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开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开区物联网基地运营服务中心

广阳湾滨江商务区(效果图)

经开区一角

翌辰光电生产线

朝天门商贸城建成开业

重庆经开区自落户南岸区那一天起,便被赋予了带动南岸区和主城东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历经多次创业、担负区域经济增长引擎重任的重庆经开区正迸发出蓬勃强劲的生命力。重庆经开区所处的江南新城,这片原来被很多人视为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现在已是高楼林立,城市热土渐次升温。

2016年,重庆经开区围绕“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一大总体目标,立足“创新驱动高地、开放引领高地”两大基本定位,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抓好“发展要素保障、重点区域开发、城市功能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四大重点任务,落实深入“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手段、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五大发展转变,紧紧围绕“宜居创新区、江南增长极”的发展定位,在挑战中攻坚,在砥砺中奋进,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3亿元,同比增长11.5%。

A 全力构筑

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重庆经开区主攻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并结合区域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物联网、车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整体实力持续增强。

“lephone手机在市场上很受青睐,销售量一年比一年增长,2016年有望突破2000万元的销量。”2016年12月9日,在百立丰科技产业园落成庆典仪式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能有今天的成绩,少不了经开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扶持,我们坚信在经开区大有可为。”

重庆经开区大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重庆特色产业(手机)基地,移动通讯终端产业上升为市级战略。

目前,重庆经开区汇聚了以西南计算机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级电子信息科研机构,以及以百立丰、VIVO、财富之舟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生产企业,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物联网应用示范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以车联网产业建设为重点的汽车服务、智能交通、车载终端三张“网”初具雏形,对企业的吸附力与日俱增。

作为全市发展车联网产业的核心区域,重庆经开区依托牢固的产业基础、优质的平台资源、全面的科技资源和丰富的产业载体,目前已吸引近百家车联网企业签约入驻,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高端装备制造业同样发展得有声有色。不久前,一家中德合资制造企业——重庆世玛德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落户重庆经开区,将运用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推进制造过程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从而推动物联网技术在装备制造业的应用,预计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

该企业的落户正是重庆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一个缩影。如今,重庆经开区形成了以数控机床、通用机械、电气设备等机电装备为主体,以汽车、船舶、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等其他行业为辅助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其中,国内最大的制冷产业制造商美的集团、国内第三轴承生产企业长江轴承、中国最大的流体机械生产厂通用工业以及代表中国齿轮制造最高水平的重庆机床集团等巨头企业均落户于此。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重庆经开区以普洛斯物流园、东港集装箱码头为基础,着力打造长江中上游现代物流基地,同时形成了以朝天门国际商贸城、迎龙药谷、重庆奥特莱斯为主的专业商贸市场集群。

“物流繁荣的先决条件,无疑是交通和区位优势。我们总公司将西南物流中心选址重庆经开区,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经开区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我们瞄准的是‘一带一路’这个大市场。”重庆市原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谈到。该公司位于重庆经开区东港码头的物流基地2017年即将启动建设,占地面积达28826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左右。

B 全方位打造

对外开放新高地

近年来,重庆经开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累计签约落户经开区项目365个,引资金额近800亿元,成功引进微软、高盛、电装3家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万和药业等10余家行业百强企业。

重庆经开区积极扶持发展外贸企业,截至去年底,辖区内国立通等4家企业成功获得境外投资批准证书,维沃等企业被评为全市进出口企业20强。2016年,重庆经开区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同比增长47.2%;实际利用内资85亿元,同比持平;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同比增长367.85%,真正成为我市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

重庆经开区多举措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迎龙商务区、重庆高铁东站、铁路东环线、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功在区域内布局。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机构等相继入驻,外经贸绿色服务功能更加完善,通道运行顺畅;同时,重庆经开区加强外经贸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和指导,鼓励企业用好政策扩大经营、增资扩股,助推企业“走出去”发展。重庆经开区还大力加快中新合作项目工作进程,2016年签约引进7个项目,其中2个项目已成功落户。

C 加快建设

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区

重庆经开区三面环山一面邻水,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超过50%,毗邻长江内河流域第二大岛——广阳岛的广阳湾滨江城市带,自然环境优美怡人。同时,周边的基础配套设施正上演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公共交通、教育资源、医疗配套、生活设施等配套完善,宜居宜业。

与此同时,重庆经开区“内畅外联”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逐渐构建成型。

外部与成渝、沪渝、兰渝、渝湛、渝遂、渝湘等多条高速公路干线连接;内环快速、六纵线、开城路、通江大道、轨道交通贯通南北,真武山隧道、南山隧道、慈母山隧道横贯南山,与朝天门大桥、东水门大桥、寸滩大桥、郭家沱等大桥连接,跨越两江连接四岸,联动全城。

内部“七纵十六横”路网的主干道路框架初步成型,区域交通畅通无阻。特别是轨道交通6号线的全线贯通、重庆枢纽东环线的破土动工为经开区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目前,重庆经开区引进了金科、同景、中铁等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毗邻重庆最大公租房项目城南家园,吸引大量人口在此置业居住。

在教育方面,重庆经开区已拥有南坪实验幼儿园、珊瑚小学、珊瑚中学、重庆十一中、龙门浩职业中学、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工商大学等教育资源,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优质教育体系,未来在经开区的土地上将形成江南大学城,成为重庆另一个教育中心。医疗服务方面,东南医院、重庆附二院江南医院的入驻,让经开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轻松就医。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重庆经开区还致力于打造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居住环境清洁舒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业宜居新城。放眼经开区,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四周山水环绕,环境宜人的迎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经开区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未来还将建成广阳岛生态休闲区、希尔顿休闲运动中心。伴随着城市建设的脚步,重庆经开区将更加充满魅力。

(图片由重庆经开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