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綻放在戰“疫”一線的鏗鏘玫瑰

盤錦:綻放在戰“疫”一線的鏗鏘玫瑰

工作中的張婷婷(左一)

“媽媽,我想你了,你怎麼還不回家呀?爸爸說你在打怪獸,打贏了就回來了,媽媽,加油!”與4歲兒子的短暫對話,讓她忘卻了連日來高強度工作的疲憊。掛斷電話,擦去眼角的淚水,轉而繼續投入到緊張的戰鬥中,她就是興隆臺區興盛街道霞光府社區黨支部書記張婷婷。

張婷婷是個“80後”,紮根社區12載,服務社區居民群眾敬業奉獻、任勞任怨,多次獲得區先進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作為社區的黨組織帶頭人,張婷婷第一時間返回到了戰“疫”崗位,從人員的安排部署,到疫點的組織隔離,再到群眾的安撫疏導等每項工作,都安排得有條不紊、細緻入微。在她的組織動員下,社區黨員幹部群眾以及物業公司衝上一線,建起了一條阻擊新冠病毒的人民防線。

“阿姨過年好,您家裡幾口人?近日有沒有從疫區回來的人?有沒有外地親屬來過?家裡有沒有人發燒乾咳?”那段時間,她每天帶領工作人員兩人一組進行入戶排查,同樣的話不知道說了多少次。從早上7:30一直到晚上8:00,挨家挨戶地入戶瞭解,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轄區2785戶居民進行了地毯式排查。回到社區後她堅持讓其他同志們先回家休息,自己進行資料整理,建立臺賬,上報表格,掌握第一手信息,為防疫前期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回到家中常常是凌晨,她看著熟睡的兩個兒子和丈夫,兩行淚水順頰流下……

摸排人員只是抗疫工作的第一步,建起“防火牆”才是保障轄區居民群眾安全的有效舉措。她協調物業公司,按照“外防輸入、守好防線、堅持消殺”的防疫對策,對小區實行了封閉式管理。

社區黨員及志願者在她的組織下輪留值守,咬牙克服了天寒地凍的不利條件,在各卡點認真落實黨員帶班責任制。體溫槍不好用,她就把設備裹在懷裡,腳凍了就在卡點跳一跳,為了保證嚴格排查每一個人,她常常是手裡端著碗麵看著門口,生怕錯過一個人,其間沒吃過一頓像樣的飯。

小區封閉工作中最難就是幾棟開放的無物業家屬樓,想把這幾棟封閉起來,她動了腦筋。她和社區工作者利用找來的廢舊鐵絲網和鐵柵欄,硬是把一個個開放式的家屬樓,圍成了一個“鐵桶”。和社區工作者一同完成這項“工程”,張婷婷累得渾身是汗,但內心欣慰無比,因為在裡面的居民安全了。

“張書記,昨天從長春回來居家隔離的那位居民發燒了!”網格員向她彙報了隔離人員觀察信息後,張婷婷的心跳到了嗓子眼。經過醫學診斷,這位居民成為了興隆臺區首例確診對象。張婷婷立即按照上級指示,對相關的22戶居民實行封閉隔離。為了安撫好居民情緒,她建立微信群,成為了這22戶居民的“主心骨”“知心妹妹”。

張婷婷的手機變成了對講機,不斷地通過微信與22戶隔離家庭聯繫。她也變身為傳播防疫聲音的“小喇叭”,一遍又一遍普及科學防控知識,一個又一個地解答疑問。為了不讓隔離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她建立了“暖心志願服務隊”,為這22戶居民義務採購生活必需品。每天,他們通過微信和電話收集採購清單,及時準確地為居民把生活物資送到家門口,對沒有采購到的物資用品,進行耐心地解釋,讓隔離群眾無論從心理、情緒,還是生活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為進一步扎牢疫情防控網,張婷婷提出了“四個一”工作法。首先是“一個聲音”,以《致居民的一封信》的形式,公開相關情況及辦公電話、諮詢電話,讓群眾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到最準確的信息,引導轄區居民理性開展自我防控;其次是“一條心”,全體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擰成一股繩,凝心聚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密織“一張網”,社區充分發揮網格員紮根基層,情況熟、聯繫廣的優勢,對轄區人員進行了“全覆蓋、無縫隙、地毯式”的反覆摸排,由網格員做好每日相關信息的上傳下達工作,登記造冊,確保底數清、情況明;最後是“一片情”,把居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讓居民們安心度過疫情防控期。張婷婷用一舉一動時刻感動著小區的居民,有的熱心的群眾為社區送來了水果、方便麵、大衣、暖寶等物品。居民們都說:“婷婷是社區的領頭羊,也是我們的主心骨,有她在,我們心裡就踏實。”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身為黨支部書記的張婷婷,懷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履行了共產黨員的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員對黨和人民的承諾。今年五一前夕,張婷婷榮獲遼寧五一勞動獎章。這份榮譽,是對她戰鬥在防疫一線的每一個日日夜夜的充分肯定和最高獎賞。

“生我養我的這座城市,我要守護!疫情不退,我亦不退!”張婷婷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