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海上丝路的贝壳世界

【风从海上来 青岛走一走】

大海可以说是我们人类的宝藏,单说这世界各地的贝类就有12万种,它是自然界生物中仅次于昆虫类的第二大族类。自然,贝壳的种类也就可以想象了。

在青岛的极地海洋世界中,工作人员近期搜集了600多种贝壳进行展览,而且这些贝壳,都产自“海上丝绸之路”的沿岸地区,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大琵琶螺,采自浙江南部东海,水深50—80米。

阳伞螺,采自东海,水深50—70米。

龙宫弹头螺,采自台湾东北部,水深180—250米。

龙宫翁戎螺,采自台湾东北部,水深200—300米。

莴苣刺丛骨螺,采自越南芽庄南部,水深30—40米。

越南绳纹峨螺,采自南海东沙群岛,水深300—400米。

扶轮螺,采自越南,水深40—50米。

黑斑象鼻法螺,采自南海,水深10—15米。

蛹笔螺系列,采自菲律宾峨兰哥到,水深10—25米。

瘤棘冠螺,采自菲律宾,水深3—5米。

黑肋蜒螺,采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潮间带、礁岩区。

平濑翼法螺,采自菲律宾邦劳岛,水深80—150米。

油画海扇蛤,采自菲律宾麦克坦岛,水深50—80米。

贝利法螺,采自印度,水深20—25米。

顶尖弹头螺,采自斯里兰卡,水深30—40米。

金斧凤凰螺,采自泰国安达曼岛,水深90—150米。

鹅足螺,采自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水深1—3米。

多变海扇蛤,采自法国布列塔尼半岛。

珊瑚海扇蛤,采自西班牙加纳利群岛,水深20—30米。

粗唇凤凰螺,采自索马里,水深40—50米。

泥海螺,采自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