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00后”高考结束了,80、90后的你在干什么?

当伴侣圈有人说,“第一批00后,已经高考完了”时,感受时辰过得很快。

高考之于我,已经变得有些目生了。由于对我来说,高考已经由去了6年,大学毕业也已经2年了。

6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每一年的这个时辰,都有人哭着笑着分开黉舍。也有人感伤着,本身的人生中,再也没有了高考和毕业......

我们习惯了天天上放工赶公交、挤轻轨的日子,习惯了整天绷着神经,对着电脑不竭地敲字,倏忽间有点想回味那年的本身,是什么样子的~

回忆,是无法诉说的情怀

大多数80、90后,都履历过一个时辰段,就是爱好在QQ上“炫富”。我们炫富的形式是点亮QQ黄钻、QQ红钻、QQ绿钻、QQ会员等图标,再把各类QQ游戏打一遍,点亮游戏图标。

下面这些图标,你还熟悉吗?

上学时,我们最爱好的体育项目是篮球,那些年叱咤整个青春的球员分袂是科比跟麦迪、詹姆斯。

后来,我们爱上了游戏《好汉联盟》,大局部男生最爱玩的位置是ADC,由于女生们大多都爱好走位风流输出极高的好汉脚色。

但如今的日常,大多数都是:

“你还打篮球吗?”“不打,没时辰。”“你还玩《好汉联盟》吗?”“不玩,如今只玩吃鸡。”

上个月的好汉联盟季中约请赛上,五个中国人构成的RNG战队击败了韩国队,时隔多年再一次拿到世界级比赛的冠军。大学宿舍群俄然就起头喝彩雀跃,纷纷议论要不要趁着周末来一把排位。

前些天NBA西部决赛,火箭VS勇士,又有若干好多人,一边假装工作一边在后台偷偷播放着直播,保罗、哈登每进一球就打动得手舞足蹈?

其实不是我们不玩了,只是跟着时辰流逝,天天必玩的《好汉联盟》变成了《绝地求生》,新买的AJ 1也变成了搭配衣服用,悲不雅观不雅观的篮球放在电脑桌下堆满了灰。

你们说,是不是如许的呢?

难忘,回不去的奋斗岁月

“什么时辰是你最博学的时辰?”“高考前,我感受本身上知天文下知地舆”......

关于高考,80、90与00后没有区别。那都是一个让人难忘的6月。

那一年,我们不晓得翻了若干好屡次《5年高考,3年模仿》,刷了若干好多张试题;在上课的时辰偶尔拿起手机发个QQ讯息、把小说藏在课本下,都要四下不雅观不雅观望看看班主任那张恐惧的脸,有没有呈如今教室双方的玻璃窗上。

偶尔有一个可贵喘气的课间安眠,就会和前桌后桌的同窗畅想高考后要去哪个大学、毕业游览要去哪里玩。

那一年,燥热的炎天,风扇在屋顶呼啦啦的转着,手里的笔转得比风扇还快,内心梦想着新更韩剧的剧情,根柢听不进播送里的英语听力。

晚自习后,阳台上飘洒着白花花的试卷,像下了一场关于青春和辞别的大雪,楼下教育主任吼得越凶,“雪”下得越大,那是我们末了一次可以反叛了。

那一年,我依稀记得由于高考失误,坐在楼道里痛哭流涕的同窗;也记得高三上的末了的一堂课,有些人默默流泪,有些人回身分开。

那时的我们,顶着高考的压力却不晓得那是永久不会重来的日子。

毕业,有些事再也不能做

高考后,从满怀等待的神色,进入大学,再到毕业,带着某些遗憾分开大学。年光留给我们的除了那张笑得巨丑无比的大合照,仿佛什么都没留下。

四年的时辰过得太快,仿佛紫薯精打了个响指,并吞饭堂操场自习室的人就再也不是本身,有些事儿也再也不能做了。

不消担忧早课时整间宿舍都起不来床,四处找人辅佐喊“到”,今后再也没人记你缺课了。

不消考试前一个礼拜进修整个学期的课程,再也不会挂科,做错了事也没人再给你补考的机缘了。

正大亮光在街上浪荡一天的日子没有了,踏结壮实抱着奶茶在宿舍里安心做米虫的年光曩昔了,再也没有寒假暑假了......

