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江苏扬州村官养殖出超大小龙虾,秘诀是……

近几年来,江苏扬州积极探索水稻生产结构调整,推广稻田种养模式,“一稻三虾”这一种养模式先后在高邮、邗江、广陵等地推广。广陵区李典镇伏固村的镇聘大学生村官张超,与村集体及种植大户合作,开始了“一稻三虾”的种养示范。

今年4月18日,张超在扬州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他们投放了小龙虾苗并进行养殖管理,到现在,小龙虾苗已悉数长大。

据悉,因为养殖的小龙虾个头大,张超还得了一个外号——超哥,“超哥养出了超大小龙虾。”

扬州农科院研究员、小龙虾养殖专家张家宏说,一般农户养殖的小龙虾,上市时个头一般在7-9钱,超过1两的小龙虾最多占到20%,“像超哥养殖的小龙虾,几乎只只都超过1两,而且有80%达1.5两,30%左右的小龙虾达到了2两左右,这在小龙虾养殖中是很牛的,创造了小龙虾平均只重养殖的新记录,这也是他们能成为小龙虾养殖典型的原因。”

张超说,他们养小龙虾前,确实没料到小龙虾能长这么大,“因为也是第一次养小龙虾,没敢多投苗,一亩只投了40斤小龙虾苗。”

张家宏认为,正是因为苗投放得少,小龙虾生存空间更大,个头才能长得这么大,“普通的中小规格虾,市场价格低,综合效益不高,而‘稻前虾’养殖适合‘低密度、养大个’,而且市场俏、效益高。”

张家宏说,水花生作为外来入侵植物,在很多水域都被当作恶性杂草,但他们研究发现,水花生对小龙虾养殖很有帮助,“既可以帮助净化稻田水质,为小龙虾遮阳、又能作为小龙虾的栖息藏身地躲避敌害生物捕食,还能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因此,我们在推广‘一稻三虾’时,要求养殖户在塘口种植一些水花生,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他水域的水花生数量,减轻其对环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