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規模最大截汙幹管項目頂管機順利始發

成都市規模最大截汙幹管項目頂管機順利始發

四川在線記者 朱雪黎

4月23日,在成都市錦江區一處沿江工地上,一臺貼有“錦江一號”標識的泥水平衡岩石頂管機順利始發,標誌著成都市規模最大、距離最長的截汙幹管項目“吹響”核心工藝施工號角。

據介紹,頂管作業完成後,該項目還將沿截汙幹管走向,從二環路府河橋至府城大道建設一條全長7.8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地下截汙幹管,地面綠色騎行,該項目作為錦江綠道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為錦江流域生態治理、城市綠色空間搭建、改善市民居住環境、開發錦江旅遊資源創造有利條件。

“採用泥水平衡岩石頂管機施工方式,是為了儘量減少施工對外界的影響,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具體負責施工的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地處成都市中心,位於成都府河東側,北起九眼橋順接一環路擴容改造後的汙水管,南止府城大道南側順接金融城段截汙幹管,管網輻射面積約佔成都市主城區的四分之一,截汙幹管管徑為2米和2.4米兩種,埋深5.61米至11.36米,總長度約7.5千米。施工沿線橫穿河道及多座橋樑,與在建地鐵6、7、8號線施工作業交叉,且包含多個超一定規模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

成都市規模最大截汙幹管項目頂管機順利始發

作為成都市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距離最長的截汙幹管項目,該項目具有工期緊、施工難度大、外部協調事項多等特點。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項目部堅持防疫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嚴格執行地方及企業各項防範措施,組織工程管理人員提前到崗,搭建應急管理體系,落實防疫物資和施工工人返崗等工作,主動協調各級主管部門,全力推動復工復產。2月15日,該項目順利通過建設主管部門的復工審批,成為成都市5000多個在建項目中,首批40個獲准復工的項目之一。截止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施工組織設計及3項專項施工方案的論證、報審、交底等工作,累計投入人員214人,設備97臺,基坑開挖及其他各項施工正根據工期節點及計劃有序開展,復產率達到100%。始發現場,成都市總工會、成都文旅集團等還向承建單位一線職工送去了口罩等防護物資。

據介紹,該項目建成後,將有效緩解成都市中心城區科華南路等主幹管帶壓情況,為一環路汙水擴容改造提供出路,最終在新生汙水廠泵站處匯入中和汙水廠調水乾管。同時,也將依託城市用地功能、自行車出行需求和城市道路空間條件,創建能夠串聯景觀文化、河道綠廊、環境舒適、空間連續的綠道,為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貢獻力量。

【新聞多一點】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簡稱中交天航局) 由1897年成立的海河工程局發展而來,隸屬中國交建,先後服務和建設了許多國家和地方的重點工程。近年來,按照“五位一體”戰略佈局,中交天航局發揮自身水環境治理方面的優勢,積極融入碧水蓉城建設,先後實施了多項錦江綠道建設和水生態治理項目,取得了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

中交天航局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