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島來信》Only the dead know the end of the war

花子,我們一直在挖,我們整天都在挖,這將是我們打仗以後死在裡面的坑洞,我們是不是在自掘墳墓。” ——《硫磺島來信》

01

以硫磺島戰役作為背景的《父輩們的旗幟》上映之後飽受詬病,它的姊妹篇《硫磺島來信》在兩個月之後上映反而獲得一片褒揚。

兩部影片同出自“牛仔大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之手。伊斯特伍德在籌備《父輩的旗幟》時,通過對日方指揮官慄林忠道的研究,找到了《“玉碎總指揮官”的信》這本書。

書中收錄了慄林駐美期間寄給家人的信件,伊斯特伍德深有感觸,從而“信”成為了電影的引子。

為總攻日本,美軍勢必要奪佔硫磺島。對日軍來說,這場戰役毫無勝算,空軍和海軍在上一次戰役中基本全毀,明知這個島守不住,但又不得不守,否則本土將直接受到美軍轟炸。

02

主人公西鄉只是一個想活著的小兵, 他說了不愛國的話而被軍曹鞭打,他拒絕了自殺命令差點被上級砍頭,他甚至還想和清水一起去投降。

在被軍國主義洗腦的軍隊裡,顯得格格不入。對於西鄉來說硫磺島只是「又臭又熱,蟲子又多,又沒有水喝的小島。」

當個人的命運與戰爭時代彙集,或迫於生計,或迫於威權,被戰爭機器裹脅時,就如同幾粒細沙,一堆爛泥,顯得微不足道,好像沒有出現過。

影片運用大量昏暗的鏡頭,甚至有些紀錄片的質感。把西鄉、清水這樣小人物的壓抑體現的淋漓盡致。

並不是每個日本人都是歇斯底里的魔鬼,只會殺人的機器。西鄉在家鄉是個小有名氣的麵包師,慄林有一個喜歡畫畫的女兒,清水是個連狗都不敢殺的少年,西竹一甚至是個奧運會的馬術冠軍。

最終,兩萬個日本人,七千個美國人,躺在這島上,不再醒過來。

導演伊斯特伍德說,「從小到大我所看過的戰爭電影都是清晰地標明瞭善惡與是非。然而,對於戰爭中的每個個體來說,沒有什麼是真正清晰的。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戰士們在戰爭中獻出了唯一的生命,僅這一點就永遠值得尊敬。」

03

相信每個人看這部影片時都會帶有對日本的敵意,況且是由美國和日本合拍,總認為有對軍國主義的美化。

但發現日美兩個戰士家書中母親的叮囑和擔心如此的相同時,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立場,看到的是一群從小被灌輸軍國思想,卻被國家拋棄在島上的普通孩子。

對於戰爭來說他們只是一名士兵,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就是一切。

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對方是瘋子。

可戰爭本就是煉獄,捲入其中的都是魔鬼,比誰更邪惡也變得沒有意義

04

日本侵略中國,犯下滔天罪行,這毋庸置疑。

可時至今日中日兩方都在不同程度的迴避著這場戰爭,我們在迴避真實,日本在迴避錯誤。

中國電影一直是本著教育意義優先的原則,視角也是高屋建瓴,對於抱著機槍衝鋒的主角來說,戰友犧牲倒下反而是再好不過的背景。

我們絕不否認為愛國英雄的存在,可他們也有對死亡的恐懼,他們是人,他們有父母,有妻兒,有兄弟姐妹,有七情六慾,同樣對未來充滿渴望。

在影視中不能僅僅以偉大光榮的名義和英雄的稱號磨滅他們真實的存在。

希望我們能敢於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拍戰爭片而不是教育片,把戰爭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告訴後輩們戰爭不是遊戲,會剝奪作為人的一切。

沒有好的戰爭,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