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政策“走了样” “热心”主任念歪经——竹溪县城关镇水寨村主任汤守云违纪案例剖析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

●违纪问题通报

竹溪县城关镇水寨村主任汤守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将不符合政策的财政供养人员汤某某女儿纳入贫困人口,将不符合政策的机关退休人员彭某某申报为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对象。汤守云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事件回顾

2014年,竹溪县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铺开,城关镇水寨村主任汤守云具体负责本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掌管着贫困户“准入”和建档立卡的“大权”。

“汤主任,现在国家精准扶贫好政策来了,我也到村委会去申请了,你看就我家到现在还住在破烂的土墙房子里面,能不能请你帮个忙,把我们家也纳入贫困户?”村民汤某某看到精准扶贫的政策宣传后,主动找到村主任要当“贫困户”。

“这个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得实地看,还要通过群众评。”汤守云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开始还是坚持原则,她心里清楚,扶贫之所以要加上“精准”二字,就说明这政策不是“胡椒面”,是不能滥撒的!

“那你看哪天到我家去看哈?”

“来时打你电话!”

汤某某在村干部入户后,反复找到汤守云要求把自己一家纳入贫困户,且不接受易地搬迁的政策帮扶。

无独有偶。汤守云这位“大意”村主任还在城关镇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过程中,不认真学习新农保政策,将原县医药局退休人员彭某某申报为享受新农保人员,并超发新农保资金3931.35元。

●查处经过

“运用大数据监督检查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要精准采集信息、精准比对核查、精准查处问责,让扶贫对象和项目更精准,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认同感。”2017年5月19日,竹溪县按下“启动键”,运用大数据对12个精准扶贫项目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扫描”、查找“病灶”。

信息采集、比对核查、线索收集……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当年的六月天骄阳似火,城关镇大数据办的同志们忙得热火朝天,录入信息,看比对结果,不放过问题的“蛛丝马迹”。

“这个地方好好看下,水寨村村民汤某某显示不符合贫困户条件!”负责比对的城关镇纪委副书记袁鹏发现了问题,于是让一起工作的同事轻触鼠标,在电脑屏幕上放大表格中的一栏,仔细地看了又看。

“由于我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不透彻、掌握不准确,加上在入户核查过程中粗心大意,把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财政供养人员纳入了贫困人口,这是我的错误。”在初核过程中,汤守云主动承认了错误,并在村党支部会上作出了深刻检查。

此外,对汤守云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将本村不符合政策的机关退休人员彭某某纳入新农保享受对象,造成国家资金超发3931.35元的错误,城关镇纪委在立案审查后一并进行了调查处理。2017年9月28日,经城关镇纪委研究并报镇党委会议决定,给予汤守云党内警告处分。

●案例点评

扶贫须有“精准度”,不可滥撒“胡椒面”。精准扶贫的前提就是贫困对象识别要精准。汤守云作为一名老党员、村主任、群众身边的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在贫困人口识别中不严格审核把关,导致不符合条件的财政供养人员成为“贫困人口”,执行政策“走了样”,既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公信力,也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推进。

坚决打嬴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政府要凝心聚力、精准施策,结合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深挖细查有关问题,推动扶贫脱贫政策真正惠及贫困群众,确保实现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奔小康的目标。 (溪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