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南向》:期待泸州酒通过防城港卖到东南亚去

一台抓料机从一艘澳大利亚籍巨轮上抓起矿石放到岸上的火车车厢里,不久后,满载矿石的火车驶离泊位。在东兴市边境口岸“,越南街”内人来人往。界碑前,不时有人摄影留念。“这些年,到东兴来买泸州酒的越南人越来越多。而我们到越南走亲访友,也多半选择泸州酒。”

在防城港市商务局副局长龙卫东看来,越南人开始接受泸州酒,这为泸州酒带来了商机。在防城港市采访,期望更多的泸州酒通过防城港和东兴口岸销售到越南及东南亚地区,成为防城港市发改委、商务局等主要部门负责人的一致建议。

泸州港、防城港分别为川桂两省第一大港,两港牵手后会演绎哪些精彩故事?

防城港的临港工业群

“全国每3桶食用油中,至少有一桶是防城港市生产的。”龙卫东介绍。该市坚持港口带动,吸引人、财、物加速聚集,临港经济高速发展。大海粮油、中油能源、武钢、中广核、金川等国内外巨头纷纷落户。

2010年,甘肃省金川集团在防城港市成立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从印尼等10余个国家购买铜矿,在防城港上岸后,直接运到港口旁的工厂加工,“产品出来后又直接从防城港销往其他地方。”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计划部副经理廖炜说,以前公司从其他国家购买铜矿,要从连云港上岸,再通过公路运往甘肃,运输成本高。现在直接在防城港设厂,无论是购买原材料,还是销售产品,都节约了物流成本。

现在,防城港市形成了以港口为核心的粮油加工、建材、冶金、中油能源等国内外大型临港工业群。

做足了“临海”,防城港市还叫响“沿边”。该市陆地边境线230公里,东兴口岸与越南仅一河之隔。乘着沿边金融改革的东风,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贸成交额年均增长13.59%,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4%。

南向通道是中国西部联通东盟地区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是“一带一路”的合拢工程。随着南向通道战略的推进,防城港市大手笔推出《南向海陆通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涉及多式联运体系、口岸经济支撑体系三大类项目115个、总投资1919亿元,突出建设完善“双通道、两体系、两朵云、三中心”,全力构建“大通关、大物流、大贸易、大融合”格局“。

“双通道”是指向海通道、向边通道;多式联运体系、跨境运输体系;

“两朵云”是指物流云、贸易云;

“三中心”

是指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双向物流中心、大宗商品供应链交易中心)。

比如,我们获批建设的防城港至东兴再到越南的高铁,可以推动防城港与我国中西部地区、东南亚国家融合发展。”防城港市发改委党建办主任黄团表示。

泸州酒香飘进东南亚

防城港市的优势,泸州利用价值大“。我们之间可建设共赢共享共惠的飞地园区,发展飞地经济。比如,泸州发展粮油加工产业运输成本贵,可以到防城港建设飞地园区,直接通过海运购买原材料到防城港,然后就地加工、就地外销。”在龙卫东看来,这样做既能节约不少物流成本,还有利于提升企业效益。

在整个北部湾经济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正在加速形成。湖南在钦州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及专业配套码头;云南将在北部湾经济区集中建设园区。

龙卫东还举例说“:泸州有机场,防城港市未来也要建国际性运输机场,我们未来申报了航空口岸,可以专门设置泸州进出口货物的仓储基地;再如,以后高铁建成后,泸州的白酒也能通过防城港出口到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东南亚一带高温高热,泸州酒能否有市场?

“随着啤酒的陆续上市,市场逐渐就培育起来了。”防城港市商务人士李俊认为,市场主要是培育问题。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商务人士说,他经常往返越南与防城港,到越南开展商务活动,根本找不到泸州酒。而越南本地产的米酒,中国人根本喝不惯。

“其实,据我们了解,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开始接受泸州酒,这是泸州酒卖到越南的商机。”龙卫东说,“可以借助中越(东兴-芒街)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将泸州酒的影响力推广出去。”

13年前,防城港市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市人民委员会商定轮流举办中越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目前,中越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已经成为推动两国两市商贸、旅游、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除了吸引中越两国企业参展外,还吸引了东南亚各国参与。

“今年10月,第十三届中越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将在东兴市举办,我们欢迎泸州酒企业来东兴口岸参展,举办酒业洽谈会。”龙卫东说。

川桂最大两港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泸州港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四川唯一的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和国家二类水运口岸,是四川第一大港口和集装箱码头。港口现有6个3000吨级直立框架式泊位,进港专用铁路已建成通车并直通港口堆场,是全国内河第一个铁路直通码头的集装箱码头。

防城港拥有国家一类口岸、水果和粮食进境指定口岸等政策优势,铁路、公路均直达园区内。位于园区内的渔澫港区规划岸线总长25753.6米,规划布置86个100吨至20万吨级泊位,其中深水泊位75个,港区规划全部实施后年通过能力约2.4亿吨。防城港年吞吐能力1.5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超过200万标准箱。

相比传统航线,从泸州出发的南向通道运距缩短约1000公里,运时减少12天左右,中转通关通检效率由4小时降低到1小时,铁路双向运费下浮30%,港口作业费率减免50%,中转关检费用降低80%。其所节省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以及蕴含的发展机遇,不言而喻。

一个是四川最大的港,另一个是广西最大的港,两港牵手如何实现共赢?

2017年防城港市与泸州市海吉星有过沟通对接,经了解,泸州市在海鲜、冻品、肉类方面市场需求量比较大。“我们建议防城港市与泸州市发展海铁联运,东南亚国家及广西本土的水果、农副产品、海鲜通过铁路到达泸州,泸州本土酒类、川菜等产业出省,形成对流。”防城港市物流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许华樑说。

“这是基于我们成熟冷链海铁联运体系作出的建议。”许华樑说,2016年2月份以来,防城港以铁路始发点,相继开通了东兴—防城港—北京、上海、沈阳的三条公铁联运冷链专列。目前,冷链专列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营,畅通了东盟至防城港至华北、东北、华东地区的铁路冷链运输大动脉。今年,防城港市还计划新开通防城港至济南、郑州和重庆三大城市的冷链专列。

“我们期待泸州加入进来。”许华樑说。

微博: @泸州日报

新闻热线3101142 服务热线 310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