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Of May》Keren Ann 請欣賞她的美

歌手:Keren Ann

性別:女

出生地:法國

法國樂壇最受歡迎創意才子BENJAMIN BIOLAY跨刀製作,LADY & BIRD專輯中曾與BARDI JOHNANSSON有過親密合作的法國神秘女聲----"凱倫安"推出的首張個人英文專輯《守候》。出生於以色列,從小學吉他時就開始扒Joni Mitchell的曲子,11歲舉家遷往巴黎後竟然得到了Joni Mitchell的賞識而結識了著名製作人Benjamin Biolay,後者的古典音樂背景為她的作品帶來更豐富的編配層次。2000年Keren Ann的首張專輯《La Biographie De Luka Philipsen》融入了俄國文學、猶太民謠和法國詩歌、並以Trip-Hop、民謠及法國流行樂的融合形式現身,一舉在歐洲贏得巨大成功。

一曲《Jardin d'Hiver》更是驚動了80高齡的法國Bossa Nova鼻祖Henri Salvador,後者在自己的經典復出專輯《Chambre Avec Vue》中收錄了包括《Jardin d'Hiver》在內的五首由Benjamin Biolay和Keren Ann創作的曲子。 從第二張專輯《La Disparition》開始,Keren Ann在民謠中加入了更多爵士和布魯斯的元素,據說是因為聽了不少Chet Baker和Tom Waits的東西。這一特點在這張《Not Going Anywhere》也有體現,只不過Keren Ann布魯斯民謠更低調,略帶頹廢的清淡語調一直貫穿於小夜曲一般的主題曲中,貫穿於《End Of May》夢幻般的和聲中,也貫穿於唯一一首節奏強烈的《Sailor And Widow》之中。甚至連像聖誕童謠一樣的《Right Now And Right Here》、唯美極致的香頌《By The Cathedral》和帶有一絲拉丁吉他色彩的《Spanish Song Bird》,也無一不籠罩在一層感傷的淡淡霧氣中。

而早先的Trip-Hop節拍表象已然隱匿,轉化成為Beth Gibbons似的內在陰鬱。除了爵士和布魯斯的元素Keren Ann還從Chamber Pop以及法國流行樂、Bossanova甚至古典音樂中汲取了更多營養,在這張《守候Not Going Anywhere》你還能感受到Jane Birkin、 Francoise Hardy輕柔細膩的法式流行情歌;Joni Mitchell & Suzanne Vega甜美的北美紐約民謠《Sailor And Widow》;Club 8或者Belle & Sebastian簡單清秀的原聲器樂《Polly》; Nick Drake式討巧的憂傷。

有人說Keren Ann的東西適合作為全世界任何一家咖啡館的背景音樂,顯然這也很合理,但竊以為如此華美卻又極簡矜持的作品更適合於私人聆聽。它讓生活可以變得輕巧和美麗,"我儘量不記起,勝過再去忘記";也可以暫別執迷和浮躁,面對潮起潮落人來人往卻"Not Going Any Where"。生活不在此處的庸俗和別處的虛妄,那麼生活在內心,感覺就像當年聽見Sparklehorse唱著"我想作一匹馬,充滿永不蔓延的火焰。" 凱倫安美妙的輕聲細語-----猶如易碎水晶玻璃-----又仿若溼潤夏季裡輕涼的山泉。用愛來《守候》讓都市中潮起潮落人來人往的人們暫別心中的執迷和浮躁。

近來開始在英語市場發聲的法國女伶Keren Ann註定是個迷人的女子,從她複雜的身世血統(母親是印度與荷蘭混血、父親是俄羅斯移民以色列的後裔) 到她成長於以色列、足跡踏過荷蘭,最終落腳法國的經歷,無不令她渾身皆是故事。再憑她散發濃厚法蘭西雅緻氣味,有種貼近凱特聖瓊(Kate St. John)單飛時的熟女浪漫與歐陸室內樂質感,宛如更優雅世故的Stina Nordemstam的聲腔,怎能不迷倒眾生?就算曾經掀起法國電音熱的Air、Daft Punk等英勇不再,時尚香頌歌謠派的也有這貌美新女伶Keren Ann 及其帥氣製作人Benjamin Biolay的繼續唱著優雅與浪漫。

而前者去年的專輯《Not Going Anywhere》正是由當代法國時尚香頌才子、頗有塞吉坎斯博(Serge Gainsbourg)接班聲望且娶了馬斯楚安尼與凱瑟琳丹妮芙之女的Benjamin Biolay製作 (兩人多次合作,連他為愛情喜劇《Clara Et Moi》製作配樂亦不忘讓Keren Ann來獻唱一曲),展現遠較樸素民歌雕琢的格局。

新專輯[Nolita] 則是她在巴黎市北郊蒙馬特的小公寓內錄下大半的歌,然後在紐約製作完成。The New Yorker形容《Nolita》 為“It is New York remembered by looking out a window in Montmartre”(從蒙馬特看出窗外遙想著紐約),英法語交錯的吉他歌謠,被New York Times譽為:“make a few fingerpicked notes seem to enfold an entire world”(幾個撥絃音便彷佛能包裹住全世界),然而那些低鬱的氛圍並不貧血,在 “Chelsea Burns”有著Velvet Underground的影響,迷離的吉他音牆繼續如壁紙大片大片糊起”One Day Without”,前景是她唱著及彈著鋼琴;標題曲更將絃樂、喘息聲及銅管樂慢慢交織出叫人幾乎罹患幽閉恐懼的張力。華美精巧同時摧枯拉朽,聞者皆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