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中易混淆人物考点,对比记忆更精准

中国最早采用启发性教学的人—孔子

西方最早采用启发性教学的人—苏格拉底

考点

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孟子

“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荀子

“人性素丝说”—墨子

考点

孟子: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荀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墨子: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 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产婆术—苏格拉底

寓学习与游戏—柏拉图《理想国》

教育要遵循自然—亚里士多德

考点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他在教育理论上的

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柏拉图:著名思想家。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提出把教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培根

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夸美纽斯

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而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

考点

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赫尔巴特: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学的形成,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现代(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心理学之父—冯特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

俄罗斯的教育心理学之父—乌申斯基

考点

夸美纽斯: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赫尔巴特:他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被尊称为心理学之父

桑代克: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其联结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尝试-错误说。著名实验:小猫“迷箱”实验。

乌申斯基:发表《认识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白板说”、“绅士教育—洛克

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华生

考点

洛克:“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提出了

“白板说”、“绅士教育”。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中。

华生:“外铄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人—艾拉斯莫斯

最早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人—夸美纽斯

考点

艾拉斯莫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夸美纽斯也被称为“教育学之父”。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凯洛夫《教育学》

我国首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考点

凯洛夫: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他是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

杨贤江:以李浩物为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易混淆人物考点,对比记忆更精准


2020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已结束,若是在准备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咨询小书匠。小书匠为您提供教师资格证备考相关咨询和服务。

想知道教资更多资讯,给小书匠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