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异常口味,你中招了吗?

异常口味:分为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这些口味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和意义?

口味异常是指患者口中的异常味觉。了解口味的异常变化,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诊察内在脏腑的疾病,也可以让患者了解自己的一些异常状况。

1、口淡

口淡是指患者味觉减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的症状。多见于脾胃虚弱证。

2、口甜

口甜是指患者自觉口中有甜味的症状。多见于脾胃湿热或脾虚之证。

3、口黏腻

口黏腻是指患者自觉口中黏腻不爽的症状,常见于痰热内盛、湿热蕴脾及寒湿困脾之证。

4、口酸

口酸是指患者自觉口中有酸味,或泛酸。多因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所致。

5、口涩

口涩是指患者自觉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口感。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所致。

6、口苦

口苦是指患者自觉口中有苦味的症状,如食黄连或者龙胆草一样。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7、口咸

口咸是指患者自觉口中有戒味的症状。多见于肾病或寒水上泛的病证。

以上是临床常见的异常口味,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同时出现。出现异常口味时候,应该及时寻求中医帮助,以便更早更快的恢复健康,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