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關稅下調後,油價卻漲了,你還會買車嗎?

大概是2010年前後,當時國內汽車產銷已經過千萬臺,比起一直市場化下的價格,消費者每年多掏了至少三四百億美元,當時可是足夠每年控股一兩家通用、福特、奔馳等巨頭。那時就沒忍住強烈吐了次槽。而事後看來這個歷史大底,只有吉利押上身家性命抄了個小小的沃爾沃,其他國企毫無行動的可能性。據說處於破產邊緣的三菱汽車,社長益子修曾飛到香港約見廣汽代表談談低價賣身的可能,最終也是黯然而退。

其實吐槽再多也沒啥現實影響,為了能讓少數讀者刷新一點認知,咬牙重複一遍吧:

1)中國巨大的市場會吸引全球巨頭進來落地生產(不要舉澳洲電信或者韓國現代的例子來反駁),那些進不來的,分析師和投資者會開始打賭:你覺得菲亞特是3年後被收購還是7年後破產?誰最有可能看上標緻或者馬自達並出價?

2)產銷量當下應該在四千萬臺左右,上下游行業多僱傭上百萬人,其中約兩成出口;海外汽車廠僱傭更多的研發和設計人才,生產更多的豪華車,連同更多發動機、變速箱、控制器等賣到中國;中低端價位走量車型,大半從中國代工進口,不開機了;

3)在海外整車廠一進來時就拉攏他們A股上市,十幾年時間,至少一半汽車巨頭的最多銷售、最多員工、最多稅收、最多股東,就都在中國了,那這時他們算不算中國公司?算不算中國品牌?政府除了維持秩序、核准公路鐵路港口擴建、提升教育之外,收著稅、賺著錢、享受著經濟增長,不費力氣,就把全球汽車產業的半壁江山給撿到了。

4)油價多半是會上漲的,各個車企自動會嘗試各種混動插電乃至電動技術的可能方向,並普及起來,當然接著就是風電光電和核電產業,技術水準、成本水平、產業規模、僱傭人數、繳納稅收、A股市值,也絕非是現在這個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