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加入 MSCI 指数倒计时

觅罗宝特邀顶级投行瑞银机构(UBS)投资专家J先生为大家每周做“前瞻性”全球市场解读

*我们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 尽管海外中国股的基本面仍稳健,但是在外部不确定性冲击下,投资者态度谨慎。而我坚信市场仍有上行潜力,因此在地区战术资产配置中维持对中国股票的加码评级。

· 中国境内A股即将在几周之后被MSCI明晟纳入其基准指数,这将是A股融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此举标志着A股继续迈向机构化与国际化,并很可能成为未来数年A股表现的关键驱动因素。

· 消费可望继续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中国消费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最近CIO推出两个新投资主题:《中国高端消费的受益者》和《低线城市 –中国下个增长引擎》。

我的观点

4月份海外中国股票的表现一般,相关指数一直在狭窄区间内波动,当月回报率与上月持平。尽管基本面仍稳固,但在外部不确定性冲击之下,投资者抱持守势。然而我相信市场仍有上行空间,并在地区战术资产配置中维持对中国股票的加码评级,利好因素包括盈利稳健、宏观经济形势有利、估值合理。

与此同时,再过几周A股就将正式被MSCI纳入其基准指数。这是A股融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这一市场继续向机构化和国际化迈进,并有望成为今后数年A股市场表现的重要催化剂。从5月开始,内地与香港股票互联互通机制下的每日交易额度已扩大三倍,显示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我认为此举将为MSCI在未来逐渐增加A股配置铺平道路。

CIO在近期将推出两个侧重于中国消费增长的新投资主题。一个是关于消费升级的“中国高端消费的受益者”,其主要驱动因素是城市化和由此带来的收入增长。另一个主题则聚焦中国的低线城市,我认为随着这些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民日渐富裕且乐于消费,它们将是未来十年中国消费繁荣的关键驱动力。

4月份海外中国股表现一般

海外中国股4月份表现平平。MSCI中国指数一直在狭窄区间内波动,当月回报与上月持平。虽然基本面仍稳健,但是由于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利率前景以及中东局势等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投资者态度仍谨慎。电信与公用事业等防御类股在4月份表现突出,而信息技术(IT)、非必需消费品等成长类股则跑输大盘。能源与材料板块还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国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等全球不确定性是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的主要原因。我最青睐的金融板块在4月份继续跑赢大市,中国各大国有银行的运营情况持续改善是一大支撑因素。

到4月底MSCI中国指数的总回报率在2%以上。该指数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12.5倍)与市净率(1.7倍)都已经降至2017年中时的水平,且低于历史均值。我认为这与稳健的宏观经济与强劲的企业盈利基本面不符。我坚信海外中国股仍有上行空间,在强劲的企业盈利、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估值仍合理等利好推动下,我在地区战术资产配置中维持对中国股票的加码评级。

A股加入MSCI倒计时

现在距离MSCI正式纳入A股只剩短短几周的时间。这是A股融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6月1日起,MSCI将把A股中的230只大盘股纳入其全球基准指数。如果按照MSCI提议的5%纳入因子计,A股在MSCI中国指数中的权重将在2.6%左右,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为0.8%,在MSCI所有国家世界指数中的权重为0.1%。虽然权重相对较低,但加入MSCI指数标志着A股机构化和国际化的延续,并有望成为未来数年A股业绩的关键催化剂。

尽管年初迄今A股的表现差强人意,但股票互联互通机制下的北向资金流入依然强劲,净买入A股达740亿人民币,比2017年同期大幅增长45%。而且最近几周北向资金有加快流入迹象,显示出在MSCI即将纳入A股前,投资者持续加仓A股。

从5月1日起,股票互联互通机制下的北向和南向交易每日额度均扩大三倍,这是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举措的一部分。尽管自2017年以来每日额度平均使用率在15%以下,在MSCI纳入A股初期,当前额度应该能够满足投资者买进A股的需求,但我认为此次扩容将为日后MSCI纳入大市值A股以及中盘股铺平道路。

侧重中国消费增长的两个新主题

尽管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但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仍达到6.8%,与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速相同。房地产复苏以及服务业走强、工业产值增长、消费强劲,都对内需起到提振作用。一季度消费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7.8%,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ross capital formation)与净出口的贡献率则分别在31.3%和-9.1%。随着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消费将继续展示威力,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还将上升。

最近CIO推出两项关于中国整体消费增长的投资主题。一个是关于消费升级的“中国高端消费的受益者”,其主要驱动因素是城市化和由此带来的收入增长。过去一年来,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周期性因素也转为正面。投资者可通过投资于消费品或服务行业上市公司以及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国际奢侈品牌上市公司来参与中国高端消费主题。

另一方面,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超大型城市仍在快速发展之际,低线城市的增长潜力也不容小觑。我认为,在政策支持、城市群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溢出效应以及消费升级等利好因素推动下,这些低线城市的规模将日益扩大,人民将日渐富裕且更乐于消费。它们将成为未来十年新增城市居民的主要聚居地,而这些人口将成为推动个人消费增长的生力军。这些城市将是未来十年中国消费荣景的关键驱动力。在这些城市有较高敞口的企业将受益于这种长期结构性利好因素。

我仍看好成长性板块

尽管短期市场情绪偏弱,但我依然青睐成长性板块,包括信息技术(IT)和非必需消费品等。鉴于中国大型国有银行的运营情况日渐改善,我仍看好金融类股。利润率与资产质量改善将推动银行股的股本回报率和估值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我对工业、材料和电信板块仍持谨慎看法。

关于J先生

J先生拥有超过25年资产管理经验,资管规模超过20亿美金。

关于UBS

瑞银集团 (UBS) 是欧洲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目前遍布全球所有主要金融中心。它在52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其雇员约34%人在美洲工作,34%人在瑞士,18%人在欧洲的其他国家,中东和非洲,14%在亚太地区。瑞银集团(瑞银)在全球雇用了大约60000人。2016年UBS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0687亿美元,约13.8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法国2016年GDP,或山东省2016年GDP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