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觀二十幾年前南陽老照片有感 看完淚奔

回首二十幾年前,

臨窗凝思想連翩。

昔日地標五層樓,

今朝大廈聳入天。

來看一組南陽的老圖片,那些堙沒在風雷激盪中的瞬間,紀錄著情懷,留下多少南陽人生命中難忘的瞬間。

一橋飛架,白河變通途

南陽民航機場

南陽火車站二站臺

南陽市人民公園的兒童飛機

建於火車站廣場北側的貿易大樓

繁花似錦的南陽市文化路

位於市中心的南陽商場

南陽烙畫,創自清乾隆年間,為國內獨有的特種工藝。

在冬青木筷上烙圖案

烙制巨幅掛屏《巍巍長城》

玉石雕刻,是南陽的傳統工藝,歷史悠久,素享盛名。

南陽素有“絲綢之鄉”美稱,千百年來,南陽絲綢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遠銷印度、波斯等國。圖為絲織車間一角

綵緞映笑臉

織毯姑娘

中華獼猴桃,俗稱楊桃,因其極富營養價值,又譽名仙桃。圖為各種獼猴桃製品

南陽黃牛體高力大,肉質細嫩,是我國品種牛之一。近年來,南陽黃牛發展很快,這是南陽黃牛場一育成牛欄。

山茱萸,伏牛山特產滋補藥物之一。

南陽電視轉播臺

南陽市西南臥龍崗上的武侯祠,始建於唐宋、元大德年間重修。

諸葛草廬

山門

醫聖祠,始建於晉咸和五年,經歷代擴建,至明清已初具規模。

南陽漢畫,是用石刻圖像記錄我國古代科學藝術的珍品。南陽漢畫館中珍藏著一千多塊漢畫像石,供四方遊人參觀。

張衡,世界十大科學家之一,圖為張衡墓。

南陽衛校藏族班的學生們

南陽賓館

新野縣亂莊村二百多戶農民,家家都有電視機。

建於清乾隆二十年,歷時七十餘年方才告竣的社旗山陝會館。

懸鑑樓前的一對鐵旗杆,高二十八米,重五萬餘斤。

蟠龍琉璃照壁

別廷芳當年在內鄉修建的洋橋,雖已經不適應今天的交通需要了,但當地政府仍將此橋維修如新。

內鄉文廟大成殿

左:唐河泗洲塔,右:內鄉菊潭公園八角琉璃亭

山城西峽一條街

原西三縣民團司令別廷芳在西峽修建的石龍堰,被人們呼之為“別公堰”,特修亭紀念。

河南油田雙河採區注水泵房一瞥

桐柏山牌電扇,已成為南陽人民的暑期必備之物,這是電扇廠成品車間一角。

桐柏銀洞坡金礦遠眺

桐柏水簾洞景區

春風堂,北宋慶曆年間,鄧州知事范仲淹在此揮筆撰寫了名垂千古的《岳陽樓記》。

望鄉亭

淅川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