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这种国产片,是需要勇气的

两年前,一部《驴得水》,惊艳众人。

成为2016年豆瓣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

最近又出了一部国产片,人人拿它和《驴得水》相较。

都是黑色幽默,都是民国乱世,都伴随着一个女性的毁灭。

而直面的人性,更加深邃——

《荒城记》

和《驴得水》一样,《荒城记》也是小成本电影。

虽然成本低,但演员阵容绝不含糊。

一堆老戏骨。

其中,最瞩目的要算斯琴高娃。

第一位获得香港金像奖的内地女演员,不知塑造过多少经典荧幕形象。

最大的惊喜,要算导演贾樟柯的表弟韩三明。

他在这部电影里将一个愚昧又窝囊的农民演的活灵活现。

除了老戏骨,年轻演员也锐气十足。

饰演女一号的郝星棋,被认为是任素汐之后华语电影最大的惊喜。

话说当年那个唱着歌、剥着蒜的张一曼,不知迷死了多少人。

而这次郝星棋饰演的李寡妇,也同样美得惊心动魄。

有人夸《荒城记》,有《杀生》的荒诞,《驴得水》的讽刺,《鬼子来了》的震撼。

这夸赞,不是没道理。

故事发生在民国24年(1935年),山西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偏僻村子里。

那时恰逢连年旱灾,民不聊生。

村里的保长为了在乱世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将女儿嫁给了县长的傻儿子。

因为攀上了这门亲,村里每月都有救济粮下来,村民们不至于饿死。

但这个月,保长没领到救济粮。

女儿告诉他,只要在村里建个「李忆莲祠堂」,迎合民国政府的「新生活运动」,就能拿到县城发下来的巨额救济,三十万大洋。

李忆莲是村里的一个寡妇,保长百思不得其解,为啥给一个寡妇建祠堂?

况且她是一个外姓人,还是一个大活人,怎么都轮不到给她建祠堂啊!

保长回去和族长商量这事,两人都纳了闷。

思来想去,族长找到了答案,「你别说,这李寡妇确实不一般,白的像天仙。」

为了三十万大洋,反正这祠堂是非建不可了。

都说封建礼教是人吃人,建祠堂,当然就是先选址,后吃人了。

经村里大仙一算,地址选在了光棍林硭家唯一的一块土地上。

选了址,接下来就该吃人了。

吃谁?

当然就是李寡妇,李忆莲。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为什么是非多?

因为被糟蹋过,低人一等,是个下贱的物种。

死了男人的女人,装什么忠贞,还不是人尽可夫。

村里惦记李寡妇的真不少,连老到掉牙的族长也时不时上来参上一脚。

但,这回要给她建祠堂换救济粮。

所以,她再不能是个荡妇了。

她必须是神!!!

归根究底,在村里男人们眼中,李寡妇只是个工具,平时用来意淫,关键时刻也能牺牲,用来换粮食吃。

管她贞女还是荡妇。

就连村里和她处境一样的,被压迫的女人们也都不放过李寡妇。

原来压迫女性的,不仅有男性,还有同样生为被压迫对象的女人们!

在那样一个地方,人人都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

为了让李寡妇封神,彻底变成贞洁烈妇,村民们决定把李寡妇一把火烧了。

「火烧李寡妇」也成为了整部电影的高潮。

熊熊大火下,村民们集体陷入令人发指的狂欢情绪。

集体无意识的恶,造就了这巨大的悲剧。

李寡妇的死,让鱼叔想起了1936年弗里茨·朗的电影《狂怒》,这部电影里同样有一个被集体的恶烧死的无辜的人。

电影也曾探讨过集体犯罪的代价——

是否集体犯罪的每个人,都应被处死?

反正眼前,一个活生生的李忆莲被烧没了。

可悲的是,这些村民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也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原来,县里要他们建的是「礼义廉耻堂」,根本不是什么「李忆莲祠堂」。

一句方言竟引起了如此大的悲剧。

荒诞吗?鱼叔觉得一点也不。

因为那片土地上真正的荒诞,电影怕连十分之一都拍不出来。

在李寡妇被烧成灰烬前,村里下了一场大雪。

族长高兴的说,「瑞雪兆丰年。」

可鱼叔想到的却是关汉卿的《窦娥冤》。

怪异的自然现象背后,印证的正是李寡妇的千古奇冤。

李寡妇怕是做梦也没想到,这档子荒诞事,竟能发生在自己头上。

但是在那种地方,谁都有可能是下一个李寡妇。

李忆莲,难道不就是千百年来中国女性的一个缩影!

和李寡妇一起被吃掉的还有她的心上人,林硭。

林硭是个渴望独立的人。

他不愿意靠村里的救济粮,于是自己打猎,自给自足。

可因为他的唯一一块土地,被村里人选成了新祠堂的地址,冲突就开始了。

这下他不仅要失去地,还要失去自己的心上人。

即便有枪,他也敌不过那个人吃人的社会。

被贫穷生活碾压着的村民,早就不顾别人死活。

电影中一环套一环的人吃人,让人目瞪口呆。

县里给族长和保长下套,三十万大洋最后全部被上头私吞。

保长和族长成天唬弄饿肚子的村民,自己家却有吃有喝。

而村民们呢,为了救济粮,也能合起伙来要了寡妇的命。

人为了生存,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什么底线都能不要。

女人进不得祠堂?

为了钱,寡妇也进来了。

祖先东西不能碰?

为了三十万大洋,祖先的金锭也可以拿去当掉。

在一片物质和精神同样荒芜的土地上,什么事不会发生?

还有那个李寡妇一直以弟弟相称的儿子。

他不仅偷了林硭母亲留下的手镯,还偷走了林硭的枪。

转眼,就在一群小孩面前耀武扬威,扮起了大爷,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人吃人社会。

这可怖的一套,竟连小孩都学会了。

这蛮荒之地,还有什么未来,还有什么希望!

当时,执政的蒋介石正是因为看到很多中国人和野蛮人一个样子,不明礼义,不知廉耻,希望人民能改头换面,从根本上革除陋习。

于是,才发起了「新生活运动」。

可那时的中国,太多的人连命都保不住,何谈廉耻?

再加上战乱频发,「新生活运动」最后只落了形式,推行下来基本面目全非。

更是引出了许多的荒诞事。

在整部电影中,林硭的母亲是唯一觉醒的人。

她身上有人性的光辉,有着最基本的善良和底线。

其实看下来,“被吃掉的”李寡妇和林硭,也同样是愚昧的一部分。

面对村民们的暴行,他们也只是逆来顺受,原地等死。

而为了守住自家土地的林硭母亲,却选择远行,去南京政府告官。

显然,她已从那封建吃人的狂乱幻梦中觉醒过来了。

但是还没走出山西地界,这位老母亲就客死他乡了。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路没了。

鲁迅先生说过,「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

除了堕落和回来,还有一种结局——

死亡。

在当时的那种坏境里,绝望的不是没有觉醒的人;

而是觉醒的人在当时,根本,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