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微博味的世界杯:权威与社交新媒体的双赢

2018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结束后,微博晒出了自己的成绩单:微博上世界杯相关短视频的总播放量达到22.5亿,#世界杯#、#世界杯吐槽大会#等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达到168.8亿。

虽然对微博的影响力早有预料,但168.8亿的数据还是让社长有些吃惊,毕竟上届世界杯整个比赛期间相关话题总阅读量也才297.5亿。现在小组赛刚打完第一轮,可以说还在预热阶段,精彩的大戏远未来临,相关话题阅读量就已达到上届世界杯的一半多,恐怕比赛结束时数据将会更加抢眼。

微博上的世界杯为什么如此火爆?

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仅仅七天时间,微博就成为全民围观和讨论世界杯的首选平台。微博上的世界杯为什么如此火爆?社长分析,至少有以下四个因素。

首先是微博和央视的传播内容互补。央视牢牢掌握了核心资源,拥有独家的赛事转播权,每天都能以微视频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提供最权威、最专业、最精彩的比赛内容。而微博的内容更侧重于UGC,和央视能够形成有效区隔。

微博高级运营总监张喆透露,经过多年的深耕,历经2014年巴西世界杯、2015年国内外各项体育赛事、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7年NBA等世界级大赛积累,微博上的体育兴趣爱好者已经超过1亿。今年世界杯开赛以来,微博每天产生无数条短视频内容,这些内容或搞笑,或内涵,或吐槽,或自黑,一个短短几秒、数十秒的短视频,就能产生几十上百万的播放量。

比如,冰岛门神哈尔多松扑出梅西的点球后,国内知名导演张艺谋在采访中高度评价了哈尔多松,称“冰岛的守门员很厉害,还是个导演!”并开玩笑说,“自己不当导演还可以当守门员。”

曾做过电影导演的哈尔多松开通微博并转发了这一视频,与张艺谋隔空互动。这段神操作,引来网友疯狂点击。

其次,微视频的碎片化传播方式符合移动互联时代的观看习惯。虽然本届世界杯的观赛时间对中国用户已足够友好,但每天三场比赛,从晚上八点贯穿到凌晨四点,想要完整地观看直播,确实让大多数球迷不堪重负。

但微博短视频以实时赛事、集锦、精彩进球、独家解读、权威分析、赛场花絮等内容形式,加上原创自制节目,以碎片化的形式形成传播,可以让网友利用上班路上、茶余饭后、等候电梯等碎片化时间,欣赏比赛精彩瞬间,了解比赛情况,还可通过微博上搞笑博主转发的搞笑的视频、图片,了解世界杯上又有哪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黄油手事件。

微博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特点,极大地方便了网友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比赛细节,弥补了不能完整观看直播比赛的遗憾,受到网友的欢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比如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双牙大战”集锦播放量高达3847万,德国爆冷输给墨西哥的短视频播放量也超过了3000万。

第三,大量明星、名嘴助阵的互动游戏激发了网友参与热情。小组赛第一轮期间,由明星、足球名嘴发起的直播互动吸引了大量用户在微博围观世界杯。比如,被戏称为“乌贼刘”的@刘语熙rachel 仅仅在世界杯第四日一次的直播中就收获5134万人次的围观,网友们参与互动的热情可见一斑。

此外,微博发起的#围观世界杯#线上活动,邓紫棋、刘涛、王祖蓝、胡一天等数十位明星站队,调动全网用户参与形式多样的互动游戏,为自己喜欢的明星和球队点赞。大量明星和名嘴坐阵,最大限度的吸引了用户参与互动,话题阅读量达到168.8亿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基于社交平台的话题和传播,引发了全民的讨论和追捧。作为目前最大的社交平台,微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话题发酵器,而世界杯这样的热门事件,更容易诞生出现象级的话题,引发全民狂欢,形成病毒式传播。第一轮比赛中,平民球队冰岛逼平了星光熠熠的阿根廷,于是,有关冰岛人口和队员的职业身份成为网友脑洞大开的创作素材,各种花式吐槽瞬间火遍全网,微博社交媒体的属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微博的火爆为央视带来了什么?

曾几何时,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的言论甚嚣尘上,一些尖锐声音更是认为以广播、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不日将归于尘埃。但此次微博与央视的世界杯合作则表明,社交媒体和电视不是竞争关系,微博不仅不会颠覆传统电视,反而会反哺电视,开成一种互惠互利的新型关系。

从微博与央视的世界杯合作来看,社交媒体能大大延长电视内容的生命周期。世界杯赛程密集,还存在较为明显的时差,如果没有社交媒体的参与,比赛结束就意味着热度结束,很难再保持观众关注的热情。本届世界杯由于有微博的介入,比赛结束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网友仍然会不断地制造话题,参与讨论,点播视频,大大延长了电视内容的生命周期。

社交媒体还能提升电视台的收视率。央视索福瑞的研究表明,微博讨论量每增加1%,可以带动电视节目的到达率增加0.248%,收视率增加0.1%。从本届世界杯的实践来看,微博对于世界杯花絮、精彩内容的宣传会引导更多用户观看完整赛事视频,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用户引流作用。

社交媒体还能丰富电视媒体内容。本届世界杯,央视提取微博上精彩的网友评论在电视屏幕上播出,不仅丰富了媒体内容,而且给网友不一样的刺激和鼓励,成为跨屏互动的亮点。

从奥运会到春晚再到世界杯,央视与微博的合作早已经成为常态。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的微博数据表明,微博在产品、定位、商业、受众人群上都能够与央视形成互补,不仅在用户覆盖和商业化方面帮助央视开拓了更大的空间,而且更能增加了央视自身的社交资产,持续提升央视商业竞争力。

微博与央视的化学反应刚刚开始,社交媒体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微博凸显热点事件传播中的价值

22.5亿,168.82亿,微博再次用两个耀眼的数据证明了自己在热点事件传播中的价值。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微博一直是用户了解热点事件和参与讨论的重要平台。短视频、直播等产品的完善,使微博不但成为连接新闻当事人、媒体、用户的桥梁,同时也以全媒体平台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和参与感。

世界杯第一阶段的数据表明,微博是社交应用,但微博首先是新闻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形成广泛的分享,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形成信息的二次传播,在评论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内容,来补充新闻报道。

微博的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人人也都是信息的生产者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享受随时随地消费信息的便利,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传播与他人,这是微博的特有之处,也是它在热点事件传播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社会热点事件和品牌传播活动会更多的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而微博目前日活高达1.84亿,月活4.11亿,其大平台、开发性、广互动、深传播的特性,必将得到更为淋漓尽致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