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考新政影响:抬高几乎所有学校录取线,定转统或将消失!

4月10日,陕西省教育厅官网发布文件《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涉及到中考定向生政策的巨大变化。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1、确保定向生计划全部完成

定向分配招生计划要在满足各市、县(区)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按照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确保优质普通高中的定向生招生计划全部完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小升初阶段择校的考生将失去定向资格

为落实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只有属于初中学校招生片区范围内的应届初中生才可享受定向招生资格,凡是在初中阶段择校的学生不得享受定向招生名额,以有效化解“择校热”现象。

在了解这一冲击之后,家长们从震惊,到愤慨,再到疑惑,这个政策变动对我们孩子到底有什么影响?意味着什么?

【对学校的影响】

1、高中学校生源两端化

①统招生

往年定向生名额招不满转为统招生,即为定转统,而在新政之中,定向生计划要全部完成,即意味着定转统将退出历史舞台。

定转统在本质上,就是统招生名额。所以,统招生名额将减少。

一类学校统招生:尖端生程度不变

对于五大名校来说,其位于“生源链”顶端,虽然定转统的消失,导致其实质上招收的统招生名额会压缩,但是招来的那部分统招生构成与尖端程度是不变的。

二三类学校统招生:尖端生进一步尖端化

民办学校考生失去了定向资格,那么会有一批民办学校中排名靠前的孩子无法再通过定向进入到一类学校,而只能实打实地靠中考成绩走统招。

也就是原本走定向上一类/二类学校的孩子,在实施新政之后,将只能走统招上二类/三类学校,故而提升了二三类学校的尖端生源水平。

②定向生

一二类学校定向生:低层次生源更低、更多

由于定向生计划将要全部完成,意味着放开最多低40分的限制,全面放开,只要达到普高线,排名符合要求即可录取。

则相较于往年来说,会有相当大一部分考生以更低的分数定向进入一二类学校,进一步拉低其低层次生源。

从整体上来看,可以说,是这部分“矮个子中的高个儿”顶替了原本走定转统录取的那部分考生。长期循环下去,高中学校生源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

普高、底层类:无影响

对于非省标准化高中,不分配指标,所以高中生源是不受新政影响的。以及部分处于“生源链”底层的学校,也是不影响的。

2、二三类学校受益

①尖端生程度提高

新政从整体上对于二三类学校来说,带来的好处比较明显。正如上文所说,其尖端生虽然从数量上未必有变化,但是质量上有所提升,将进一步尖端化。

②民办尖子生走定向上一类的通道关闭,留在本校的可能性增大。

二三类民办学校的尖子生由于失去了定向资格,所以排名靠前的考生也就失去了走定向上更好学校的指望(一类尖子生不需要走定向就能上好学校),只能走统招,那么其留在本校高中部的可能性就会更高。

对于苦苦挽留本校尖端生源的二三类学校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

【对学生的影响】

1、公办学校学生或将能分配到更多名额

2018年西安中考定向生继续按照占统招生50%比例进行分配,那么,在新政之下,所有民办学校考生、小升初择校的考生都失去了定向资格,必然会多出一部分定向名额,这部分名额很大可能就是分配给了初中公办学校。

也就是说,公办学校的考生将能获得更多机会以定向照顾进入到更好的学校。

2、三类公办学校排名靠前考生最受益

并不是说二类学校排名靠前的考生不受益,只是三类公办学校的考生在这一点上最为突出和震撼。

比如,西工大附中在2017年给城六区所有学校共分配了170个定向指标,其中大约150个都分给了二类下游和三类学校,在往年存在40分限制的情况下,这些学校里有很多学生即使排名在前三,也达不到西工大附中统招线下40分,所以定向生名额被大量浪费,转为西工大附中的统招生名额。

而在新政之下,如果放开了40分的限制,在二三类学校排名前三,甚至前十的考生,只要达到了普高线之上,就是百分百能录取到分配了指标的学校,几乎等于是保送了!

3、抬高几乎所有学校分数线

很多家长在看到新政之后,并没有觉得跟自己有多大关系。定向生?反正我娃也不打算走这条路。很抱歉,新政将影响到至少90%的西安考生。

除了最顶端的学生,仍然淡定地走统招,上他们的一类以外,其他所有考生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分数线会抬高到什么程度,家长们也不用过于担心,预计幅度不会太大。后续我们会继续用数据给大家分析,具体还是要看2018年定向生名额如何分配。

①定转统消失,相当于减少统招名额,分数线上涨

如前文所述,定转统消失,本质上是削减了学校统招名额,必然会带来分数线上涨。

在往年,我们总是告诉家长们看一所学校的分数线时,只看定转统线就行,不要看统招线。而在新政之后,抱歉,没有定转统线了,只能看统招线。

②二类学校统招生尖端程度提升,分数线上涨

一类民办学校尖子生仍然正常走统招上一类,不走定向。

二类民办学校尖子生定向资格取消,只能走统招,(假设这部分学生走统招上不了一类)则会占据二类学校统招名额,二类学校统招生尖端程度提升,分数线提高。

新政对于定向生的重新布局,将高中学校的生源结构一点点重新洗牌,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抬高普高线。

——下面,具体我们来对应看看,对于民办和公办学校不同程度的考生,分别各自会带来什么影响。

民办学校考生(失去定向资格)

一类(五大)尖子生:

无影响。这一类考生本来也是奔一类高中,无所谓,原本就是走统招上,不需要定向。

一类中游生:

有部分影响。如果原本想走定向上一类,新政没有影响(看似有影响,其实并没有)。原本也抢不到名额,会被排名靠前的孩子(达到定转统也录到了定向)抢占定向名额。

一类下游生:

如果原本想走定向上二三类,那就会受到影响。因为,原本虽然排名不占优势,但是避开热门学校,还是可以选择一个超出孩子实际水平的好学校的。

二三类尖子生:

有影响。原本可以凭排名优势,定向上更好的一类学校的,现在只能凭中考成绩走统招,要么刚刚够上一/二类统招线,要么只能继续在二/三类上。

二三类中下游生:

有影响。原本错开热门学校填定向,或许可以录取到一所录取线高于孩子中考成绩的二/三类学校。

PS:此推论中的一二三类学校与尖子生、中下游生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只是为了便于理解,简单粗暴地划个范围,实际还要看具体情况。

公办学校考生(增加定向名额,且全部录完)

一类:仅有师大附中,略过不提。

二三类尖子生:有利。可以有更多机会,以更低分数录取到一类/二类学校。

二三类中下游生:有利。可以有更多机会,以更低分数录取到好一点的二类/三类学校。

最后,在新政进一步细则出台之前,一切尚无定论,再者说,到低是否从2018届中考生就开始,也还不能完全肯定。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本文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