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可基德曼早年作品,街道是粉筆畫的,但節奏緊湊、劇情多次反轉

提起“狗”這個名詞,我們不免會聯想到“友好、善良、忠誠”或者諸如此類的詞語,

阿妹卻被這部沒有[狗]的“狗劇”,刷新了三觀,看完後忍不住呼叫媽媽。

它就是:

《狗鎮》

它由拉斯·馮·提爾執導。

他被各大媒體評為——集種種極致個性於一身的丹麥“鬼才”,是繼英格瑪-伯格曼之後北歐電影界的又一傑出代表。

它的主演——妮可·基德曼,是位名副其實的奧斯卡影后。

當時的妮可正處於顏值巔峰,她的作品《冷山》、《紅磨坊》、《時時刻刻》等更是備受好評,美國雜誌《人物》早將她評選為世界50位美人之一。

(先來吸一波妮可的盛世美顏!)

它的豆瓣評分是這樣的,喜愛它的眾多影迷紛紛表示:

給五星都不足夠!

它是電影史上比較特殊的一部影片,採用舞臺劇的形式,街道、房子都是用粉筆畫出來的,極簡的佈景一覽無遺。

美國一個隱秘小鎮,道格維爾。

這個鎮子不大,人口也不多,人們都麻木的活著,如電腦程序一般井井有條。

他們失去熱情,對生活所必須之外的東西毫不關心,鄰里之間也很冷漠。

他們與世無爭,不受法律約束,能夠自給自足。

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所描繪一般,“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景……”

隨著一聲槍響,Grace的到來打破了小鎮的寧靜。

第一個發現她的是一隻粉筆畫的“狗”,它叫“莫斯”,她見到的第一個人是“作家”湯姆。

湯姆一直以“作家”自居,其實他只是個無所事事的啃老族罷了。

沒事他就在鎮上到處亂轉,再要麼就是和傻子下下棋,打發時間。

說他是個廢柴,還真有點抬舉了。

他是第一個對這個小鎮感到厭倦的人。

Grace的美貌和弱不禁風激起了湯姆的色慾和保護欲,還有那一絲僅存的善意,讓他決心收留這樣一個美人。

小鎮的居民們一開始不同意Grace留在這裡,他們對陌生人有著天然的牴觸情緒,同情心已經下線,出於本能的趨利避害。

經過會議她們最終讓她留下了,也許她會給大家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新鮮血液的注入讓湯姆枯燥的生活增添了點樂趣。

他開啟了他的“救贖”之旅,用他的話來說“這個地方已經從裡面開始腐爛了”。

Grace很快發現這裡的人們都很孤獨,但她仍然相信大家會喜歡自己的。

她認定這就是世外桃源,開始無可救藥的“愛”著鎮上的每個人。

得到了庇護之所,她開始用心用力的“工作”來博得大家的好感。

陪孤寡老人聊天、當保姆照顧小孩、幫農夫幹活、做家務……

那些本來不需要她的工作,她做得僅僅有條,她成功的“介入”了道格維爾的生活。

到了Grace約定“離開”的日子,大家送給了她一些旅途所需的物品,Grace認為“自己在這裡有朋友,雖然不是全部人”。

她用實際行動喚醒了他們的善良,小鎮的人們接受了她。

大家都認為美好的Grace拯救了他們,讓不會笑的查理笑容滿面、內心封閉的老人與人親近、為運貨工的生活提供便利……

就這樣結局,挺好的不是嗎?溫馨又溫暖。

但幸福是短暫的,“流浪”女孩的故事發生了改變。

警察來到道格維爾,張貼告示高額懸賞,上面說Grace搶劫了銀行,於是她升級成了“通緝犯”。

小鎮的人們開始懷疑她的忠誠度,重新考慮這個女孩是否值得留在這裡。

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大家決定她可以留下來,但是必須付出雙倍的勞動並降低薪水.。

面對這樣赤裸裸的剝削,Grace沒有提出異議,她更加“賣力”的討好著鎮上的每個人。

“村花”告訴她,自己同意她留下來的原因是“她能夠吸鎮上男人們討厭的目光,包括湯姆”。

這讓Grace感到驚愕,就在她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又一樁噩耗降臨到她的身上。

警察又一次來到了這裡。

趁著這個機會,忠厚老實的查克料定Grace不敢大聲尖叫,他侵犯了她。

少言少語的農夫也能做出這樣的事情,讓人猝不及防。

誠如錢鍾書在《圍城》中所言:

