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IPO获批,上市之路快如“闪电”!

  近日,备受关注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富士康股份)正式披露《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最新的招股意向书中,公司拟发行约19.7亿股,募资额高达272.53亿元,股票简称为“工业富联”。

  在战略投资者的选定上,富士康工业富联表示会从投资者资质、和发行人长期战略合作等方面考虑,择优选择具有良好市场声誉和市场影响力,代表广泛公众利益的投资者;大型国有企业或其下属企业、大型保险公司或其下属企业、国家级投资基金等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投资者;与发行人具备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且有意愿长期持股的投资者。

  除了战略配售的锁定,对于网下发行富士康工业富联也采取了锁定策略。综合计算来看,战略配售将锁定5.91亿股,网下配售锁定期的股份总数(未启动回拨机制下)则为6.76亿股,两项锁定合计达到12.67亿股,占发行股份总数量19.7亿股的64.31%。意味着此次富士康工业富联发行将有六成股份发行即告锁定。

  业内分析认为,由于富士康募资规模太大,采取这种战略配售且大面积“锁股”的做法,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对眼下低迷的二级市场产生过大冲击。富士康IPO速度可谓快如闪电,从2月披露招股说明书,仅用36天后就成功过会,日前获得证监会的IPO核发批文。此前有猜测称,富士康可能面临“缩水”发行的问题。募资的这一数字已明显超出市场平均水平,今年以来,监管层进一步加强了对IPO节奏的控制,把上市企业首发规模压缩至较低水平。

  另一方面,在营业收入仍然较快增长的同时,富士康综合利润率却在下滑,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0.50%、10.65%和10.14%。这也是其在招股书中提示的第一项风险。而富士康2015年时从大中华区获得的主营收入占比为38.58%,但近两年来逐步下降,到2017年时,大中华区主营收入占比几乎减半,降为19.67%,其他地区收入则由两年前的61.42%快速上升至80.33%。

  从招股说明书来看,富士康的负债规模非常庞大。截至2017年底,富士康总资产1486亿元,总负债1204亿元,负债率约为81%,相比于截至2016年底的43%上涨了近一倍。其截至2016年底总负债为582亿元,这意味着相比于2016年,富士康的负债额增加622亿元,增幅达106.8%,实现翻倍。

  目前,A股市场科技型上市公司市值普遍偏小,上市后富士康体量将超过其中绝大多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