还有那些爱的人,已经一同今夜狂欢,在饿到发疯的三更一起打动手电筒吃泡面,分享过几十G的硬盘种子,在考试前一起挑灯夜读的人。今后隔山隔海,不知何时能再相见。

虽然很暴虐,但人总要学着本身长大。

工作,还没顺应就要上手

脱放学士服,背上了全身孤勇,对将来还有些迷茫,对校园还布满不舍,对这个都市这个世界既是猎奇,却又不得不连连系适的间隔......

我们信托将来可期,参加了几排场试,等待OFFER的到来。

那时辰的我们,手里捏实在习几个月拿到的几千块工资。策画着若安在这座几万万人的都市里安身立命。看着身边的人一个又一个离去,来了走,走了来,却不晓得本身的将来又在哪里。就这么在迷茫中挣扎,坚持到了今天。

从门生到人员的改变,就像是一场措手不及的生长,没来得及学会蒙受工作、糊口的重量,就要学会在上司口无遮拦的谴责中长大。

但即使是如许,也在学着渐渐顺应,全力地不去拖累其别人。

家庭,吃了苦也要说很甜

还记得刚找工作的时辰,看着人来人往的马路,茫然地按着导航走,到廉价的旅馆住50一晚的床铺,却仍是打电话跟怙恃说:“别担忧,我已经租到房子了,工作也快搞定了。”

80、90后这两代人啊,日常平常老是被说只为本身着想,从来不在乎其别人的感应感染,可是当我们接通怙恃的电话的时辰,却也变得“子虚”起来了。

后来,找到了工作,起头了一段没亲戚、没伴侣、一小我租房、一小我用饭睡觉的日子,拿着少得可怜的工资,向往着将来的糊口。

渐渐地,我们跟各类伴侣渐渐疏远,面临这些都装作毫不在意,只在某个深夜俄然醒来的时辰,发一条伴侣圈:“我想回家了!”嗯,仍是仅对本身可见的那种。

面临家人,即使吃了苦也要说是甜的,就怕他们担忧。也是在这个时辰感受本身懂事了,成熟了,也起头渐渐变老了。

年光,就是这么猝不及防

记得,5年前的如今,80后也在集体诉说着“变老”这件事。他们唱着“老男孩”,留念记忆里的校园民谣和上铺的兄弟、追过的女孩,在90后面前感伤“老了”“心好累,感受不会再爱了”......

如今,这些已经感伤年光易逝的第一批80后,大局部都已经立室立业、为孩子的学位跟落户的问题懊恼着;还有一局部的80后,接替了70后的叔叔阿姨们成为了今朝社会生长的中流砥柱。

而90后呢,也已经生长完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敏捷地从80后的手里“抢”过接力棒。

记忆里的90后,顶着“反叛”、“个性”的词汇,与那时的世界格格不入,一转眼便在稚嫩的脸蛋上“浓妆淡抹”,筹算在职场上大干一番。

眨眼间我们已经从一个稚嫩的门生,变成一个职场里的老油条。

年光啊,就是这么猝不及防!

上班的日子,每一天都是焦炙的。朝九晚六的工作时长,被超额的工作量拉成了朝九晚九,天天回抵家里都快11点了。周末的双休日,能赖床睡到午时,起来草草吃个简餐再继续把这一周没完成的工作做完,就算是放假了。

这应该是大多数80、90后的状态吧,一边岁月静好,一边负重前行。

我们繁忙着、奔跑着,全力地工作;也时常在想,若是重过一次那年的六月,如今的本身会不会有什么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