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指標彙總之三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反應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的指標,財務指標大體可以分為三大活動(融資、經營、投資)及三大表報(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對於普通中小散戶來說,一大堆的報表數據不是能夠讀懂的,就算專業的財務人員也要花大量的時間來研究,為簡化研究財務指標並瞭解每項指標的用途!

看營收找高成長公司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0%;2. 季度主營收入環比增長30%;3. 主營三年複合增長率30%。持股一年後,有什麼結果呢?根據新東風無憂價值網選股平臺的統計,符合上面條件選出的26家公司其間平均漲跌幅142% ,比上證指數同期73%的漲跌幅強了近一倍。

分析上市公司財報分析法

所處的行業發展狀況和前景,判斷行業將發生的變化及其對上市公司的影響,被劉姝威排在財報分析的第一步。

  “比如,什麼樣的家電行業上市公司會被淘汰出局?根據對家電行業的分析,不具備核心技術的領先優勢和市場狹小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舉例在經濟危機下我國空調行業整體呈現負增長,卻仍實現淨利潤增長的格力電器、青島海爾等名列前茅的家電行業上市公司時,劉姝威表示。

  “比如金融風暴下化工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都出現了系統性風險,該風險在短期內不會消失。因此看化工企業的話,看它有沒有為做出改變而做好準備,這是一個關鍵。”劉姝威表示。

由縱到橫 同行比較是關鍵

  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比較,被劉姝威列為投資者讀財報的第三步。

  劉姝威介紹到,在同一行業中,無論是龍頭企業還是落後企業,它們的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都不會明顯地偏離同一平均值。如果發生偏離,投資者必須分析其原因,通過比較同業企業財務指標、主營產品結構、經營策略等,判斷不同企業的盈利和發展空間。

  “如2008年寶鋼股份與邯鄲鋼鐵的庫存商品增量,寶鋼的主營產品多是高端產品,毛利率較高,雖受金融風暴的影響,需求銳減,但存貨僅比上年增加0.57%;而邯鋼缺少高利潤率的高端產品,主營產品毛利率較低,所以存貨比上年增加108%,這就是比較出來的區別。”劉姝威表示。

  “分析上市公司,不僅僅是要看財務報表。因為財務報表已經是過去時了。股民首先要關注的是企業的經營策略,看企業中報中的董事會報告,看這家企業對宏觀經濟的判斷,對整個行業的判斷,以及對過去一個經濟週期自身業績的總結和未來規劃。董事會成員結構也要看,技術專家和財務專家要比例相當。”

而談到上市企業財報作假,劉姝威表示,目前財務造假的手段越來越高,其中最高境界就是用會計處理方法來造假。這種造假就只有通過另種方式被識破,一個是企業內部人士自曝家醜,另一個就是一流的財務專家來揭穿。

正確使用市盈率

  市盈率是估計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20~3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

  但是作為選股指標,投資者如何正確使用市盈率找到一隻好股票呢?深圳同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馳在其《白話投資》一書中推薦使用PEG作為衡量股價是否合適的標準,即用市盈率除以利潤增長率再乘以100,PEG小於1,表明該股票的風險小,股價便宜。

從每股淨資產看公司前景

  每股淨資產重點反映股東權益的含金量,它是公司歷年經營成果的長期累積。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無論公司成立時間有多長,也不管公司上市有多久,只要淨資產是不斷增加的,尤其是每股淨資產是不斷提升的,則表明公司正處在不斷成長之中。相反,如果公司每股淨資產不斷下降,則公司前景就不妙。因此,每股淨資產數值越高越好。

  一般而言,每股淨資產高於2元,可視為正常水平或一般水平。

熊市中巧用市淨率

  市淨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率,也是股票投資分析中重要指標之一。對於投資者來說,按照市淨率選股標準,市淨率越低的股票,其風險係數越少一些。而在熊市中,市淨率更成為投資者們較為青睞的選股指標之一,原因就在於市淨率能夠體現股價的安全邊際。

每股未分配利潤值應適度

  每股未分配利潤,是指公司歷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它是公司未來可擴大再生產或是可分配的重要物質基礎。與每股淨資產一樣,它也是一個存量指標。

  每股未分配利潤應該是一個適度的值,並非越高越好。未分配利潤長期積累而不分配,肯定是會貶值的。

  由於每股未分配利潤反映的是公司歷年的盈餘或虧損的總積累,因此,它尤其更能真實地反映公司的歷年滾存的賬面虧損。

現金流指標

  股票投資中參考較多的現金流指標主要是自由現金流和經營現金流。自由現金流表示的是公司可以自由支配的現金;經營現金流則反映了主營業務的現金收支狀況。經濟不景氣時,現金流充裕的公司進行併購擴張等能力較強,抗風險係數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