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是飯粒裡的沙礫或者魚骨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而代的傷痛。

到處尋找她的湯姆就在門外,明明“看的見”卻什麼也做不了,真是諷刺。

為了留下來,她選擇了忍讓。

農夫的兒子讓她打他,這樣無理的要求讓Grace無法接受。

小男孩威脅她“不打他,就反對她留下來,並表示沒有人會知道”,她無可奈何地同意了。

為了趕走她,小男孩故意告訴了媽媽Grace打他。

這讓阿妹想起了《春夏秋冬又一春》,小男孩把石頭綁在各種動物身上的那一幕。

人之初,性本惡,荀子說的其實也沒錯。

一天晚上,查克的的妻子來到了Grace的住處,她指責Grace勾引自己的丈夫。

她認定Grace是個徹頭徹尾的壞女人。

(What?勾引?自己的丈夫什麼樣子心裡沒數的嗎)

“村花”還沒恢復失去追捧的落差感,嫉妒使她醜陋,她隨聲附和,表示自己也很討厭Grace。

三個女人一臺戲。

她們一如既往的上演了一場潑婦撕小三的戲碼。

雜碎Grace心愛的玩偶,並對她說“你要是忍住不哭,我就停手。”

她心中的烏托邦已經破滅,始終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

她的“朋友”就像掉落的樹葉,開始一個個離她而去。

終於,她想要逃離這裡。在男友的幫助下,女主跟隨貨車一起出城。

被認為最“靠譜”的司機仗著女主身無分文,想從她身上獲取更多好處,隨即也侵犯了她。

為了離開,她又忍了,她雙眼無神的望著天空,她認為一切都會過去的。

為了避免麻煩,司機又將她帶了回去。

再次回到熟悉的小鎮,一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家藉口為了她“好”,一起給她套上了狗鏈。

白天她拖著沉重的鏈子繼續工作著,夜晚男人將她當作洩憤的工具。

老人也開始猥褻她,在他們眼裡,她甚至連狗都比不上。

他們撕下了溫情脈脈的面具,凌辱她,威脅她,將她的“價值”最大化。

而這群人始終站在施捨者的角度,高高在上,毫無愧疚之感。

是他們給了這個“通緝犯”一個安身之所,並且一直在為她“考慮”,她所有的付出都被認為是理所應當。

即使是這樣殘忍的對待,她還是沒有一點兒脾氣。

在她看來,他們更像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應該被寬恕、原諒。

從頭到尾,可以說是女主的善良縱容了小鎮人們的邪惡。

查克說的對:“這是個邪惡當道的年代”

小鎮上只有一個人沒有強迫過她——湯姆。

當這個“愛”她的男人得知自己再也無法永遠獨佔她時,他也開始像其他人一樣.

遭到拒絕後他口不擇言來了句“為什麼他們可以那樣做,我卻不行?”

其實這個小鎮的人所有人都一樣,層層外衣包裹下的他們一樣的醜陋、偽善。

一氣之下,湯姆“告發”了她。

當她失去了價值,居民開始驅逐她,他們日日在鎮口等待著,好像這樣她就能早點離開。

父親看到慘遭虐待的Grace容顏大變,而湯姆還在愚蠢的將“功勞”攬到自己身上。

他就像一隻拼命討好主人的哈巴狗,讓人一陣反胃。

原本為了躲避父親,她選擇離開,她認為父親的罪惡是不可遠原諒的,相比之下,狗鎮的人們依舊可以被原諒。

Grace說“如果自己住在這裡,也會像他們一樣”。

(女主的三觀,可真是“與眾不同”!)

與父親討論“傲慢”這個話題後,她決定“救贖”這群人。

一味這樣病態的行善,其實是在施惡。

她認清了狗鎮人的醜惡嘴臉,她說“世界上缺了這個小鎮會更好”。

以牙還牙,以暴制暴。

她借父親的權力,屠殺了狗鎮的居民,親手打死了湯姆。

用同樣的方式懲罰了那個女人“從孩子下手,她要是忍住眼淚就停手。”

Grace最後變成了和父親一樣“罪惡”的人,從一個“女孩”成長為了一個“女人”。

這時候,那個粉筆畫的狗跳出來成了真正的狗,“狗鎮”成了真的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