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学会这个技能,危急时刻救家人一条命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新闻?

新闻一: 宜昌市一医院食堂内发生惊险一幕:一名准备就餐的7旬老人突然心脏骤停,幸亏正就餐的医生上前帮忙,跪地心肺复苏才救回老人一命。

新闻二:济南的郑女士于今年春季跟朋友一同赴日赏樱。旅行结束,万万没想到,郑女士在回国的飞机上突然晕倒心脏骤停。意外发生,山航机组人员立即对郑女士进行施救。万米高空一场生死营救突然展开……

心脏骤停事件频频发生究竟怎样引起?

心脏骤停原因

1.心血管疾病(占80%):

冠心病、急性弥漫性心肌炎、心肌病、主动脉夹层等。

2.非心血管疾病(占20%):

(1)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2)意外事件:麻醉意外、电击伤、溺水、窒息

(3)其他:如严重哮喘、药物中毒、肺动脉栓塞、严重休克等。

如何判断心脏骤停

突然意识丧失、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面色苍白、紫绀、全身抽搐、双侧瞳孔散大、大动脉搏动消失。

说的太专业了?没事,我们实际操作步骤来一遍

路见倒地一声“吼”

1、昏迷者可能突发倒地,面部朝下或侧躺,故先将昏迷者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将其身体摆正,面部朝上。轻拍昏迷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

2、检查昏迷者是否有呼吸:听患者是否有呼吸声,观察胸廓是否有呼吸起伏,手指放在鼻下感受是否有空气流动。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没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则应立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一定需要确认昏迷者是否有意识及呼吸!避免与低血糖等原因昏迷混淆。)

3、拨打120急救电话。

黄金四分钟

是指当心脏骤停时,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四分钟,若不能得到有效救治,大脑皮层细胞会开始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和死亡。

当紧急医疗救援人员无法在4分钟内到达,我们能做的就是自救和互救!

心肺复苏如何操作

急救前,尽可能让患者躺在地上或者硬木板上,这样更好保证接下来的按压深度达到标准。必要时可以松开患者腰带和领口,为了不让其憋气。

按照C—A—B的顺序进行:

C — circulation(compresion) 胸外按压

A — Airway 开放气道

B — Breath 人工呼吸

1

C — 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胸骨下半段,也就是用掌根按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胸下垂的除外哦),都在图里了:

按压频率: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即每分钟按压至少100次。

当然,有的人手快有的人手慢,有个小方法:当我们快速说出四位数字的时间大约为1秒,所以可以采取心中每默念两位数字,按压一次。

比如,默念01按一下,02按一下......直到按完30下

按压手法:

① 成人:手不能离开患者的胸廓,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正中,双手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垂直按压

② 1-12岁的儿童:用单手或者双手的掌根按压到胸部。

③ 小于1岁的婴儿:用两根手指的指腹按压。

按压深度:成人按压深度为5-6cm;儿童是5cm;婴儿是4cm。

2

A — 开放气道

30下按压完成后,就该进行开放气道了,为人工呼吸做准备。

开放气道的手法:要保证患者下颏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你可以按照下图找家人试试哦。不过有脊柱损伤的就不能使用这种办法。

3

B — 人工呼吸

正确的人工呼吸:

平静呼吸下,捏住患者鼻子,包住患者的口唇,吹气一次。对婴幼儿的话,建议的是直接包住口鼻,进行吹气。

松开鼻子的同时,侧头观察胸廓的起伏,有胸廓起伏,才算有效。否则就是吹的漏气了或者没吹进去。吹气的时候捏着患者鼻子,不吹气的时候就松开哈。如果紧张的不知道松开,讲真会影响复苏效果滴。

现在,你已经学会心肺复苏的步骤了。好!循环这个操作吧:按压30次,吹气2次,直到救醒人!直到120到场!

这样代表复苏有效了

复苏有效的体征:

1、颈动脉搏动可触及;

2、意识逐渐恢复;

3、自主呼吸恢复;

4、颜面口唇有紫绀转为红润;

5、瞳孔由大变小(瞳孔缩小至正常)。

这些情况别按压

胸外按压禁忌症:

1、还清醒的人,不要按压;

2、胸部外伤、胸部内伤、张力性气胸,严重的肺气肿,不要按压。

长按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公众号成都科普

〡微博:成都科普

〡网站:http://www.cdkepu.cn

▼▼▼

近期热门

成都科普已受邀入驻以下平台,每日内容同步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