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信你就试试

马蹄,又名荸荠、水栗、乌芋、菩荠等,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马蹄花果期5-10月,马蹄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喜温爱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马蹄喜硼,硼元素可以有效改善马蹄的红尾病,另外马蹄在前期注重氮肥,促进马蹄分蘖,中后期注重磷钾肥,促进马蹄球茎膨大。下面谈谈我们安农公司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款“马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马蹄

品种选择

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性繁殖(市场也有试管苗销售)。马蹄是通过匍匐茎繁殖的,播种前逐个选取表皮无破损、顶芽侧芽粗壮健全、皮深褐色、单球茎重为15g以上、具有所栽培品种特征的球茎做种荠,播种前用先正达“福道护”套餐兑水5Kg浸泡18-24小时,杀死表面病菌,每亩大田需种荠大约15-20千克。

育苗时间以及催芽

马蹄幼苗

马蹄育苗时间因移栽时期而定,在移栽前30-35天(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育苗,育苗前先进行室内催芽,使用一定的容器装好少量的泥,将马蹄的球茎一个一个地排入准备的容器,并将球茎按入泥中1-2cm,株行距为6×6cm,要求芽头向上、高低一致,田间保持水层1-2cm。15-20天以后,苗高10cm左右、并有5-6根叶状茎时就可以进行假植了。待马蹄假植前用“农乐道”套餐兑水15Kg喷雾(或者淋根),然后再在水田里进行排种和假植。

秧田准备以及排种假植

马蹄苗

育秧田要选择在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地方,将秧田深耕、细耙、整平,四周要留有畦沟并筑好围埂,因为这一时期马蹄生长的营养主要来自马蹄球茎。马蹄假植就是把所育的小苗分开,扩大它的株行距。假植的具体做法是在排种后20-25天,将叶状茎10-15厘米的球茎移植于马蹄秧田中,按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栽入球茎,这样既有利于发根,又扩大了苗的营养面积。

苗期管理

马蹄移苗后的秧田最好保持2-3cm的浅水层,这样可以提高土温,促进苗的生长。移苗后约15天左右,每亩施入活性硅钙镁肥25Kg,注意要撒施,不能集中施在根的附近,以免烧伤幼苗根部,然后用“田园三宝”套餐喷雾1-2次。经30-40天后,当苗高35-40cm叶状茎粗0.5cm以上,就可以起苗定植到大田了。

挖马蹄

挖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