不能超過4次。

如果孩子細菌感染的同時,又有病毒感染,那麼高燒就不會輕易退下去,就是喝退燒藥也會反覆,而且會反覆高燒。就是喝了退燒藥,體溫恢復點了,但藥效一過就會又燒起來,這樣的發燒超過3天就應立即就醫,不能耽擱。



我女兒這次發燒就是我給耽擱了,不僅肺炎還有了輕微腦炎。

如何斷定孩子是否細菌或病毒感染,一般我會在孩子發燒時去給她查個血常規,以此來判定孩子發燒的根本原因。

以上為我的經驗之談,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凡婦俗女


想起小時候發燒感冒,奶奶總是要我穿得嚴嚴實實,然後窩在床上蓋棉被睡覺,那種感覺真的一點都不好。

後來大學讀醫,才知道發燒時冷得發抖,原來不是因為冷。

生病的時候,聰明的人體構造會給我們提示,但是,我們常常會理解錯誤。



發燒時手腳冰涼,瑟瑟發抖,其實是體溫正在處於上升期,由於體溫升高,機體需要的熱量也相應的增加,但是正常人體的能量設定並沒有那麼多,那麼,怎麼辦呢?

我們的人體是很聰明的,能量供應不上,它就啟動緊急產能方案:肌肉顫抖產熱。所以,天氣冷的時候,我們不由自主地顫抖也是這個原因。

這個症狀還是身體給我們的提示:注意了,要給我保暖了。

小孩子發燒就更加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了。為什麼呢?小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沒有成人那麼成熟了,它控制不住,體溫迅速上升,身體只好不聽話地顫抖了。血液循環也加快了,不夠分了,但是保命要緊呀,於是只好優先給大臟器供應血液個能量了,四肢末端就少一些,於是,你會發現這時候手腳特別冰涼。



因此,這時候我們最應該做的:不是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而是適當地蓋一下手腳,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把室溫調到25℃左右,溼度在40%-60%。

體溫上升,機體需要的水分會成倍地增加,因此,一定要多喝溫開水。

前面說了,小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因此,小孩子特別容易發生高熱驚厥,尤其是有高熱驚厥史的小朋友,一定要注意早看醫生,按醫囑服用退熱藥。


巫小皇


孩子已經三歲多了,但是由於小時候免疫力太差,老是感冒發燒。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只能一昧的用藥。後來慢慢的有經驗了,才發現藥也不是萬能的。

其實,當孩子發燒的時候,如果溫度已經升上去的話,手腳也是很燒的,只有當體溫正在往上升,也就是孩子正處於發燒中時,手腳才是冰涼的。根據我照顧孩子的經驗,緩解手腳冰涼的辦法有這三種:

一,給孩子適當的保暖。因為發燒的時候會覺得很冷,所以要保暖

二,給孩子搓揉手心跟腳心,或者給腳心放個熱水袋,熱水瓶也行,這樣等手腳心熱了,有助於熱量的散發

三,給孩子吃退燒藥


清夏64393017


寶寶發燒時父母可參照以下規律,來判斷病情的嚴重與否:

1、如果發燒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則說明寶寶的體溫還會上升;這時候最好先搓熱寶貝的手心和腳心

2、而如果寶寶手腳變暖,出汗了,就說明體溫不會再上升。如寶寶高燒超過39.5℃以上,精神較差,嗜睡或有驚厥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