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桥行车新规,一切“回归”交通

为规范高架路行车秩序,降低行车干扰,提高长距离通行效率,充分利用周边路网资源,从5月12日起,哈尔滨市跨中山路文昌桥,禁止由双侧上桥匝道驶入主桥(交口设有隔离护栏)。同时对文昌街从和兴路至文政街路段增设车道隔离设施,对文昌桥与宣化桥合流路段增设交替通行提示标志,文昌街与和兴路交叉口重新分配导向车道。

争议比较大的,是2013年4月实行的“旧规”——跨中山路文昌桥(驶往黄河路方向),早晚高峰时段禁止由上桥匝道驶入主桥。每天,在禁行现场的出勤民警不临时封闭入口而只管摄录取证罚款,难免让市民质疑,这项规定不是为了交通而另有目的,最后不得不取消。

“新规”则有明显不同,它找准了影响文昌桥车辆通行速度的一个关键——平交叉。5年前的“旧规”,禁而不封,任由驾驶员有意或无意地驶入,交叉依旧,行车干扰依然。今年的“新规”,上桥入口封闭,下桥与跨中山路车辆分道行驶,完全不交叉,交通停滞点被彻底打通。类似的分道设置,在和兴路至文政街路段、文昌桥与宣化桥合流路段、文昌街与和兴路交叉口也做了调整,以隔离护栏、分道线或交替通行提示标志等加以规范。

“新规”更是针对驾驶员不良习惯的一次规范。众所周知,目前驾驶员行车时的提前“排队”意识不强,往往在快要进入交叉口时才开始变道,经常出现争道、夹塞现象,行车秩序较差。“新规”通过比较科学的分道规划,“迫使”驾驶员提前变道排队,减少不必要的争抢,有利于大大提升通行效率,更可以培养驾驶员在其他道路上行车时的排队意识。

“新规”也有待完善。既然它的目标是“提高长距离通行效率”,就要考虑与文昌桥连为一体的征仪路的通行问题。目前,征仪路与学府三道街、学府四道街、保健路三个交叉口,高峰期通行压力很大,同样需要进行科学的调研和疏导,否则,长距离通行效率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提高。

跨中山路文昌桥匝道目前还缺乏禁行的提醒,告知不明情况的驾驶员从文化街上桥匝道驶入文昌高架桥。文昌桥驶入安发桥车辆与文化街上桥车辆依然是一个明显的平交叉点,“新规”既然为了打通平交叉点,不妨考虑用隔离护栏封闭入口,禁止文昌桥上的车辆在此进入安发桥,而提醒车辆在跨中山路处下桥,从文化街匝道上桥。

文昌桥作为市区内为数不多的主力高架桥,车流量本来就大,“新规”即使无法立竿见影收到奇效也可以理解。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新规”显然是经过交通工程专家论证的一次科学调整。一切为了交通,一切回归交通,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改变。(田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